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区域家庭教育师资、课程、活动建设
全环境立德树人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8发布日期:2025-09-26
景 莹 张爱梅
2011年,淄博市临淄区成立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临淄区家庭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多年来,临淄区以“专业性、实用性、系统性”为主线,加强区域家庭教育师资、课程、活动建设,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以实践能力为重心,打造专业化家教师资
临淄区通过“学校推荐+专业考核+综合评审”选拔机制,建立起家庭教育师资“三支队伍”:组建幼儿园至高中全学段百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团队;以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引领,组建“齐风家教”家庭教育名师团队;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参与,组建校本家庭教育师资团队。
临淄区聘请家教专家到区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工作,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师外出赴高校及家庭教育先进地区学习。近年来,统筹考虑线上教育资源更丰富、区内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时间受限等因素,临淄区灵活调整培训机制,通过线上和线下“双线并进”方式开展课程学习、专题培训、读书活动等,全方位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专业能力和水平。临淄开放大学王玉梅省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利用微信直播平台,组织区内家庭教育指导师及家长每周进行家庭教育书籍共读活动。截至目前,已阅读《亲子关系全面技巧》《P.E.T.父母效能训练》等专业书籍10余本,固定参与人员330余人,每期直播互动留言超1000条,有效拓展了参与该项活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理论视野。
同时,临淄区通过组织教师参与项目化学习、常态化为家长授课等方式,提升教师家庭教育实践能力。临淄区用三年时间开展“脑博士”家庭教育实验,家庭教育指导师参加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系统课程培训。同时,在专家指导下完成量表测评分析、访谈提纲设计、组织主题活动课等工作,并参与《脑博士教你如何做家长》一书具体案例的编写。通过此类项目的培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师的理念应用和实践指导能力。
临淄区不断健全完善家庭教育科研制度,区域内定期开展家庭教育学科教研活动,将家庭教育研究纳入教育科学规划,解决教师在家庭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定期组织开展“家庭教育优秀工作者”“优秀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家庭教育优质课”等评选活动。临淄区曾承担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区域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实践与研究》,《促进6—9岁儿童创新素养培育的家庭教育环境实践研究》《初中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等省、区课题扎实开展。9项家庭教育研究成果获全国德育优秀成果奖,1项区域家庭教育案例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二、以科学、适用为导向,开发体系化多元课程
以为家长提供科学、适用的家庭教育为导向,临淄区、校两级着力开发多维度、系统化课程。构建《牵手两代———临淄版》全学段课程,共编印教材14册,内容贯穿学前、义务教育、高中学段,从人格培养、习惯养成、情感关注等角度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全方位专业指导。开设“爱育星河”跨学段系列课程,以预防为目的,在小学全面讲授0—18岁全学段家庭教育课程,引导小学家长提前了解学生到初中、高中阶段的身心变化。开发幼小、小初衔接入学适应家长课程,编制《临淄区新生家长指导手册》。开设青春期教育课程、考试前后心理调适课程等教育关键节点常态化课程。开设沙游体验、线上习惯养成互助小组等体验类、生活实践类课程。
临淄区各学校依据家长实际需求和学校办学特点开设家庭教育校本课程。其中,金山中心校“金山课堂”、实验中学“菜单式家长培训”、高阳中学“与爱同行家长学院”等课程研发成果获全国和谐德育优秀成果奖。针对乡村学校家庭问题,临淄区齐陵街道中小学开设“幸福3+1”乡村家庭教育课程,开展家庭教育法律政策、教育理念、心理教育等通识教育和家庭实践类活动。
临淄区通过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稷下父母大学堂”等授课、培训形式,扎实推进家庭教育课程的开展。每学期初,临淄区确定本学期家庭教育课程主题并向区内学校公布“课程菜单”。学校提交“需求订单”后,区内统筹安排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师进行“配送服务”,建立“学校点单、专家上课”的自助模式。同时,课程采取“线上直播+线下互动”双授课模式,“非点单学校”有需求的家长和学生也可扫码参与课堂。在乡村,临淄区部分镇域学校成立乡村家庭教育跟踪指导服务队,建立私人定制式家庭教育指导制度,构建适合每个乡村学生的家庭教育课程实施形式。
临淄区建设“临淄家教通”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发、集成丰富的线上家庭教育微课、情景剧、优秀案例、教子策略等育人资源,开设“课程学习+在线咨询+资源共享”三大功能。开通临淄区家庭教育咨询热线,采用“通话+网络”两种方式,针对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由区内家庭教育名师团队提供即时答疑解惑服务;建立三级咨询家庭教育服务体系,校级层面家长学校日常接待,区级层面专家团队轮流值班,特殊需求预约专家一对一服务。
为提升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学习的积极性,临淄区实行“四星级家长”认证制度,“四星”对应学前至高中四个学段,为每个学段参加线上、线下培训且考核合格的家长颁发星级证书,作为入选学校家委会、智慧父母、智慧家庭的必备条件。
三、以实践活动为特色,构建协同育人“教联体”
搭建亲子教育实践活动平台。依托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临淄区开发“齐育”云实践平台,汇聚文化、自然、科技等校外育人资源,平台开放学生家长端口,家长可登录小程序查看亲子活动实践信息。亲子活动开展后,将活动凭证上传至平台,学生还可获得相应实践活动学分。此外,临淄区将家庭教育与读书、家务劳动、公益活动等广泛的生活教育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亲子活动,如“亲子日记”“最美书香家庭”“孝行周末”“我和田野(场馆)有个约会”等。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临淄区十六部门联合出台《临淄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地域文化打造“齐韵教联体”特色品牌。召开全区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论坛,组建教联体项目专题研究团队,遴选包含家校互动、体教互融、馆校协同等在内的教联体项目实验校。截至目前,临淄区太公小学“以体育人、一起上场”,皇城镇第一中学“家校互动‘心连心’”等家校共育项目已启动并全面展开。同期,临淄区教体系统联合区妇联在全区12个镇街建立标准化“社区家庭教育驿站”,常态化开展“家教讲座+咨询服务+亲子活动+图书漂流+优秀案例”进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家庭教育水平。临淄区教育部门联合电视台、广播电台开办“家长起跑线”栏目,策划展播系列家庭教育内容近600期。
临淄区先后被评为“全国家长学校建设实验基地”“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项目试点区”“山东省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区”。临淄区未来将以数字化为依托持续推动家庭教育向专业化纵深发展,将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任务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育与体育局)
(《山东教育》2025年9月第2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