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必须从“强制”开始

发布日期 : 2011-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省实验中学 张蕴禄 杨 英

上世纪80年代肇始的素质教育改革席卷中国大地,一时间基础教育界素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笔者保存下来的那个时期已泛黄的剪贴资料见证了那段历史。有声讨应试教育弊端的,有素质教育理论构建的,更多的是推进素质教育教改成果和成功经验的。仿佛素质教育改革已经取得了圆满成功。时间进入21世纪,素质教育的话题由热转冷,似乎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一、素质教育在许多地方并未起步

众所周知,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没有取得像某些报刊所宣传的成果。素质教育尽管是“轰轰烈烈”,应试教育也确实是扎扎实实。在许多地方,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仅没有降下来,反而是越来越重,学生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2000年,江西省年仅8岁的小学生李秀,因被老师罚抄作业,造成过度精神压抑和紧张,诱发脑血管破裂出血而死亡。(2000425《法制日报》)

2005年,辽中县唯一一所省级重点中学辽中第一高级中学实行每天15小时以上学制。312日上午,学生娟娟(化名)上课时突然昏倒在课堂内,因抢救无效死亡。(2005314日《华商晨报》)

2009年,河南的一所素质教育示范高中为了提高升学率让学生们每天学习18个小时,跳楼、晕倒、猝死事故频发。(2009421日《天天新报》)

2005年,兰州一家都市媒体选择了不同学校的50名初中生和50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有70%的学生睡眠时间仅有6小时左右,而学习时间却在10小时以上,有的甚至竟达十三四个小时。

2008年,宿州市部分高中一年级新生正在进行入学军训。有许多学生对军训课非常不适应,在不到两节课的时间内,竟相继有十几名学生晕倒,被扶出军训队列。(2008828《江淮晨报》)

2005年,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的数字显示,学生视力低下率,初中53.9%,高中71.4%;与2000年相比,中学生131850米短跑成绩男生、女生分别下降0.26秒及0.35秒,肺活量平均下降308毫升左右。

某些高中学校宣传栏的宣传口号:“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非常精神+非常付出+非常方法+非常纪律+十二分的自信=高考成功”“两眼一睁,开始竞争”。

类似的事件,类似的数据笔者实在不忍心再列举了。因为每列举一个,笔者的心都在隐隐作痛。这哪里是在搞素质教育,这哪里是我们期望的素质教育。青少年正处在身体的生长发育期,这一时期的孩子需要营养、需要锻炼身体、需要充足的睡眠。然而有些地方或学校,却无视学生这种正常的、必须的需求于不顾,仅为了追求升学率,把繁重的课业负担压在他们身上。这就好比一棵树苗,在还未成材时候就把千斤重担压在它身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在许多地方素质教育还是一句空话,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起步。

二、素质教育起步的主要标志是规范办学

在社会上,一谈到素质教育,就有一种声音,似乎素质教育不要学习,不要管理,不要考试,不要教育质量,不要升学。其实,这是对素质教育的极大误解。而在许多校长、教育管理者眼里素质教育往往指艺术教育、体育教育、课外活动、特长生等等,似乎素质教育都在课程、课堂之外,这也是对素质教育的极大误解。

事实上,要看一所学校是不是在搞素质教育,是不是已经开始进行素质教育,并非看这所学校的艺术教育如何有特色,各类特长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多少奖项。一个主要标志就是要看这所学校是不是在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规范办学,规范办学是素质教育的初级阶段。现阶段,规范办学是判定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是否进行素质教育的试金石。要看一所学校是不是在规范办学,首先要看这所学校是不是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学生是否有足够的假期,周末是否在加班、加点,学生在校期间、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是否能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休息时间、活动时间,是否是“时间+汗水”式办学。其次要看是否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课程,是不是高考考什么,学校就开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对于高考不考的科目是不是不开,是不是有意削弱音、体、美、实践类课程。第三要看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课外活动时间、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第四要看是否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事实上,规范办学远不止以上几条,其内涵十分丰富。但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足以说明一所学校的素质教育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并且是关键性的一步。否则,素质教育永远只会停留在口头上。事实证明,要做到上述几条也是困难重重的。

三、素质教育的起步必须从“强制”开始

一说到“强制”往往给人一种霸王条款的感觉,或者给人一种不讲理之嫌。任何一种“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对某些个体或是群体的利益造成损害。许多“强制”也往往带有某些不合理的成分。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强制”莫过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事实上,对于某些个体、某些家庭来讲,想多生一个孩子,甚至是想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无论你认为这部分人是素质低,还是封建意识浓厚,我们都不能否认这部分人的要求是合情合理的。问题是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这种“合理要求”。由于我国政府在建国初期没有听从马寅初先生的建议及时计划生育,以至于上世纪80年代到了非强制不可的地步,想生一个孩子还得背井离乡像小品《超生游击队》那样东躲西藏。正是由于我国强制执行了计划生育政策,才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度膨胀。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国经济和国力的增强,人们逐渐从被动接受到理解,甚至到拥护了。

20多年过去了,应试教育为什么会愈演愈烈,与上世纪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了。有人说素质教育不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如果是这样,素质教育永远是天方夜谭。再过20年,我们还只能是抱怨。笔者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就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强制”;突破口在高中,切入点就是“规范节假日和作息制度”;具体方式就是“全省一盘棋”。因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规范节假日和作息制度,要冒着降低升学率的风险。很少有高中校长自愿、主动冒这样的风险。“强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突破口选在高中,是因为高中是应试教育的重灾区。高中的问题不解决,素质教育永远是一句空话。只要高中的问题解决了,初中、小学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切入点必须是规范学生的节假日和作息制度。素质教育必须从减轻学生负担开始,必须从取消加班加点开始。规范节假日和作息制度是素质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只要这一步迈出去了,迈好了,也就是说“强制”有了效果,以后的每一项措施才能落到实处。全省一盘棋,是因为高考的名额是下放到省的。许多学校担心自己没有加班加点,而其他学校依然加班加点,自己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吃亏。全省一盘棋,全省都不能加班,就能有效地消除这样的担心。如果规范节假日和作息制度收到了很好效果,第二步就应该强制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而不是高考的要求开齐课程,必修课、选修课、综合实践课程等均按课程标准执行。第三步,强制规范自习、研究性学习、课外活动等。例如学生的课外活动不能让学生留在教室里,要把学生吸引到操场上去,吸引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去,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

山东省自2008年起,由上而下强制规范办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经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山东的素质教育已经初见端倪。

山东省教育厅规定,自20081月份起山东省每所高中学校节假日安排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严禁周末加课,严禁晚自习老师上课,严禁以任何方式宣传学校的高考成绩,严禁教师的评职晋级、奖金发放与升学率挂钩等等。这一次可不是只动口号不动剪刀。起初有许多学校也认为这一次不过是像过去那样出台几个文件、吆喝几声罢了,认为此项制度不可能真正推行下去。更有个别学校置教育厅的规定于不顾,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周末补课,依然不按规定的作息制度作息。结果2008年一年中,30多名校长、副校长被处分,30多所学校被处罚。山东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开出几十张教育“罚单”,显示了教育部门“与其坐而议,不如起而行”的改革决心。据说包括海南、福建在内的许多地区正在借鉴山东的做法。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依然存在,以下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博客的一些留言(暂且把涉及的单位、学校隐去)。

我是××一所高中的学生。我们根本就没有双休,一个月才放不到两天假,请您来关注一下,这样实在是太累了!

正月初六,××二中高三其中六个升学有望的好班开始上课,但不在教学楼上。

××二中两周一休息,周六周日教师组织上自习,住宿生必须6点上早自习,走读生必须上晚自习上到9点,住宿生上到1010分。

在××县第三中学晚自习划分到各学科,学生5:30起床、无课外活动、无体育课、双休日上课等,与原来有区别吗?

628日起,××县××中学就开始造假迎查,一度数天不正常上课,学生反复进行模拟调查问卷,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调查,统一答案,统一口径。全校老师加班加点补抄各种非文化课的备课(校本、活动、劳技等),并多次召开全体老师会,统一口径。

来××学校看看,您就知道下面学校是如何规范办学的了。学生每月月考,早晚自习,周六周日在校加班,教师无偿在校值班,双休日从早7点到第二天早7点,中间若不在,通报加罚款!教师都要抑郁了,学生亦如此!

规范办学、素质教育,山东尽管已经起步,问题依然严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监督还需加强,强制还需持之以恒。若真的有一天,规范办学能由强制转化为自觉、转化为一种习惯,我们才可以自豪地说:齐鲁大地素质教育的春天真正来临了。笔者相信,这一天尽管还很遥远,但离我们已经是越来越近了。


(《山东教育》2010年12月第3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