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念课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其他学科教学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169发布日期:2022-09-27
在概念课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以《电解质的电离》为例
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中学 郭艳玲
不同的知识类型,对学生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要求不同,采用的教学方式也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值得每一位教师去探究。化学概念课在很多教师和学生的认知中是枯燥无味的,经常是学生感觉听懂了,但却不会解决问题。下面笔者以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的电离》为例探讨化学概念课中核心素养的落实。
《电解质的电离》衔接了初中酸碱盐电离知识,又为学习离子反应打下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节课的设计将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为起点,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自主形成概念,自主建立概念之间的联系。
一、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制订以下学习目标:
(一)能根据实验现象辨识电解质,能运用化学符号描述电解质的电离,能从物质类别判断是否属于电解质。
(二)能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收集证据,能依据证据建立电解质认知模型。
(三)能利用电解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让学生打开矿泉水瓶,并品尝矿泉水。用电导仪做矿泉水的导电性实验;接着让学生把泡腾片放入矿泉水瓶中,品尝泡腾片水,做泡腾片水的导电性实验。这样的对比使学生发现:矿泉水改变的不仅仅是口感和颜色,导电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泡腾片水导电的原因是什么?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设计目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直观的、趣味性的、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引起学生探索的欲望。
环节二:实验探究建立电离概念。
第一步:学生用微型电导仪先测固体氯化钠的导电性。第二步:加水溶解氯化钠,测溶解过程中氯化钠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学生通过观察电导仪上灯泡亮的个数,由一个、两个到三个,体会到氯化钠溶于水是可以导电的,而且溶解的越多、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这时提出问题:氯化钠只能在水溶液中导电吗?接着教师演示熔融氯化钠的导电性实验,提出问题:氯化钠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实质是什么?再播放动画视频,进行氯化钠导电的微观分析,从而建立电离的概念。
设计目的: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氯化钠的导电实质。微观探析明确氯化钠导电的实质是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同时,演示实验中熔融氯化钠并没有外接电源,但灯泡依然亮了,突破了学生认知中电离需不需要通电的问题。
环节三:分组探究不同溶液的导电性,理解电解质概念。
学生分组探究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氢氧化钠、氨水、酒精、蔗糖等溶液的导电性。
设计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有的溶液能导电,有的则不能导电。学生体会了用证据来推理,建立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更进一步认识电解质导电的实质是在“溶”和“熔”的条件下,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建立了认知模型。同时发现相同浓度的不同溶液,导电性也不同,建立了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环节四:拓展升华,学以致用。
回归最初的导电性实验,让学生解释泡腾片水导电的原因并完成课本“迁移应用”内容:营养液的配制。
设计目的:通过营养液的配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这节课的知识掌握更加深入、透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三、课后总结
这节概念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建立概念,通过模型认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微观探析实质,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视角认识物质;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感官观察、语言描述、动脑思考的能力,体会由证据推理形成结论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山东教育》2022年9月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