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语文教学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查看次数:850发布日期:2021-12-12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一中学   房宙本

《前赤壁赋》中“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是全篇较难理解的一句话,但又是作者阐述自己观点的关键一句话。对该句的解释,教材和其他参考材料一般是字面翻译,对学生理解均不能给予较大帮助。

一、句意浅述及问题

该句是苏轼对人、自然和时间关系的哲理性阐述。因前句客言“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子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句论述当然是不甚严密的,只说明了长江和月亮“不变”和“无尽”的原因是“未尝往也”“卒莫消长也”,但没说明“我”不变和无尽的理由,“我”是不会像水和月那样“未尝往”“卒莫消长”的,何以能和水月一样“无尽”?“我”的“不变”又指什么?

人、自然和时间的关系是古今哲人一直思考和阐述的问题。而对苏轼的这句阐述,我们需要基于苏轼所处的时代、他本人的知识基础和人生境遇,进行综合而具体的分析。

二、基于苏轼处境的佛家思想解释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元丰七年(1084),苏轼改汝州安置,即将离开黄州时写作《黄州安国寺记》,其中自述:“元丰二年十二月,余自吴兴守得罪,上不忍诛,以为黄州团练副使,使思过而自新焉,其明年二月,至黄,舍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退伏思念,求其所以自新之方,……于是,喟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盍归诚佛僧,求一洗之?’”可以看出,苏轼被贬后内心苦闷郁积,而向佛家寻求解脱之道。“落拓时期,他以文学与禅宗结缘。”《前赤壁赋》必然要反映苏轼此时心境和思想。

结合苏轼这段时间的思想倾向,“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与东晋著名佛教学者、僧人僧肇《物不迁论》思想似一脉相承:“今若至古,古应有今;古若至今,今应有古。今而无古,以知不来;古而无今,以知不去。”即过去的事物存在于过去的时间里,现在的事物存在于现在的时间里,彼此根本没有什么联系。僧肇以时间的间断性的绝对化来否定时间的连续性,“我”在时间中不断成为永恒的存在。“物不迁”和“瞬间即永恒”可视为苏轼的“不变”“不尽”的一种解释。

同时,佛教认为众生在“六道”中轮回生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云何知彼众生所作善不善业二种果。舍此蕴已复趣他蕴。”在佛教里,“众生”的时间线不是直线而是环形的,则“我”似乎真的在不断的轮回中“不尽”了。

三、基于儒道“天人合一”思想的解释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什么是“不变者”?是社会和自然规律,也就是儒家和道家各自推崇的“道”。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的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道德经》:“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什么是“无尽”?《周易·系辞上》:“生生之谓易。”周敦颐《太极图说》:“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中国传统文化里,人来自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万物与人本性相通。人的生命虽“有尽”,但既能繁育后代以延续生命,还可生生变化为万物而“无尽”。由此,在“不变”的“道”的支配下,“物与我皆无尽”也就得以实现了。

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政坛受挫、遭遇“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主要是苏轼基于佛道思想的自我安慰,同时也表现出他并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避世,而是将儒家辅君治国、经世济民思想与道家、佛家思想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从而表现为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山东教育》202111月第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