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维导图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其他学科教学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225发布日期:2021-10-10
山东省临邑县邢侗中学 赵丽君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最早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提出。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从而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链接,因此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与工具。它具有高效、简洁、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特点,因此也被广泛用于课堂教学中。笔者在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从备课、授课和复习等环节开展应用。
一、备课巧用思维导图,全面厘清教学内容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前的精心备课,其中备好教材、全面明确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在备课时巧用思维导图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备课时,本节课一个重要内容是药品的取用,其中包括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每种药品的取用又分为少量、大量和定量,涉及仪器的选择、使用以及一些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出这些知识点,还要思考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前后的逻辑顺序。因此,只有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弄清各任务间的知识脉络,发掘内在的联系,才能设计思维导图、厘清这些教学内容。
具体做法为:先将这部分的中心词找出来,那就是“药品的取用”,再从固体和液体两方面分成两条分支。就固体来说,取用又会分为三种情况,由易到难分别是少量、大量和定量,每种情况中用到的仪器、正确的操作、注意事项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定量取用固体时要用到托盘天平,这又需要有关托盘天平的知识,在这一点上可以继续延伸。液体药品的取用以此类推。在备课时将这些内容按照学生的认知习惯设计在思维导图中,既有教材要求的重难点的呈现又有前后内容的逻辑顺序,教师的讲课思路也就能清晰地加以展现。
无论哪种授课手段和教学方法都要结合任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因此,应该把教学内容按照各级主题之间的隶属关系和逻辑关系,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联系在一起,还要符合学生的记忆、阅读和思维规律。备课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设计和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也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为出发点。
二、讲课活用思维导图,巧妙化解教学难点
在备课的时候将教学内容融于思维导图之中,借助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学的思路也顺势而出。例如《原子的结构》这节课,涉及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原子内部的等量关系、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内容比较繁多,并且非常抽象。通过分析课标要求和教材,确定上述内容之后,就可以将它们有序地联系在一起,以中心关键词“原子结构”为核心向外散出更多的节点,而每个节点与中心主题形成的联结又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散出节点。最终呈现出放射性的主体结构。就这样,一张关于原子结构的思维导图就像人的大脑结构一样,各级之间建立起了符合逻辑的记忆链接。教师按照导图的设计思路,以授课的形式再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就会变得自然流畅,学生学习也就能循序渐进,逐步掌握。抽象的微观世界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思维导图授课的同时在分支的旁边添加上相应的图片或视频动画,会更加方便直观地将内容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也得以发挥出来。
当然,思维导图教学并不只是教师的个体活动,更需要学生的参与。要让学生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张张漂亮的图画,而是能帮助他们学习的一种工具。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会他们绘制、创作思维导图,以此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将他们所学的知识科学有效地联系在一起。此外,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能让学生体会绘图的乐趣,整节课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另外,绘制思维导图的前提是要掌握学习内容,不能比着课本照搬,要让学生寓思维于绘制当中,通过思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设计和绘制思维导图。
三、复习妙用思维导图,系统构建知识体系
在进行复习的时候,尤其是单元复习课中,由于单元知识容量更大,知识体系的建立更需要系统化,此时思维导图的教学功效会更加明显。例如在复习初中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时,本单元主要学习三种物质:碳单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而化学学习遵循“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因此在构建思维导图的时候要将具体内容和学科学习规律融合在一起。首先是复习金刚石、石墨、C60三种物质的结构,进而复习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再了解它们的用途,逻辑关系层层递进。在导图中插入结构图片,一目了然,既符合科学规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第二部分是本单元的重中之重,即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制取。此处仍然按照性质决定用途的规律来归纳整理,插入装置图片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部分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归纳总结,同时书写化学方程式。关于第三部分“一氧化碳”的复习与总结,对学生来说就驾轻就熟了。这部分内容完全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由教师展示,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补充。最后由教师将三张思维导图合在一张图中,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就系统逻辑地整合在了一起,本单元中涉及的装置图和化学方程式也很直观地总结归纳出来。
复习课上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因此教师在复习课的思维导图教学中只是起引导作用,大部分导图都由学生完成。借助思维导图的绘制,大容量的知识归纳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压力,也避免了复习课的枯燥乏味。一张张导图的绘制与呈现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将学生带入其中,师生共同遨游的同时,相关的知识内容就跃然图中,而系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更能帮助学生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山东教育》2021年9月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