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物质鼓励”当休矣

发布日期 : 2011-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章丘市辛锐中学 穆其兰 韩宝明

前段时间有幸观摩了初中英语市级优质课评选,一天下来,几位参评教师不约而同地都采用了物质鼓励法。有的是发送精美的贴画,有的是发送小玩具,更有甚者,某位老师一节课派送了四十余支颇为华丽的圆珠笔。

笔者产生了疑问:上一节好课,真的必须物质鼓励吗?

参加优质课评选的老师,面对不熟悉的班级和陌生的教育对象,急切地想和学生拉近感情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味地物质刺激,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对学生不利。一开始,获奖的同学自然高兴,情绪明显热烈,课堂气氛可以感觉得到,可能这也是“物质决定意识”吧。可是随着颁奖率的提高,学生便会冲着那精美的礼品去“努力”了。的确,有的老师会说这是一种“双赢”,但在这浮华的背后,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注意力的一定程度的减弱。而且,无论课堂大派送如何“面面俱到”,总会有几个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奖励”,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普及率”极高的大派送可能会是一种打击:他们都有,我却没得到,丢死人了。授课教师可以一走了之,这部分学生却在短期内必须面对这一尴尬境地,尤其是可以长期存在的“物质奖励”会时不时地给他们揭开伤疤,而这对其心理的正常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对班级不利。总体看来,似乎“普及率”蛮高的大派送增加了班级“财富”,提高了班级凝聚力,扩展了课堂气氛的张力,在参评教师派送礼物时,笔者观察到学生的兴奋溢于言表。但是,“没有绝对的公平”,总会有学生因为座位在边边角角啦、因为性格内向啦,因为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啦等等原因,而被老师忽略,他们一次、两次的举手在众多同学的举手中未得到老师注意,部分敏感的学生会选择放弃,这份放弃因为存在的物质刺激而更决绝:不就是一支笔吗,下课去买一支不就行了嘛,干吗争得这样,至于吗?甚至一部分学生会因为这一小小“不公平”而去怀疑所有教师,怀疑课堂,怀疑教育,而这对于班级的优向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再次,对教育事业不利。“你们班发了什么礼物?我们班发了喜羊羊呢!”“我们班那老师太大方了,圆珠笔几乎人手一支,某某某得了四支呢。”在一天的优质课评选结束后的放学路上,这样的对话不绝于耳,让笔者感慨万千……

时下,课堂上派发礼物之风愈演愈烈,如果不及时刹车,教师的魅力,将紧系于那份物质刺激,谁的物质“奖励”多,谁的魅力就大;谁在分发礼物时大方,谁就更“亲和”一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传播真善美的使者。而上述案例中,教师采用的物质奖励法,已不仅仅是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这其中饱含着教师的希望,隐藏着教师的目的。授课教师希望这物质奖励可以带来活跃的课堂气氛,可以帮教师形成一定的“亲和力”,可以鼓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所以,这奖励便变了味,成为了一种物质刺激,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贿赂。悲哀,什么时候传授知识也需要贿赂了?!

斯腾伯格的“过度辩证效应”理论告诉我们:内在动机的强度有可能会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学习本来应该是学生喜欢去做的事情,可能会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他误会自己做这件事的原因是为了得到那份奖赏,有一天一旦奖赏消失,他也就失去做这件事的动机了。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投资是必需的,一个整天板着脸,严肃甚至苛刻的老师是得不到学生的喜爱和拥护的,但感情投资千万不要滥用“物质奖励”,因为这变了质的“物质奖励”对学生的发展,对教师能力的提高都弊大于利。教师要从专业素质出发,从知识本身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要涵养出一身亲和力,从和蔼自然的教态入手,一言一行、一喜一颦中都能让学生读出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理解,从而得到鼓舞,受到启发。教育是知识与技能的传递、升华,更是心与心的沟通、感化。笔者呼吁:不要轻率地用物质去诱惑心灵,不要肤浅地用物质去进行打动。

课堂“物质鼓励”当休矣!


 

(《山东教育》2011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