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435发布日期:2023-09-22

山东省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袁承印

面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教师都在思考:新课标新在哪里?它与2011年版课标有什么不同?具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我们应该如何把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

一、新课标提出了哪些新理念

只要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新课标是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改进的,许多内容和要求是与旧课标一脉相承的,各个学段对语文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其变化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三维目标”改为“核心素养”。旧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虽然有“立体感”,也比较新颖,但让人觉得有些过于宽泛,不好理解把握。其中的“过程和方法”目标总让人觉得别别扭扭、困惑不解,即便是课程的大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也是不好确定的。有些老师不理解三维目标的“立体性”、综合性,在课堂上生搬硬套,每堂课都设立“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结果是除了“知识能力”目标能够实现以外,其他目标都实现不了,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虽然是教师个人认知的问题,但与三维目标的提出也有一定的关系。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概念明确,指向集中。“文化自信”排在首位,突出育人作用;“语言运用”排在第二,体现语文的本质属性;“思维能力”排在第三,强调思维的重要性;“审美创造”排在第四,说明欣赏美、创造美也是不可或缺的语文素养。“语言运用”以一带三,四个方面成为一个整体,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共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这四个方面好理解,好操作,好落实。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定位精准、表述科学,堪称定海神针,防止语文教学左右摇摆,迷失方向。

二是提出了学习任务群的理念。什么是学习任务群?我认为,学习任务群就是教学任务群,就是宏观的教学任务。不用“教学任务”表述,是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标设置的学习任务群,从根本上解决了语文教学教什么的问题,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为纠正目前语文教学乱教乱练的现象,减少语文教学的无效劳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制定了科学的标准,打造了坚实的框架,有力地保证了语文教学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三个层面,六个学习任务群,既有明显的层次,又相互交叉融合,不能截然分开。语言文字是阅读的基础,阅读又是写作的基础,而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又与写作有密切的关系。六个学习任务群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乍一看头绪繁多,难以入脑,但从整体看,这六个学习任务群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知识、课内外阅读、写作训练三大方面,与我们平时的教学内容区别不大。选择一堂课或者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考虑,也就是说,只要从这三个方面选取教学内容,就能有效地完成六个学习任务群的绝大部分任务。

学习任务群是核心素养的落实基地,可以说,学生只要完成了这些学习任务,就会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所以我建议,今后的语文课最好把“教学目标”改为“学习任务”。这样做,一方面能够直接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另一方面,也便于落实和完成任务,下文我还要举例说明。多年的语文教学使我体会到,“教学目标”在语文课上是难以落实的,也是很难用外显词语表述的。上面我说过,除了知识目标便于落实外,像能力目标、人文教育目标等等都是很难在一堂课上落实到位的,出示“教学目标”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不符合语文教学的实际,影响语文教学的发展,应该用“学习任务”代替。

三是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作为课程标准,没有学业质量标准,很明显是不健全的。这次明确地提出学业质量标准,是一个重大举措,是一个创新,是课程标准趋于完美的一个重要体现。新课标上说:“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不难看出,“学业质量标准”是从整体上对学生的学业提出的要求和达到的效果,是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尺度,也是课堂评价、命制试题的圭臬。有了学业质量标准,学生的语文学习就有了重要依据,语文教学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二、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

毋庸置疑,新课标理念是科学的、先进的、接地气的,但是,要真正把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般来说,作为理念,不能直接套用,而是重在渗透、融会、体现,无论是单篇教学,还是单元整合式教学,都应该贯穿新课标精神,让新课标理念成为语文教学的引航灯。选择教学内容,确定学习任务的时候,都要对标衡量一下。近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易操作的方法,渗透新课标精神,落实新课标理念呢?把六个学习任务群浓缩为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训练就是我思考的结果。下面就以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议论文为例,试述如何从这三个方面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语文课堂。

这个单元由《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四篇议论文组成。从单元提示和写作训练看,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论证方法,学会合理论证,培养思辨性阅读能力。据此,我们先把本单元的学习任务整合为:

(一)学习生字生词,了解作家作品和有关的文化、文体知识,品味修辞手法的效果和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二)分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梳理论证的思路,评注论证方法的使用及效果;

(三)深度思考回答问题,提高思辨性阅读能力;

(四)学写议论文,就本单元“写作实践”的第二、三题任选一题写一篇议论文。

这四个学习任务构成了一个学习任务群,有知识的,有阅读理解的,也有写作的,可以说有面有点,点面结合,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诸多项目。表述没有使用外显性词语,容易操作完成,从整体看,还是比较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我们知道,新课标的新理念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和学习任务群两个方面,如何完成本单元的这些学习任务,落实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呢?

(一)学习基础知识

本单元的基础知识有各课的生字、生词,有作家作品,特别是鲁迅、陶行知的事迹和作品;有二十四史、三皇五帝、《四书》、《周易》等文化常识;有立论和驳论的文体知识;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三种论证方法;有许多修辞方法和标点符号的知识等等。新课标“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个基础学习任务群就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基础知识,既完成了本单元的前两个学习任务,又体现了新课标第一个学习任务群的理念,同时也落实了“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两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目标。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事半功倍。

(二)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怎么培养?一是多读书,二是教师在课上设计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其良好的思维能力,力求把问题回答得全面、准确,有创意,有水平,坚持下去,阅读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的。

(三)学习写作方法

作文教学怎么教?有的老师平时不教,到上作文课的时候再教;有的老师则是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跟着教材学写作,把教材真正地作为例子。显然,后者的做法是正确的,科学的。就本单元看,写作方面除了让学生掌握立论和驳论的一般写法外,举例论证的方法很值得学习。议论文要用事实讲话,举例子是最基本的方法,学会举例子,写出的文章才有说服力。在这方面,学生常见的毛病一是例子很牵强,与观点不一致,二是举孤例或罗列事例,三是用例简繁不当,过简或过繁,这都是需要注意的。本单元的举例是一个很好的示范,这些举例技巧都应该引导学生仔细体味,好好掌握。有人说,把握好中心等于成功了一半,举好例子等于成功了另一半,这话的确是有一定道理的。本单元后面的写作训练,无论是选择写立论还是驳论,都应该学习课文中的举例技巧,举好例子,写出具有一定说服力的文章。

很明显,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写作方法,写出具有一定说服力的议论文,就顺利地完成了本单元的第四个学习任务,同时也渗透了新课标学习任务群“交流”“表达”的理念,将核心素养的“审美创造”落实到位。

总之,我们可以说,只要从知识、阅读、写作三个方面去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习任务,就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完成“学习任务群”中的绝大部分学习任务,落实“核心素养”中的绝大部分项目。

 

 

 

 

(《山东教育》20239月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