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生态德育链条,赋能学生品格成长

全环境立德树人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3发布日期:2025-06-24

夯实生态德育链条,赋能学生品格成长

———“五位一体”生态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山东省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李淑华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全环境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提出,为学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基于大德育观视角,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家校社协同、学生活动等全场景,构建“五位一体”多路径生态育人模式,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学科融合与校本开发双轮驱动,让德育在学科土壤中生根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十分重视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学校成立学科德育教研组,对学科德育要素进行深度开发,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开设系列“学科+德育”课程。如“语文+德育”课程《经典诵读中的家国情怀》,通过经典诵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数学+德育”课程《数据看中国》,引导学生用统计图表分析大数据,感受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理化生+德育”课程《科学探究工作坊》,探讨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社会热点问题,引领学生树立科技改变社会、科技引领社会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

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一部分,校本课程在育人方面有独特优势。学校积极探索校本资源育人属性,不断丰富校本课程育人内涵,形成一系列特色校本课程。如《行走的思政课》,开设红色研学课程,组织学生走访本地红色教育基地牟家小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非遗传承课程,设立非遗篆刻、非遗衍纸、非遗化蝶等社团,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校园,建立传统文化工作坊,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职业体验课程,与社区共建实践基地,开展“社区小课堂”,让学生体验医生、消防员、法官等职业角色。《德育管理微课程》系列,利用晨会、午间、放学前等时间实施“5分钟德育微课”,结合故事、短视频、情景剧等形式以小见大,用碎片化时间实现常态化德育渗透,让德育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助力培养新时代好少年。《心灵港湾》心理课程系列,建设特色的心灵小屋、宣泄室、青春大讲堂、心理教育文化长廊,通过系统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显著提升。

环境浸润与精神滋养同频共振,让校园文化成为立体德育磁场

学校注重环境浸润文化设计,打造一步一特色、一步一育人文化场景。教学楼走廊、楼宇连廊设有光荣榜、校友风采展、二十四节气、名人名家故事、“科技长廊”等专栏,足球文化墙、温馨笑脸墙、花草树木标识牌等无不彰显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学生走进校门就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大磁场。

学校通过主题教育融合创新形式,在学校原有的“月节”基础上构建“四礼五节”活动体系,对学生进行精神滋养。入学礼、成长礼、青春礼、毕业礼“四礼”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珍爱生命。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心灵节特色分明的“五节”教育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培育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

实践体验与价值内化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历练成长

学校充分发挥活动的育人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学校与社区、敬老院等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我是安全宣传员”“我是家长小帮手”等社区活动,学生每学期要积累志愿服务积分不少于20分。学生积极参与此类活动,不仅培养了社会责任感,还在奉献中实现了自我价值,锻炼了能力。

挖掘企业的育人价值,走进企业实践体验。在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生和机器人互动,体验机器臂给生产带来的便利;在英吉多体育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学生感受AI智能体育器械的魅力;在深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生在虚拟与现实间感受科技带来的震撼。

学校强化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低年级开设日常劳动和手工制作课程,以个人生活为主,通过开展个人卫生、简单烹饪、陶艺制作等活动锤练学生的劳动品格。中高年级开设智慧农业课程,学校建有一座智慧农场和一片常规种植园区,通过种植、灌溉、采摘等农事体验,学生体验到了先进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主动参与劳动的意识,培育了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

创新家校社联动机制,让家校社育人共同体助力学生成长

学校致力于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依托“云德育”构建协同育人新样态,开发“1+3+N”家长课程。“1”是指家庭教育政策法规;“3”是指亲子沟通、习惯培养、青春期教育三大活动;“N”是指心理工作坊、心悦沙龙故事会等形式的育人互动。学校设有家长教室,每学期开展线下家长报告会和线上家校共育论坛。线上“云德育”栏目引领更多家长关注教育,学习教育子女的技巧,与学校教育同向而行。

有效整合社会资源,与辖区共建“德育资源地图”:与法院共建模拟法庭,开展法治讲座、“我来当法官”等活动;与科技馆共建AI生活体验馆;与敬老院开展银龄关爱行动;与科技公司、教育用品制造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学生研学基地。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让德育能力提升,实现管理育人科学化

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建设,实施德育能力提升工程。新教师必修《班级育人方略设计》课程,班主任实行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编制《德育情境应对手册》。定期开展育人案例研讨会和班主任论坛,夯实德育队伍根基,提升德育队伍能力。

建立“五维”评价系统以评促育,评育结合,促进德育管理路径科学化。学校构建了如下表所示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品行发展。评价是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五维度评价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经过多年持续探索与实践,学校德育生态发生显著变化: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优秀率从75%提升至92%,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省卫生与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市文明校园”“市优秀家长学校”“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等80多项荣誉称号。

全环境立德树人不是简单的环境叠加,而是教育要素的系统重构。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的实践证明,将育人理念内化于五条实践路径,“五位一体”协同推进,让课程成为价值观传递的有效载体,让校园文化诉说教育故事,让家庭社会与学校同频共振,德育便真正实现了“入耳、入脑、入心”,也就落实了“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老师,育负责任的学生”的学校办学理念,让教育回归到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育人本质。“五位一体”多路径生态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正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时代命题的生动回答。

 

 

 

(《山东教育》20256月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