-
探析《故都的秋》中的悲凉美学2025-06-24
首先,何谓“美”?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美”本义是指美丽、好看。“美”一般可以指美好的事物、好事,有时也作动词使用,指赞美。这样看,郁达夫笔下的美好似与上述关于美的解释是不相匹配的。那么,郁达夫笔下的悲凉美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美呢?
语文教学 -
《祝福》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2025-05-2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核心素养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在经典文本的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成为教师关注的话题。
语文教学 -
如何多角度理解《记念刘和珍君》2025-04-18
《记念刘和珍君》写作于1926年4月1日,原刊于1926年4月12日的《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系鲁迅为三一八惨案死难者所写的系列纪念文字之一。文章因其激烈的情感、反抗的斗志、诗意的文字和散布全篇的警句而深得人们喜爱,成为广为流传的不朽名篇。
语文教学 -
《核舟记》“详瞩”深义探微2025-04-18
阅读课文《核舟记》,了解到该文入选教材时删掉了最后一段,找到原文细细研读,发现文末有“魏子详瞩既毕”之句,其中“详瞩”二字是本文文眼,也是理解全篇的关键。
语文教学 -
《荷塘月色》的“赋体”特征2025-03-26
赋的写作特色,古人总结为体物写志。就此而言,《荷塘月色》体现得也是比较充分的,先看体物方面的表现。
语文教学 -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2025-03-26
语文学科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熏陶与感染,将审美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语文教学 -
人物异化解读:小说探究学习的一把金钥匙2025-02-21
引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整体探究并准确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异化现象,是帮助学生解密本单元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以及艺术特色的一把金钥匙,有助于整合本单元五篇小说的学习内容,更好地实现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
语文教学 -
语文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浅谈2025-02-21
难点之所以称为“难点”,就是因为学生难以掌握,教师难以处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科属性、文本特点和学情,进行符合学习规律的教学设计,然后引导学生突破难点,进行优效学习。
语文教学 -
指向大概念理解的语文单篇经典教学2024-12-20
由几篇文章组群而成的大单元,旨在通过对这几篇文章异中求同的抽象概括,提炼单元大概念,以指导学生获得更有深度的、可迁移性的理解。
语文教学 -
构建理想语文教学改革样态常谈2024-11-15
在“互联网+”时代,听说读写能力之外,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成了大部分人认同的一项指标,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形成一种符合规律的理想样态,成为一项必须面对的工程。
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