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鲁迅请下神坛

发布日期 : 2011-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泰安市第一中学 毕泗建

闹得沸沸扬扬的鲁迅文章淡出教材的传闻已尘埃落定,鲁迅作品并未“大撤退”。包括鲁迅作品在内的经典篇目到底在哪里?笔者逐一查阅了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的必修课文目录,得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经典篇目依然“安在”。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邓国伟认为,语文不但要给人提供知识,还要给人向上的精神、人生的方向,培养自由活泼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进而提升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在20世纪,鲁迅是不可或缺的,鲁迅体现着新时代的精神,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不读鲁迅,中国人就会缺钙”!三联书店总经理樊希安这话说得很经典。

但是,中学校园里却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学习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为何成为学生心中熟悉而生畏的作家呢?毛泽东说过:“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个评价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只让学生看到了鲁迅崇高、伟大的一面,鲁迅就像一个神,需仰视才可见。这样,能不令学生生畏吗?其次,鲁迅的作品与学生有时代的隔膜,当代中学生要深切感悟那个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中国社会谈何容易呢?要与鲁迅的作品相遇,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历,而这点恰恰是学生所匮乏的。再次,对鲁迅作品的教学,我们教师并不是从作品入手引导学生,而往往是先让学生接受人物的伟大,对鲁迅加以拔高甚至神化,然后才进入作品的世界。于是,学生在阅读鲁迅的时候,实际上是带着一种阅读的思想重托,加上这种思想重托还要进入考试领域、要按照不二的答案来做习题,以致到真正接触到作品的时候已经了无兴趣。于是,终于使鲁迅的作品在学生中间变得“冷冰冰”且“面目可憎”。被各种权力话语过度阐释的鲁迅早已被人为的神化,失去了本真的状态。

具体来说,目前鲁迅作品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片面的处理教材导致重结论轻过程。

就教学过程而言,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存在问题是容易走向两种极端的错误的教学理念。一直以来,中考、高考的考试大纲都把鲁迅的文学作品列入考试的重点。因而在应试的功利化的驱使下,教授鲁迅小说,关注的是鲁迅安排情节结构的技巧,塑造人物的技巧,渲染环境以推动情节发展的技巧;教授鲁迅散文,探讨的是作者处理材料与主旨关系,抒情议论的技巧;教授鲁迅杂文,推敲的是鲁迅语言力透纸背的技巧,言简意丰的技巧……为了保证应试的“质量”,人们在教学中寻求一种捷径,即课堂上教师的越俎代庖,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解读。一篇课文,如果教师讲得太少,学生总觉得心里空空的;而教师们呢?倘若不把课文分析得透彻,似乎也觉得不放心。于是乎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就成为理所当然,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这是鲁迅作品教学的通病。

主题的落后导致学生体验情感而不得。

理论上,教学目标应该锁定在引领学生亲近鲁迅,爱戴鲁迅,激发对鲁迅这个人的兴趣。目标不高,但教学实践却很难达到这个目标。这正是由于传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着一个不易察觉而又根深蒂固的弊端,就是相信课文中的意义是作者早就赋予的、永恒不变的。而所谓的理解课文,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一种方法去挖掘这已经存在的意义。《孔乙己》这篇课文,已经几代人读了,几十年过去了,人们一直遵从教参的说法,把孔乙己看成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从其自身找原因,也不难发现其缺乏适应生存的能力也是其不幸的原因之一。由此获得一个启示:学会生存,这样的见解也许更有见地、更贴近生活。若是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不了情感,那要亲近爱戴鲁迅便很难。

过度的创造性阅读导致鲁迅文本价值的丧失。

新课改强调要提倡学生个性化的阅读。由于教师引导不够,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过分强调鲁迅作品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导致在课堂上对鲁迅文本价值的认识不够,甚至于丧失了文本本身的价值。

如何引导学生了解鲁迅、亲近鲁迅、崇敬鲁迅、学习鲁迅、仰望鲁迅呢?方法只有一个,给学生展示一个很温暖很真实血肉丰满的鲁迅。

陈丹青说过,如果我们从鲁迅那一张张目光犀利,很个性化中国化的照片中,能够解读到“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的鲁迅,那时,我们的学生可能不仅愿意在周作人的苦雨斋里消遣、在琼瑶的《情深深,雨蒙蒙》中徘徊,自然也喜欢在鲁迅的百草园内逗留。

鲁迅是一个非常调皮的人。在他的学生时代,他把女生的哭相称为“四条”,因为女生一哭,眼泪、鼻涕齐下,正是四条。说得非常形象,惟妙惟肖。瞿秋白夫人杨之华这样回忆作为朋友的鲁迅:“白色恐怖时期,秋白住在鲁迅家亭子间里。鲁迅从外面回家,把鞋脱掉,轻手轻脚拎着鞋上楼,猛地把亭子间门推开又在身后关紧,压声大叫:‘喔!我回来喽!’把大家吓了一大跳,旋又大笑不止。鲁迅那一举动恰像玩捉迷藏的调皮小男孩。”

鲁迅是一个幽默风趣、擅长交际的人。鲁迅孙子周令飞痛心地说:“我们发现鲁迅被过于‘意识形态化’了,生活中的鲁迅其实是一个幽默的人,常爱开玩笑,十分爱笑,而在晚年专心写作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童心未泯的人。”周令飞说,无论是照片、美术作品还是雕塑,大多数鲁迅的形象大都是短发竖立、横眉立目,面庞消瘦,没有笑容,让人既尊敬又生畏。但事实上鲁迅只有两个时期曾经消瘦:第一是鲁迅大病时,第二是1936年他去世的时候。此外,鲁迅也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高大,他只有1.61米。而且,鲁迅在生活中其实是一个幽默的、爱开玩笑的人。一次作家萧伯纳见到鲁迅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听了这样的赞美之词,鲁迅调皮地回应道:“我老了会更漂亮!”

鲁迅是一个胸襟宽广的人。鲁迅家里有两个保姆,不知什么原因,经常发生口角。他受不了整天的吵闹,竟病倒了。隔壁一个小姑娘问道:“大先生,你为什么不喝止她们?”鲁迅微笑着说:“她们闹口角是因为彼此心里都有气,即使暂时压下去了,心里那股气也是压不下去的,恐怕也要失眠,与其三个人或两个人失眠,还不如让我一个人失眠算了。”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这样回忆作为父亲的他:鲁迅对我来说是一个宽厚的父亲,从来不骂人打人;父亲从不逼我学这学那,让我自然成长;父亲的仁爱之心,至今仍时刻在温暖着我。你看,鲁迅先生不仅是一位笑声爽朗、幽默风趣、平易近人的师长,甚至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老顽童”。还有,由丁荫楠导演,濮存昕、张瑜主演的电影《鲁迅》,影片着重从日常生活中来展示鲁迅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让鲁迅走下神坛,让鲁迅从一个高山仰止的文豪还原到生活中普通的父亲和丈夫,让我能感受到鲁迅并非是神,而是人,和我们一样普通的人。

我们应该还原其现实中的凡人面目,从凡人中理解鲁迅的伟大。让学生了解他与许广平的热恋,使鬼的精灵的鲁迅有了人间的烟火味,使我们看到一个情感沉郁而热烈,在爱情上有洁癖的鲁迅,让鲁迅成为“活的鲁迅”。让学生为刘和珍写挽联、写墓志铭,为鲁迅写首歌词、写封信,那么也许会更好地让学生明白,葬礼上人们为什么给鲁迅盖上“民族魂”的大旗。

鲁迅作品是我们共同的、充满温暖的精神家园。中国只有一个鲁迅,鲁迅对世事的洞察力,对问题的深刻分析,鲁迅的想象力,鲁迅的幽默感,鲁迅的语言艺术,对中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资源。因此,鲁迅作品是不会成为教学鸡肋的!最后让我引用已故绘画大师吴冠中先生惊世骇俗的名言来结束全文:“三百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齐白石画得很好,我也很喜欢,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鲁迅。少一个鲁迅,中国的脊梁要软得多。”


(《山东教育》20113月第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