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技巧

发布日期 : 2023-10-2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   刘长春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点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设疑、质疑、解疑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从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进其语文素养的达成。

一、设疑于点睛处,循序渐进

教学中不难发现,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是关键,有的题目概括内容,有的题目作为线索,有的题目表明写作对象。好多题目是全文的精髓,甚至于有些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点睛之笔,最能体现文章内容。教师只要抓住关键词,再通过精心设问,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就有利于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在学习《孤独之旅》时,我适时抛出问题:“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马上答出题目中的“孤独”,我又进一步提问:“这是谁的孤独之旅?他为什么孤独?”进一步品读课文之后,又提出问题:“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主人公的孤独?哪些词可以体现‘孤独’的程度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关键词“孤独”如同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学生的思维之浪,促使学生去积极动脑,进行了发散—分析—综合的思维训练。这样进行由点到面的问题训练,不但解决了学生只动口不动手的问题,也易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很容易梳理出闻一多先生的高大形象。教师应把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善于提问,尽量让学生多思,让学生全面地动起来。要以易引难,循序渐进,学生就会积极地一步步思考,进而得出结论。

二、设疑于疑难处,分层解读

古人曰:“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把新知识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真正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我首先引领学生找出全文文眼“闲人”,并提出疑问:“为什么苏轼称自己为闲人?”这一问题其实很有探究价值,是全文的难点。我引导着学生先上网查阅作家的相关资料,发现苏轼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做了一个近乎囚徒的小官,自然“闲人”的表层含义就好理解了。然后在进一步解读中,让学生找出文中记叙、描写、议论的句子加以赏析并理解“闲”的其他含义。学生在闲庭信步、悠闲赏月、望月慨叹的苏轼身上,得出了“闲人”的最终结论。设疑启发法要求教师做到深研教材,了解学生的需求与困惑,有目的地、适时地、不失时机地在关键地方设障立疑,层层设疑,步步深入,使认识不断升华,同时要讲究语言艺术,做到准确、简练、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富有感染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听讲,积极思维,主动学习。

三、设疑于迁移处,发散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用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大胆地提出设想:“假如菲利普一家在船上遇到了衣锦还乡的于勒,结果会怎样?”有的学生想象菲利普立刻飞奔过去,猛地抱住了于勒,面色赤红,由于激动,说话也结结巴巴:“我的弟弟……我的亲弟弟……”有的学生想象菲利普的妻子两眼放光望着自己丈夫的亲弟弟,兴奋地大笑着,然后小心地为于勒整理了一下有些褶子的衣袖,贪婪地盯着于勒刚放在地下的沉甸甸的皮箱,絮絮叨叨地说着:“真有办法,我们的救世主来了,这下好了。”学生的想象,立刻把原文冷酷凄凉的气氛变成了喜乐滑稽的相会场面。两种截然不同的场面,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起来,有利于学生把握,从而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通过愉快有趣的发现思考,使学生发展想象力,尝到了思维之趣,学得生动活泼。

四、设疑于悬念处,激发探究

教学中,利用学生对一切认知好奇的心理,给他们一个期待的心境,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来吸引学生去探究,激发其学习欲望,对于他们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桃花源记》中渔人无意间发现并进入桃花林,后来离开时“处处志之”,讲到此处,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渔人既然一路做了标记,可后来为什么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呢?”让学生明白,桃花源本来就是作者虚构的,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当时黑暗的社会里,作者面对污浊的社会风气,把自己的不满换成了另外的一种形式,那就是逃避现实,向往隐居,想象出一处世外桃源,这正是作者的精神寄托。桃花源鲜为人知,也正是作者仕途不得志而虚构出来的美好境界,如果来桃花源的人络绎不绝,就不能突出作者当时的心境,也不能更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这个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品味字里行间,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悬念中被激发出来了。

五、设疑于留白处,拓展升华

教学时,教师于留白处提问,引导设疑,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能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又见“柳暗花明又一村”。如讲授《变色龙》时,学生读完课文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不断变色?”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出:“奥楚蔑洛夫,他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此时,我大胆地为学生留白:“在文章结尾,假如将军这时候出现了,会出现一个怎样的场面呢?”学生顿时议论纷纷,热情高涨。须臾,有的学生作答:“他顿时像一只泄气的皮球,脸上全无耀武扬威的神态,站在将军面前唯唯诺诺,他俨然变成了身边那位火红头发的巡警。”有的趁势抢答:“奥楚蔑洛夫连忙向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嘴里连声说,‘我正想去拜访您老人家,顺便把赫留金那家伙捎上给您赔礼道歉’。”学生们个个神采飞扬,驰骋在想象的王国里。这样的教法既有教师乐教、善教的主动,又有学生学会、会学、成功创造的主动。以教师的乐教、善教唤起学生参与的主动,在学生主动参与中,体会到学会、会学之乐,成功创造之乐,从而收到教育教学的高效益。

总之,教师把“问题”的石子巧妙地投进课堂这一池春水中,利用设疑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究者的角色,能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提升其语文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山东教育》202310月第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