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向可操作的浏览能力训练

发布日期 : 2022-04-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   刘洪亮   于保东

在语文教学课程化、结构化、大概念化的视域下,浏览、速读、略读这些阅读能力要通过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的训练方可获得。在课堂中基于一定的阅读方向和目的,教师设计可操作、可检测的阅读任务,驱动学生定时、定量、定向、定性浏览,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方法建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试以统编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对浏览、速读、略读等阅读能力的训练进行实践基础上的分析,阐述以上阅读能力训练的操作路径、方法与价值指向。《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以下统称“教参”)第六单元编写意图中说:“本单元大部分课文篇幅较长,但文字并不艰涩,适宜于进行浏览训练。”这就说明本单元的课文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浏览能力。在大概念教学视域下,还要提取本单元的教学大概念,以此统率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经过认真分析与整合,提取“信息的定位定性筛选、提取、整合与判断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础”作为本单元学习的大概念,这个大概念中涉及浏览过程中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提取、整合与判断,这就涉及信息的定位与定性,信息的定位与定性是一个互融的过程,涉及学生的认知方法和阅读策略的积极建构。

速读、略读、浏览,要在教学中得到明确的训练。教师要善于积极寻找教学的操作抓手,设计具体可操作的围绕单元大概念的驱动型阅读任务,设置具体的、可操作的、作业化的进阶目标,完成单元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对学生阅读能力的真正训练,提高学生的速读、略读、浏览能力。教师通过适切的驱动型任务,驱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习得阅读策略,并通过反复实践自主建构阅读策略,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

一、教师要对单元内文本教学进行定位、定性分析

教学离不开对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离不开对教科书编写意图的分析、理解和把握。首先,在教科书单元提示中,编者明确提出了“本单元重点学习浏览。浏览时,可以一目数行地扫视文段,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其次,在“教参”教学目标拟定和教学建议中再一次强调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用来训练学生浏览能力的。“教参”中的具体建议是:“浏览是非常实用的阅读方法,特别是处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浏览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阅读训练。要使学生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地进行浏览;并提出具体的时间和字数要求,原则上每分钟不少于400字;还要有内容了解方面的要求,即浏览之后知道主要人物、事件经过以及结果。此外,要给学生一些浏览技巧的指导,比如,可以一边浏览一边勾画关键性的语词,还可以抓住每一部分的小标题,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此加强对文本的把握。”再次,在课文的学习提示中也有明确提示,如《带上她的眼睛》中课后的阅读提示明确写道:“阅读时,不妨先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教科书编者是希望教师“以课文为凭借”训练学生浏览能力,如果忽视掉课文“学习浏览”功能,就导致文本课程内容的虚无,训练浏览的项目也就被搁置了。建构“浏览”阅读方法,必须重视浏览的过程价值,在过程中习得方法,在过程中实现方法的价值。

二、阅读质量的高低需要定速、定量

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的一种体现,虽然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作了“高学段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的具体规定,但是关于阅读速度的定量研究还不够深入细致。在“教参”中对《伟大的悲剧》浏览速度的要求是每分钟争取不少于400字,这既是量的规定,也是单位时间的规定,这可以作为一个硬性的最低标准作为浏览训练的要求。基于学生不同的阅读能力,如《伟大的悲剧》全文约4300字,可按照一分钟400~600字的速度浏览课文,给课文主要信息进行定位,并准备用100字左右复述文本主要内容,阅读总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书写复述内容2分钟,总时间约10分钟。《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的阅读要求可以依此类推。

三、阅读能力的定位要准确、熟练

阅读速度必须与阅读质量相结合才有速度的价值。因此,在训练学生阅读速度时,必须结合学生阅读质量进行综合设计,在浏览过程中对信息的定位、定性也就必须用具体的目标、任务呈现。信息定位包括检索文本内信息和选择相关文本的能力,信息的定位要达到准确、熟练的程度,学生基于认知习惯将文本信息扫码、摄入、映射、定位的方法和策略就必须得到有效训练。

(一)检索文本内信息。

阅读首先要学会检索文本内信息。教科书内文本是阅读教学的凭借,是教学的例子,阅读是学生的自我认知系统,这个系统中可以细分为检索、理解、分析与利用。信息检索包括知识的执行或简单的回想,涉及将知识从永久记忆转换到工作记忆。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检索能力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无意识检索,这种检索是学生阅读过程的一种无意识行为,阅读缺乏明确的指向与目的,学生阅读过程中搜集到的信息是碎片化的,是短暂的记忆。二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兴趣进行的检索。这种信息检索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建构,搜集到的信息可能是较为全面的,抑或是片面的。三是依据一定方向性、目的性进行检索搜集,依据具体的阅读目的和任务,驱动自己去阅读。这种阅读指向性、目的性强,学生的执行标准明确,学生浏览达成效果就好。

如将《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进行整合,确定第一课时的学习目标为“学会用浏览的方式对文本的主要信息进行定位筛选,快速提取与整合,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述”,设置以下任务活动进行浏览训练。

活动一

1.浏览课文,全文约4300字,按照每分钟400~600字的速度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主要信息进行定位(快速批注在课本上),准备用100字左右复述文本主要内容。阅读8分钟,书写复述内容2分钟,总计约10分钟。

2.交流讨论10分钟,探讨如何给主要信息进行定位。

1)主要信息在哪里?由哪些要素构成?你在阅读时关注了吗?

2)概述的内容属于哪些内容?哪些是核心内容?为什么是核心内容?这些核心内容如何才能在阅读时引起自己的关注?

活动二

运用在《伟大的悲剧》中学到的信息定位、筛选方法,快速提取、整合《太空一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语言进行复述。

1.按照每分钟400~600字的速度快速浏览课文,给课文主要信息进行定位,然后不看课本,用100字左右复述文本主要内容。阅读7分钟,书写复述内容3分钟,约10分钟。

2.交流10分钟,探讨主要信息的定位与整合准确与否。

1)呈现:可以按照一组关键词、关键句来呈现主要信息。

2)比较:你在复述时强调了哪些信息?漏掉了哪些信息?为什么没有关注到?

活动三

呈现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2分钟浏览一遍后,完成以下任务。

1)记录最少5个关键词。

2)将这5个关键词连缀起来,组成一段能呈现文本主要内容的话。

3)评价:看看你呈现的内容是否符合文本的主要内容。

(二)搜索和选择相关文本。

搜索和选择相关文本是一种较高的信息定位能力,是指按照一定的阅读目的,利用各种可以预见到的信息资源,如互联网、知网、图书馆、家中藏书等,将信息快速定位以备应用的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这方面的训练还很欠缺。

四、信息定性要基于理解

不建立在理解基础之上的阅读无意义,对阅读信息的定性首先要基于一定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开始不一定是深度理解,可以是在浏览基础上的为了理解的浏览,也可以随着阅读的深入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参”的“教学指导”第二条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本单元的语文能力训练虽然是以浏览为主,但在浏览的过程中,仍要重视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要结合课文内容设置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伟大的悲剧》设置信息定性的驱动型任务是:依据课本中作者表述的信息,说说斯科特一行是如何给自己的行为定性的,作者茨威格是如何给斯科特一行进行定性的(可以用原文表述),你作为读者如何认识“伟大”和“悲剧”?《太空一日》设置信息定性的驱动型任务是:杨利伟是用哪些词、语句表达自己第一次登上太空的思想感情和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杨利伟这一伟大壮举的?

综上所述,浏览这种快速阅读能力要在课程化的视域下,用结构化、科学化的驱动型任务,在课堂中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才能获得,而不是只将浏览、速读、略读的能力训练落实在纸面上。在课堂中基于一定的阅读目的和方向,教师设计可操作、可检测的阅读任务,驱动学生定时、定量、定向、定性浏览,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建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又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山东教育》20224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