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能否安静些

发布日期 : 2011-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海阳市教体局 由洪晓

改革的时代、开放的环境,无疑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很多教育理念、教育主张、教学模式纷纷出笼,令人目不暇接,极大地丰富了传统的教育教学,也给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不可否认,喧嚣、热闹的背后,使办学者多了一些功利和浮躁,少了些务实与安静。今天推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练习”,还没有学点皮毛,明天又要学杜郎口中学“学生教学生”的教学模式,后天又改学东庐中学“讲学稿”……课堂教学习惯跟风,总想找到一种模式,能提高教学成绩。看到人家学校搞校园文化,也照着葫芦画瓢,搞点雕塑、张贴几幅名言警句,搞点吹拉弹唱活动,树几块牌子,就算是校园文化了。殊不知,校园文化有其深刻的内涵,靠张贴几幅字画、搞几次活动怎能建设好校园文化?看到名校搞教育科研,自己也在进行宣传发动,鼓励教师搞教科研,要求人人都有教科研题目,而且净拣大的题目研究,譬如: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某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理科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做人等等。这类课题即使专家说明也未必能研究出名堂,更何况是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的教师,客观地说,有些教师连课都上不好,哪有什么精力去搞研究?当然,教师不是不可以搞研究,教师可以在备课、上课、命题等方面,或者其中的某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搞大而空的研究既无必要,也没有成功的可能,何必“劳民费力”呢?

办学过程中,借鉴名校的办学经验是提高办学水平的一条捷径,这毋庸置疑,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借鉴,如何避免生搬硬套、千篇一律,否则,与“东施效颦”不会有什么两样。办学条件、学校环境、师资水平、学生素质都有差异,别人的经验在本校优秀教师看来,可能是早已尝试过了、被抛弃的东西,属于小儿科;也可能别人的经验在你校根本就无法推行,若干条件已经束缚住你的手脚,硬撑着去做,极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得不偿失;也可能人家的经验很好,你学来的仅是一些皮毛,还不如以前的方法更科学,使用起来更顺手,学的结果极可能如“东施效颦”,丑上加丑。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就广义来说,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和更新的一个多方面的过程。而且这一过程的特点,在于现象具有深刻的个别性:某一教育真理,用在这一情况下是正确的,而用在另一种情况下就可能不起作用,用在第三种情况下甚至会是荒谬的。”

办一所好学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育学生是一项极复杂的工作,远不是一种所谓“教育模式”就能解决得了的,必须要认识到其过程的复杂,学会辩证的思维、灵活的方法,而不是用一种所谓的“模式”去处理和解决办学中面临的各种复杂的矛盾。一堂课,把许多看似简单甚至矛盾的知识、环节,经过名师或行家之手,变成和谐、协调、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的好课,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能把一项活动组织成为不落痕迹的有意义的活动,其中值得我们去领悟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运用别人的经验,从来就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有对学校工作的深刻把握、对学校工作敏锐洞悉、有了改变的愿望时,才能理解别人经验里包含的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语)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类似“死心眼”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是讲得多练得少,教师问题多学生问题少,知识传授多能力培养少;在学校工作中讲热多讲冷少,讲“浓墨重彩”多,讲“轻描淡写”少,讲“大弦嘈嘈”多,讲“小弦切切”少,等等,这种单一的思维方法,往往是学校办学水平不能得到提升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能常常在工作中既学习名校先进的办学经验,又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名校成功的背景、原因,由潜移默化、触类旁通,进而豁然开朗,悟出一些办学的正确思路,无疑是大有好处的。其实,办学需要这种静下心来“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的辩证思维。只有如此,才能少一些盲目跟风。

 

(《山东教育》201012月第3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