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要追求“五度”

语文教学来源:《山东教育》中学查看次数:227发布日期:2020-01-13

课堂教学要追求“五度”

    ———以《拿来主义》教学为例

山东省泰安长城中学      

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我们不能忽视过程,过程就是艰辛的跋涉。艰辛的跋涉里,更能体会五味杂陈。我把其概括为“五度”,即有角度、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有力度,这也算是我对语文教学的一点认识。

我想以教授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理解的这“五度”。

一、有角度

教材的处理,需要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只有选择了好的突破口,学习起来才能得心应手。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一文属论述类文体。这篇文章从哪个角度入手才算科学呢?

为了寻找一个更好的角度,我认真研读文本。在第四册卷首语“致同学们”中有这样的表述:“4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由此看来,理清思路是社会科学论文学习的重点。

单元学习提示中说,真正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读来总是令人深思,使人清醒,让人感到增添了某种向上的力量。阅读这个单元的随笔、杂文等,就能感受到这种思想冲击的力量。

单元提示还说,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如果对这些文章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由此看来,学习《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按照“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拿来,怎样拿来”的思路处理,简明扼要,切中要害。从这个角度入手,教师教起来轻松自如,学生学起来简单愉快。

二、有温度

怎样才能让课堂有温度?怎样才能够让师生在其乐融融的和谐氛围下愉快高效地学习呢?最简单又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搞学习活动。比如在《拿来主义》这篇文章中,有“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一句,课下注释为“这里是讽刺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自我炫耀的邵洵美之流”。那么,邵洵美何许人也?他是做了谁家的女婿而“发家致富”的呢?教师和学生们一起查阅资料,然后知道其妻为盛佩玉(也是其姑母家的表姐),其妻的爷爷是盛宣怀,邵洵美的爷爷邵友濂等———既明白了课文内容,又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提高了课堂的温度,使师生关系温暖而舒畅,和谐而融洽。

三、有深度

有深度就是要深挖教材,吃透问题,教的时候就能深入浅出;研究好学生,把教材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思考对策,找最佳结合点。《拿来主义》第六段有“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一句,我在备课的时候,想到我们教的这批学生,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事情,通过课堂学习可能略知一二,但是要说深入了解历史,恐怕言之过早。这句话学生能不能理解呢?经过调查,得知班里的学生对这句话是百分之百的不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深入挖掘教材了———“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人民自觉地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很多日货在中国卖不出去,这可是愁坏了当时的中国商人。怎么办呢?最后,商人们把贴有日本商标的货物,撕去商标,贴上印着“完全国货”字样的标签,然后再把日货卖给中国人。

经此挖掘,学生恍然大悟。

四、有高度

《拿来主义》这篇文章,鲁迅先生谈的是“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这个问题,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正好能够结合起来,所以我在上课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鲁迅先生20世纪提出的“拿来主义”的文化主张,放到今天依然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学习之,践行之。我们需在学习和践行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

五、有力度

怎样才叫有力度?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以致用”。读和写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两者结合,学习效果就有了力度。在教授《拿来主义》一文时,我设计了一个“当堂训练”:以“所以我们要开动脑筋,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中心论点,以“为什么好好学习”“怎样好好学习”为基本框架,模仿本文思路结构,列一个议论文写作提纲。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进一步夯实了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形成了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收到了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

(《山东教育》2019年12月第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