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在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日期 : 2022-03-0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中学   张   明

一、引言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处理阅读文本时常常千篇一律地遵循着读前热身、读中提问和回答、读后讨论的步骤,同时把语言知识的学习视为教学重难点来处理。在这样的阅读课堂中,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设计的阅读任务,很少加入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体验,这就导致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式微,阅读体验得不到保障。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特别指出了“语篇类型”这个重要概念,并将其列为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这就为英语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即从语篇的角度把握阅读文本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文本的语篇意义、叙事者的写作手法及写作意图,帮助学生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提升阅读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对于记叙文这一语篇类型,教师往往只引导学生对whenwherewhowhatwhyhow”这几大要素进行分析。这个模式只是对文本的浅层信息进行梳理,未能深入透彻地解读文本、理解文本,更谈不上通过高质量的阅读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美国语言学家威廉·拉波夫的叙事分析理论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划分为六大要素,即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和回应(Labov,1972)。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语篇主旨大意、梳理文本脉络,还能通过对各个要素的整合分析,了解所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领悟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把握叙事者的写作技巧和写作目的,实现与文本的深入对话。

二、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

拉波夫将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划分为点题、指向、进展、评议、结局、回应六要素(Toolan,1998)。他认为“一个完整的叙事模式以点题和指向开始,以进展为主体,用评议烘托气氛,以结局结束情节,最后用尾声将读者带回现实”(Labov,1972)。点题(abstract)即点出故事大意,该部分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故事的梗概,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既可以是文章的标题也可以是文章首段的某句话;指向(orientation)叙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也包括故事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只是为事件的发生做铺垫;进展(complicating)是故事的主体部分,将事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呈现,也可以是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评议(evaluation)在文章的位置并不固定,可以渗透在文章的各个角落,是叙事者或故事中的人物对事件的观点、态度和心理活动;结局(resolution)是故事的结束,“叙述者回答了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并非所有记叙文都有结局,也可以是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猜想”(Toolan1998);回应(coda)部分是故事与现实的连接与融合,是读者从故事中受到的启迪或产生新的意义(Toolan,1998),其作用是前后呼应、凸显主旨、升华主题。在记叙文中,以上六要素并不总是同时出现,也并不一定按照固定的顺序出现。

在语篇分析和文本解读中,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它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叙事语篇分析方法。

三、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用于英语阅读的教学实践

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作为一个理论成果,经常被学者用来对长篇叙事小说进行研究,很少直接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为了降低高中生学习的难度,可将其转化为适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利用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找出阅读文章的主旨大意和结构脉络,透析作者的写作视角、意图和方法,分析叙事者的情感态度,同时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赋予原文以全新的生命,使阅读教学更加立体多元,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以牛津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Extended Reading课文Mama and Her Bank Account为例展开以下教学实践。

(一)教学材料分析

该语篇改编自美国作家凯瑟琳·福布斯的故事集《妈妈的银行》(Mama and Her Bank Account)。作者从孩子的视角,回顾了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历程。故事的内容是妈妈用一个不存在的银行账户和一个美丽的谎言,来确保孩子们快乐无忧地长大成人。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叙事模式,叙述简洁生动,人物性格饱满,故事朴素动人。

(二)拉波夫叙事分析六要素

1. 点题

点题回答了what”这一问题,是叙事者将文本信息用精炼的语句高度概括在文章的题眼———标题中,带领读者身临其境地俯瞰原文,迅速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和对下文的好奇心。

在阅读文本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辨识标题与文体,把脉文章之主线。标题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写作对象、点名线索、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或揭示主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钱剑英等,2015)。笔者向学生提问:Would you guess what might happen in the story based on the title Mama and Her Bank Account?学生通过分析标题,大胆预测,尝试着用1~2句话来概括点题:Mama saves a lot of money in her bank account and make full use of this sum of money to invest. Mama can offer good living conditions to her children and let them enjoy a happy life.笔者对学生的预测给予了肯定,但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验证自己的预测,并向学生提问:Does Mamas Bank Account exist?学生用几分钟时间快速浏览,异口同声地回答:No. Mama told a lie.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之前的预测重新修订,确定了文章的点题,并将其概括为:Whenever the family needed money, Mama was always able to make the children feel secure by making up a bank account and make the family work together to make extra money to avoid using money from the Bank.随后,笔者带领学生讨论文章点题部分的功能,学生认为该标题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叙事者丰富的情感,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标题是文章的题眼,通过标题展开阅读、进行文本信息预测是学会点题最直接的方式。同时透过标题也可以把握文章语言的主旋律———平实真切却自然妥帖。

2. 指向

指向是“叙事者对时间、地点、人物、活动或情景等故事要素的交代,指向部分内容可与点题部分重复,如时间、人物等”(Labov,1972)。在任何一篇记叙文中一定可以找到指向,因为作者总是通过指向让读者通过自身经验来阅读故事。

笔者在文本解读中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指向,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该文章的指向信息较为分散,比如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注释部分介绍了时间和地点、时间———in the early 1900s, twenty years ago, every Saturday night, last year。通过指向中时间的分布,学生可以归纳出作者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叙述故事;地点———in San Francisco, sit down by the kitchen table at home,人物———Mama, Papa, Nels, Katrin, Christine, Dagmar以及故事发生的起因———the family members need money。指向将故事的基本要素像水墨画一样徐徐展开,能让学生对事件形成强烈的画面感和植入感,有利于他们对故事叙述顺序和线索的把握和体会。

3. 进展

进展部分指的是故事的曲折发展变化,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进展可以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也可以是人物间的对话或心理活动。进展部分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应该是学生最需要关注的,因为所有主人公的动作和核心情节都是围绕相关矛盾展开的,只有找到了矛盾和冲突之所在,进展部分的情节才能很好地被梳理。

在本阅读材料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归纳了进展部分的主要情节及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妈妈都会坐在餐桌旁清点爸爸带回家的钱———家里的日常开销需要钱,妈妈总是从“银行账户”中分配出一些钱,完美地解决了日常开支而不用去银行———内尔斯想继续读中学,家里的钱却不够———我取出家里的“小金库”,妈妈清点之后发现依然不够———每个家庭成员都通过各种方式来贡献自己的力量,钱终于凑够了,不用从“妈妈的银行账户”里取钱了———那一年我们的“小金库”应付了很多紧急的事情,始终没有动用“妈妈的银行账户”。根据该部分的主要情节及其发展顺序,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提问“Now our family member need money. How is the money problem solved?”学生们纷纷列举了内尔斯、爸爸等家庭成员的具体做法。但这些信息是零碎的,缺少一根主线,不能很好地串联起解决矛盾和困难的手段。笔者提示大家:谁才是家里的“定海神针”?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家庭走出困境?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妈妈”“家人的齐心协力”。至此,学生又重新把进展部分归纳为“Mama made the children feel secure by making up a bank account and make the family stick together to make extra money to avoid using money from the Bank”。

在这篇阅读材料的进展中,矛盾的设置和矛盾的解决设计得非常合理与精彩,将母亲的主心骨地位和家庭成员的同舟共济体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只有找到了这个“矛盾”所在,进展部分的情节才能完全被理顺,同时也为评议环节做好铺垫。

4. 评议

评议可以出现在叙事之后,也可以与叙事穿插进行,可以分析或评价人物,也可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刻画人物的性格与态度,甚至可以有叙述者的情感倾向。“对同一个故事,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叙写,这个不同之处往往就是评议的价值所在……评议是对情节动态呈现的一种搁置与静止,从而使后文结局的出现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更具震撼。”(Labov,1972

仔细地揣摩评议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叙事者的意图和蕴含的情感,是让读者与叙事者进行深度对话的关键所在,因此应引导学生格外关注。

在阅读材料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寻找融合在情节之中的“画外音”。例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了以下几处“评议”:Good. We do not have to go to the Bank. We were all so proud of Mamas Bank Account. It gave us such a warm, secure feeling.(Para. 5) /Mama gave him a bright smile and wrote down a number. (Para. 10) /Mama reached across the table and touched Papas arm. Then she wrote down another figure. (Para. 11) /We all felt very good because we did not have to go downtown and draw money out of Mamas Bank Account. (Para.13) 作者用“warm, secure, bright smile, touch, feel good”等词表现了母亲面对困难时的气定神闲、带给整个家庭的安心与温暖以及对家人的关心与疼爱,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与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心。这难道不是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应该有的相处之道吗?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归纳和谐家庭的情感基础:What should a warm and clos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e based on?通过对这些情节之外的“画外音”的理解与把握,学生把这些情感基础归纳为:a sense of security, mutual understanding, responsibility, love, optimism, gratitude, respect, etc。文章中多次出现 “We do not want to go to the bank”,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有何意图?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即作者向读者铺陈了母亲让家人放心与宽慰的温暖画面,是为与结局的反转形成一虚一实的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也是对下文情节的暗示:“妈妈的银行”存在吗?妈妈表面平静的背后是不是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5. 结局

结局是对最后发生了什么的回答,“是对故事核心矛盾的交代,标志着叙事的结束,包含人物的下场、目的的实现或失败”。(周永鹏,2018

在阅读材料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迅速聚焦文章的结尾部分,先向学生提问:Does Mamas Bank Accountexist? Why?几乎所有学生都异口同声地回答:No, it doesnt exist.并在文章中找出依据:Mama looked at me. There is no account,she said. in all my life, Ive never been inside a bank.”对于学生的回答,笔者表示了肯定,但是笔者还希望学生能从这个结局当中挖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于是提示学生:What does the Mamas Bank Account really mean? Can we say it really exist?在教师的启发下,有学生恍然大悟,给出了令人赞叹的回答:Mamas Bank Account does exist, because it is rooted in mothers mind and it is mothers spiritual support.最后,笔者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结局重新回顾指向和进展,并根据已掌握的故事主线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经过一番讨论后,学生的总结如下:The writer looked back on her familys life in the US in the 1900s. Whenever they needed money, Mama was always able to make the children feel secure by making up a bank account and make the family work together to make extra money to avoid using money from the Bank. The writer didnt realise how great her mothers love for children was until twenty years later when she was told the truth.

对于结局的把握,笔者认为不能仅仅满足于寻找文章的表层信息,更应该通过设置思辨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挖掘作者向读者传递的真正内涵。思辨性的问题往往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能促进学生思考,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实现认知层次的不断发展。(莫影春,2019

如果阅读材料没有结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给出自己个性化的续写;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结局大胆质疑,通过对文本深层次含义的理解进行改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升。

6. 回应

回应是叙事者从发生的事中学会的道理或得出的感悟,是故事对读者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能帮助读者回归现实,是连接故事和现实的纽带。很多故事没有回应,目的在于把故事的价值和意义留下旁白,让读者细细品味;也有的故事的回应只有寥寥几笔,让读者意犹未尽,非常不过瘾,需要读者辩证性地进行评价。

在本阅读材料中,回应部分只有母亲短短的一句话:And when I didnt-couldnt-answer, Mama said seriously, Its not good for little ones to be afraid

to not feel secure.” 针对这句话,笔者先抛出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Why does the author say I didnt-couldnt-answer?Why did mama make up such a lie to her children?学生在短暂的思考之后给出了他们的答案:Mamas white lie have cheated us for so many years and I couldnt find a word to convey what I feel. Mama made up a lie because she wanted to provide a sense of security to her children and give them the courage to face up to difficulties.就是这短短的一句话,将母亲的伟大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是画龙点睛,让读者回味无穷。

但笔者仍不满足,在教学时继续引导学生就“该文本是否需要这个回应”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一些学生认为,既然文章是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在文章的结尾添加“我”对母亲的善意谎言的看法更显得水到渠成。有些学生则认为,原文中其实没有“我”的思考,结尾不给出母亲的回应更能引发读者的深思;还有的学生认为本文的回应应该和开头部分“母亲坐在餐座旁,清点爸爸带回家的钱”进行回应。这些个性化的解释都是合情合理的,他们能将个人的批判性思考充分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对于亲情和母子关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三)引导学生展开续写

并非所有的记叙文都包含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的六要素,很多记叙文其实都没有结局,也不包括回应这一部分。比如有的记叙文中进展部分缺少核心矛盾的呈现,这可以为学生续写文本确立方向:在读后续写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原文补充一个冲突与困难,从而让进展这一要素得以完善;有的记叙文缺少结局和回应,学生可以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深入理解语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与情感活动的基础上添加个性化的结局与回应,同时将评议穿插其中,注重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的外在表现的描写,使续写的部分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协同,而不会显得狗尾续貂。

四、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拉波夫叙事分析模式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它能帮助学生快速把握阅读文本的主旨大意、框架与脉络,通过理顺文本中几大要素的组合,可以训练学生文本的布局意识,从而使自己的习作上下文连贯,一气呵成。同时,对拉波夫叙事模式六要素的整体把握,能让学生树立语篇意识,学习从语篇视角来认识记叙文体,让他们明白记叙文绝不是简单的动作与情感的堆砌,每一个要素的内容都是作者精心设计与打磨的,只有通过认真鉴赏和分析,才能在阅读时真正“扎进去”,实现读者与文本的深度对话。

 

 

(《山东教育》2022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