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规范管理 提升基础教育治理水平

教育评论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9发布日期:2025-06-24

山东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苏伯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办好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是基础,是关键,也是重要保障。教育部连年部署实施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强调清理整治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的违法违规、违背教育规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视化行为,建立健全依法管理、从严管理、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学校管理能力和教书育人水平,这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需要。

要切实增强基础教育规范管理的思想自觉。规范基础教育管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是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必然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要之举。教育是国之大者,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个别地区和学校教育观出现偏差,一味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出现了加班补课、违规招生、超量布置作业等短视行为,导致“剧场效应”,恶化了区域教育生态,也加剧了教育焦虑。人民群众向往的是“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期待的是“孩子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必须规范基础教育管理、提高治理水平,切实增强各级各类各中小学校治校办学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将思想认识和办学行为统一到党的教育方针上来,提升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上来,落脚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去。

要切实强化基础教育规范管理的行动担当。近年来,山东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系列重要论述精神,聚焦热点焦点问题,着力强化制度建设,深化基础教育重点领域规范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个别地区、个别学校思想认识不足,有的甚至还抱有侥幸心理,导致违规办学行为仍偶有发生,这需要我们切实强化行动担当,久久为功,持续用力。要重点整治课程开设不齐不全问题。国家课程是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精心设计的,开齐开全是育人内在需求、法定要求,要坚决整治开设不齐不全或阴阳课表等问题。要重点整治作息不规律问题。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大力整治上学日早到晚走、周末和节假日加班补课等问题,向科学的作息管理要效益,避免低效恶质竞争及牺牲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要重点整治作业量超标问题。建立健全作业统筹管理、公示公开、分层布置机制,防止作业量超标、机械化问题反弹,大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重点整治招生不规范问题。严厉打击高中学校跨市域挖抢生源行为,严厉打击初中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隐形变异的“掐尖”行为,坚决以招生公平维护教育公平及良好生态。

要切实深化基础教育规范管理的举措落实。基础教育规范管理永远在路上,要着力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深化工作措施。要重点整治教育政绩观偏差问题,向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传达科学教育政绩观念,加大校长教师科学教育理念及教育规律常识培训引导,从思想和理念上营造良好教育氛围。要强化工作统筹指导,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组织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对照规范管理行动要求,细化责任分工、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时限,切实完善工作机制及制度建设,对违规办学行为“零容忍”,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广泛发动师生家长及人大政协委员予以监督,做到举报一起查核一起、查实一起处理一起。要严格工作考评督导,加大线索排查力度,通过“四不两直”检查督导、责任督学入校督导等方式,及时发现、指导整改不规范办学行为。要严肃工作纪律,对违规办学行为予以通报曝光,对监管不力、落实不力、问题频发、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山东教育》20256月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