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爱而生 人文天下
发布日期 : 2017-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因爱而生 人文天下
——济南外国语学校综合育人模式大写意
本刊特约记者 刘笑天
1919年,教育家、哲学家杜威开启了那次著名的“中国之旅”,演讲的最后一站是济南。期间,他讲了一则笑话:希腊人普鲁克拉提士开了一家旅馆,所有的床尺寸都一样,如果旅客身体比床长,就将旅客的身体截去一段;如果比床短,就将游客的身体扯得和床一样长。
深邃的杜威,借助看似浅白的笑话,道出教育的终极命题:是教育顺应人,还是人顺应教育。答案毋庸置疑。然而在契约时代的重重压力之下,寻求一所顺应学生发展为支点的理想学校殊为不易。
济南外国语学校是一所为人瞩目的学校。
她的办学基本理念是:致力于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她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华根基、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后备人才。
她的校训是:人文天下,行者无疆。
一家媒体曾经这样评价:济外的天空是自由的,因为尊重成就学生自主个性发展;济外的土壤是宽厚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济外的理念是开放的,学生知道自己如何更好地选择;济外的视野是开阔的,学校为学生未来积蓄能量。
每年招生季,无论小升初,还是面向全省的高中招生考试,都是不折不扣的“热点”,堪称“济外现象”。家长评价“比考一本都难”;学生所以选取这所学校,在于“活动丰富,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该校毕业生网上的评价更为耐人寻味:“从外国语学校出来的学生气质很出众。”
浏览学校官网,会发现她是山东省唯一在教育部备案的外国语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具有向重点高校直接输送保送生资格的全国1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是全国“争先创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学校、全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规范化学校、省文明单位、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教学示范学校、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省校本研究先进单位、省国际交流和合作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济南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状。
其实,一所真正的优质学校,不在于它获得多少荣誉、贴了多少标签,不在于大楼煌煌、硬件优良;而需要社会、学生、家长、业内同行以口为碑、以文为碑、以心为碑进行衡量;至为关键的是,这所学校最终培育出的是什么样的“人”——作为终极价值,它将反过来定位一所学校的高度、维度和温度。
济外,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智慧喷涌的校园。
因爱而生:打造学生的精神底色
如何看待你所在的学校?
听到问题之后,苏旭勇校长习惯性地停顿了一下:“这首先决定于如何定位你所在的学校。是用你个人来定位学校发展,还是用学校的发展来定位你自己。再进一步说,是用学生的发展来定位学校,还是用学校的发展来定位学生。”他微笑着,“这是截然不同的选择。”
刚参加工作时,苏旭勇有一段小小的“传奇”经历,工作两年就代表济南市参加山东省首届政治教师优质课评比,而且获得第一名,当时还不符合“三年教龄”的要求,但是评委们竭力推荐。此后不久他走上管理岗位,刚满三十岁就担任了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副校长。翻看他的经历,会发觉除去近来被推选为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他几乎没有亮眼的个人荣誉,这与学校层面的突出成果形成鲜明对照。所以在“学校定位个人”“个人定位学校”的选择上,他的价值取向显而易见。
从2008年冬天至今,他来到济南外国语学校已然8年有余。“当初制定学校发展的五年规划时,首先明确的是学校的宏观定位。一是确定济南外国语学校办学定位的三个参照系:对照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我们应作什么贡献;对照全国其他16所外国语学校,看他们在做什么;对照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它们对基础教育有哪些要求。其次需要从操作层面上思考并回答的三个问题:我们的学生家长为什么选择济南外国语学校,我们要为此提供怎样的服务,培育人才如何让我们的社会满意。”
厘清了发展目标,达成的过程自然充实、艰难甚至艰辛,德育体系、课程体系、教师发展乃至后勤行政构成一个完整健全的发展系统,任何一个元素皆不可或缺,最终建构成为学校的独有的文化精神,这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灵魂所在。
最能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莫过于一则一则鲜活而生动的“济外故事”:
2016年12月24日下午3∶00,济南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歌剧厅举办了第六届“因爱而生”新年慈善音乐会,本次慈善音乐会共募得善款55万余元,将全部捐献给滨州市沾化区大高镇第一小学,用于“爱生图书室”的建设和图书的购置。
音乐会现场,苏旭勇校长深情致辞,他回顾了慈善音乐会爱心善举的点点滴滴,向现场的观众以及所有奉献爱心的朋友们深鞠躬,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之所以叫爱生图书室,是因为图书室承载了大家的爱心,是“因爱而生”的图书室。通过所有人的爱心奉献,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希望,鼓励和激励孩子们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在此之前,慈善音乐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
2013年12月28日,“因爱而生”第三届慈善音乐会在山东剧院举行。本次音乐会为学校一位身患白血病的花季少女募集善款,送到了当时住院治疗的孩子妈妈手中。音乐会温暖和鼓舞了女孩战胜病魔的决心,现在白血病女孩已经康复,回到了济外的大家庭中。
如今,那年的花季少女快乐地行走在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大家庭里。当接到白血病的诊断书时,她还没有步入济外校园一天。对这个家庭而言,病情无异于晴天霹雳。苏旭勇校长和主管高中的刘汉路校长带着学校的画册、书籍、光盘去医院看她,女孩微笑着说:“我会选择坚强!”在秋季萧瑟的病房中,她的微笑更像春日朝阳的光辉——明朗、纯净、活力四射,感染着病房里的父母、师长,从此苏旭勇校长称呼她“阳光女孩”。慈善音乐会在山东剧院举行的那一刻,现场,苏校长和北京病房中的她隔空对话,告诉她:“此时,此地,一场音乐会为你举办……”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慈,爱也”;慈善一词翻译成英文为“philanthropy”,源于古希腊语,本意为“人的爱”。无论中西文化,“慈善”的本质就是爱。学校举办慈善音乐会其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举办一场音乐会,而在彰显“慈善”的内涵,并把它打造成校园文化的底色,熏染生活在校园中的学子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由此可以出发,践行爱,践行悲悯与关怀,像熊熊火炬,照出每个人内心的光明,让每个人发现自己内心的力量,而无须等到飞黄腾达、掌握了巨大社会资源之后。
因为生活在充满大爱的校园,所以学生们在离开学校后,仍然保持着对学校的深厚眷恋,“济外的文化精神”可以继续延展。苏旭勇说:“多少年后,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能给学生留下什么——这是我们更在意的。”
让我们一起分享真实的“济外故事”。
【济外的歌】盼望着/回到昨天/看低空飞机划过天边/期待着/再多见一眼/金色圆顶的余晖点点/多么想/再次奔向/十二点二十分的食堂/即使我/仍没机会/这每周一歌也要为你唱/不知道我们会在何方/说着何种的语言/可是我们都会记得/济外威武的名言/济外的歌/记录快乐/青春记忆飘舞在彩色濯幕/翻开那本泛黄的纪念册/喜欢他们笑得甜甜的
……
这首《济外的歌》,由现在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2013届毕业生张正一等6名同学作词作曲并录制,抒发了济外学生对青春的诠释,对母校的情怀。每年开学的时候,举行大型活动、接待客人来访的时候,学校都会播放这首歌。《济外的歌》作为济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济外师生的心里,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同时也诠释着一种文化精神,描述着学子在学校中的分量。
【心依书架】王心依,从小学到高中,在济外读了12年书,被保送到了对外经贸大学。在毕业前夕,她参加了一个大型电视节目,获得了奖学金。拿到奖学金后,她就拿出6000元的奖学金为母校购买了崭新的图书,学校为她专门举行了一个捐赠仪式。
学校制作了一个“心依书架”,把她捐赠的书放进去,陈列在学校的书吧里。与“心依书架”相应生辉的还有“心雨书架”,刘心雨2014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新加坡SM2考试,并进入新加坡科技大学学习。品学兼优的她参加了山东电视台“让梦想飞”活动,并将所获8000元奖金购置图书捐赠给学校。学校在图书馆建立专门的“心雨书架”,记录褒扬这种品质。
“心依书架”“心雨书架”是济外倡导慈善捐赠文化的一个缩影。每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毕业时,学校都会引导学生为母校留下书香。
在学校书吧,除了“心依书架”,还陈列着学生的绘画、手工、摄影等作品。毕业时,学生将这些带有自己温度的、代表自己成长的“宝贝”留给母校,而学校把这些作品当作一面面镜子,让后来者从中汲取养分,感知成长的力量。
捐赠赠与是济南外国语学校倡导的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
【支教活动】高中部保送生赴商河、历城西营农村中小学的支教活动已经持续了6年。
2015届保送生赴商河县白桥镇中心小学与菜园小学进行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支教团队在两所学校进行了启动仪式和图书捐赠活动。支教队伍用心备课、互相听课、集体研讨,在两所小学开设了英语、异域文化、人生规划、心理探究、科学小实验、趣味史地、音乐、手工、传统文化和体育等课程,受到初中生、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在传授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与学情进行了灵活调整,效果显著,启发小学生们对未来的设计。
告别之际,依依不舍的小学生为支教“老师”送上了自己动手制作的小礼物。很多小学生和支教的同学紧紧相拥,泣不成声。
支教活动的初衷就在于传递关爱与温暖。
有记者询问当地小学校长对这项活动的评价,校长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一百分!”
值得注意的是,保送生为当地小学生带去一些学习用品、玩具,费用来自于他们的义卖。在济外,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的毕业生都会把他们用过的讲义、资料等学习用具低价卖给学弟学妹,然后用这部分经费从事支教、捐助、微公益等活动,每次活动他们都把各项开支明细列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在宣传栏或者教学楼大厅予以公示。印象里,有一张学生自行设计的海报非常富有创意,很遗憾没有留下来,但是这种做事方式和它背后的价值无论如何也抹不掉。
济外学子流行一句话:用规则看守校园。
作为思想巨子的爱因斯坦对教育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育人模式恰恰印证了这位伟人的论断。
制造梦想:助推学子腾飞的校园特质
记者问苏旭勇校长,理想中的校园是什么模样。
他说:学校,应该让学生在关于学校的梦乡里快乐地微笑。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所在,应该陪伴花开,多松松土,浇浇水;为学生搭台,创设机会。给他们留下的记忆是彩色的,而非黑白的,更非一个单线条的追逐。
英国教育家尼尔说:“使学校适合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合学校。”
【2016光影科技节】提起最近济南外国语学校的盛大节目,莫过于学校2016年5月20日举办的科技盛宴“2016光影科技创新晚会”了。脑洞大开的团队成员勇敢地对“晚会”这个概念进行了突破,摆脱了单纯文艺汇演的模式,升华为以“时代”为主题、以纪录片为载体、以历史发展时间轴为线索、以歌舞类节目为表现形式,通过科技创造性地再现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时代特征,把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发挥到了极致,向学校师生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微小的创新可以改变世界”。这场晚会由150人左右的团队打造,50名左右演员,将近7个月筹备时间,均由学生一手包办。晚会的成功举行,让以刘逸飞为代表的技术团队“ER China(革视中国)”瞬间红了。团队主要成员,脑洞大开与头脑风暴快乐交织,一起为梦想而努力。刘逸飞是团队领头人,作为晚会总导演,其想法创意受到一致好评。刘逸飞现就读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他希望团队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由工作室发展成为公司。
学校搭台,学生唱戏,放手让学生实践,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师、学校给予我们很大帮助,我们十分感激。”团队成员一致认为科技节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
【短片《大美济外》】如今在北外读书的米宇带领团队制作了视频短片《大美济外》——6868帧记录济外的美在各种平台上发布,赢得毕业生与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许多同学看到最后热泪盈眶。
《大美济外》拍摄团队由2015届保送生组成,他们历经3个月的辛苦拍摄,用独特的眼光挖掘了济外最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景,运用了航拍等高难度技术,向大家呈现了生活、学习的美好环境,表达了济外人对母校的深厚情感与自豪骄傲。《大美济外》作为毕业生对母校最好的馈赠与青春最好的纪念,记录着济外的历史。
米宇的团队,有时为拍一个镜头,需要早上5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
【安逸的窝】从远处看,这把椅子应该很安逸很舒服,其实,近观就会发现,这把椅子上密布着尖密的钉子。它告诉我们,不能沉缅于安逸,安逸会让人懈怠。
这把椅子名为“安逸的窝”,是国际课程中心2014届毕业生金雨的设计作品。金雨现在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就读雕塑油画双学位。
济外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是校园文化的特质。学生会、团委活跃在学校的每一个场所,学生会自主开发并使用的量化管理系统、每周一歌系统、大型集会出入管理系统保障着学校的良好秩序。学校运动会、合唱节等大型活动都是由学生会和团委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承办。自习课秩序、班级读背活动等班级各项活动无一不是各班班委的活动舞台。
自我管理是济外学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校为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只要你有梦想,学校就给你搭建舞台”。
济外校园内活跃着10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可以加入已有的社团,也可以招兵买马成立属于自己的社团,箭文学社已经成立十几年之久。学生在社团规程的约束下自由开展社团活动,校园内诸多比赛、表演、展览等都是学生社团组织和开展的。每年学校都组织社团推介会和社团季,为每一个社团搭建展示的舞台。每年的毕业生都会为学校留下他们成长的礼物,《济外的歌》寄情于歌,用济外学子特有的语言纪念在济外的学习和生活时光;《冠以青春之名》《为梦想加冕》《6868号航班》则用笔抒发着济外人的无限情怀;“济外威武”传递的是毕业学子对母校的牵挂与祝福。
【绿风行动】“绿风”是济外一个社团的名字,由王懿舟等同学于2011年在初中部发起成立,从事校园内的垃圾分类回收,学校为此专门设立了绿色银行。3年后,绿风社团及其环保活动延续到高中部,是学校规模最大、影响深远的学生社团之一。
绿风环保社的义工们每天都在为“绿”化、“美”化校园忙碌着。他们将垃圾分类回收,并把可回收部分变卖为现款存到“绿色银行”专用账户;设计绿风“环保义工”标志,印制“绿色银行”存折,着力打造济外绿风社团的“绿色银行”工作室。
“绿风”拂面,追求低碳;绿色校园,你我同行!
【乌托邦哲学研讨社】乌托邦哲学研讨社的创建为热爱哲学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发表言论、交流思想的平台。社团的主要活动有:哲学讲座、自由论坛、哲理影视赏析和学期大型公演。社长周士武一人为学生全程开设“西方哲学简史”课程,参加复旦大学第五届“博雅杯”人文知识大奖赛,论文《理性地看待理性本身——从〈纯粹的理性批判〉看康德的理性主义》荣获一等奖第一名,后被复旦大学录取。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优秀的学校教育应当顺应着施教对象的性向,因材施教,有像及时雨那样让人变化的,有成全其规律的,有使人能通达于节制节度的,有解答疑难问题的,最终促使他们各得其所,各有所成,成为有气魄、有智慧、有独立思想的人。济南外国语学校这种开放、自由、包容的校园文化恰恰为学生提供了这种土壤。
在济外,保送不是优秀学生唯一的出路,学校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成立学生规划指导处进行专业辅导,让他们追随本心,自主规划自己的未来。
2011届毕业生杨鑫,学校理科综合排名第一,可以顺理成章参加北大或者浙大的报送。当年还只有17岁的小姑娘,一张娃娃脸上还略显稚气,担任学生会卫生部部长,还是梨香榭戏曲曲艺社团的负责人,最终硬是选择去了南方科技大学,成为南科大创校的首届学生。此前俄语生王海峰同样放弃保送机会,以济南市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地球空间科学学院。每年济外都有放弃保送的学生,最多的一年达到19个。
济外教育的力量就是这样——她让学生知道自己如何做选择才是最适合自己。
春风化雨:致力于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德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如何立德?机制、路径、切入点如何把握?
济南外国语学校提出,学校德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以文明引领成长。选择从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着手,不仅是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更是基于我国公民文明素养的缺失已经与大国形象不符的现实。学校作为文明高地和文明风尚先行者,有责任为国家培养具有现代文明素养的社会公民。
基于此,学校形成了自己的德育体系,即每位学生熟之又熟的在原样交接中传递文明,在垃圾分类中践行文明,在音乐浸润中沐浴文明,在美文阅读中品味文明,在捐赠赠予中弘扬文明,在志愿服务中传承文明,在过失代偿中施以文明。
【在原样交接中传递文明】所谓原样交接,就是校内所有公共场所,包括小教室、餐厅、图书馆、实验室以及运动场馆等,使用后要保持物归原样,做到完好交接。为推动和便于原样交接,校内墙壁告知与展示区域都用软木板装饰。
作为一项常规管理制度,原样交接从既往检查、评比的惯性中走出来,更侧重于管理机制的建设和管理节点责任的强化。在原样交接制度设计下,每个人都是自我管理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它既体现对卫生、公物、秩序管理的常规要求,更是对学生个人文明素养的有效提升。
原样交接,播撒文明种子,收获良好习惯,凸显管理文明。
【在垃圾分类中践行文明】在生态文明社会,垃圾被视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垃圾分类在不少发达国家已成为生活常态,它反映出的,是公民和社会的文明程度。
作为学校和教育者,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低碳生活,不应仅仅挂在嘴边,止步于宣传呼吁,更要落实到行动上。在校内各处同时放置颜色深浅不同的两个垃圾箱,将垃圾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进行分类收放。社团义工把可回收物品,如书写纸、饮料瓶罐、金属等送到这里,记入本班绿色存折账户,每隔一段时间,全班统一变卖这些物品,将资金存入专有账户,用于捐贫助困活动。期间,现就读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张译文为学校捐赠了各种分类垃圾桶60个。
【在志愿服务中传承文明】校内设有礼仪接待、图书整理、绿地养护、卫生保洁等近20个学生义工岗,并成立了泉城义工团。窦鲁青同学在美国获评世界中老年运动会优秀志愿者,张琪同学远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做志愿者,2011年学校义工团荣获“泉城义工十佳集体”称号,5名学生获“百优泉城义工”称号,3名学生获“五星志愿者”称号。
【在过失代偿中施以文明】严格管理是必要的,但随着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简单直接的批评有时收效甚微,严厉的惩处有时则把学生推向教育者的对立面,甚至可能引起以暴制暴现象。对于违纪学生,批评教育的同时,学校推行“择善而行、过失代偿”活动,不是简单给予处分了事,而是让学生通过读好书、做好事,做有意义的事情,来得到褒奖,从而提高认识和修养,改变行为偏差。
不以善小而不为,以文明引领学生成长,在点滴细节中为学生注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基因,最终沉淀下来的就是文明的素养与高尚的品质。
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这样描述他的老师蔡元培:“蔡先生的教育有两大端,一个是春风化雨,一个是兼容并包。依我的经验,兼容并包并不算难,春风化雨可真是太难了。春风化雨是从教育者本人的精神境界发出来的作用。没有那种精神境界,就不能发生那种作用,有了那种精神境界,就不能不发生那种作用,这是一点也不能矫揉造作,弄虚作假的。”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德育教育所选取的正是这种“春风化雨”似的模式:自然浸染、包容感化、润物无声。
邢一鸣智商上乘,成绩极佳。然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屡次违纪,而且错误不断,用他自己的话说:“迟到,打两盘菜,被子没叠好,作业没按时交……”然而老师没有丝毫厌弃,“走进我的心扉,和我深入沟通,指正我的错误,帮助我成长。同学们不但和我一同学习、打球,还让我学会了团结合作,友好与人相处。”他多次写长信与老师、德育处老师交流,表示“感谢老师谆教导,从此修养高尚魂”。最终,他战胜自己“人性的弱点”。高二那年,16岁的他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育人尤其关注学生成长的重要节点。
做学生成长关键处那几步的见证者、引领者和助推者;力图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有所感、有所动、有所悟;在学生成长过程最重要的时刻、场合、记忆中打上学校教育的烙印。在入校开学那一刻,精心制作的录取通知书与创意课程表桌签,精心制作的入学招贴画,其中包含着通知与欢迎、嘱托与期待、文化与认同。在毕业离校那一刻,学生们在送别的背景音乐中,最后一次按照班级顺序走向校门,鞠躬向两侧送行的老师行礼。每年的毕业寄语,通过创作、遴选、展示、镌刻,表达的是对人生的感悟,留下的是校园文化的基因,学校初中部教学楼专门留下一面墙,镌刻学生的毕业寄语。
沉淀的是回忆,定格的是感动,升华的是情感。教育既要润物无声,也要动人心魄,还要感人至深。最重要的是,要和学生成长合拍,与学生情感共鸣。
2015年11月26日,济南外国语学校成功举办首届“新荷初绽”初一新生才艺展演。
整台晚会形式多样,无论是钢琴独奏、古筝合奏、管乐合奏等乐器类节目,还是相声、小品、快板、诗朗诵等语言类节目,抑或舞蹈、歌唱等歌舞类节目,都带给大家美和享受。
无论是演员、观众,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地点,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迅速融入了这座家园似的学校,定位了自己的存在,找到自我的归属。
欲栽大木柱长天——百年树人,这是上上之选。
扬长补短:优质高效的配方课程
国家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几年,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作为热词不仅挂在教育工作者嘴边,而且深入人心。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一所区域内的窗口学校,济南外国语学校在课程改革方面有哪些独出机杼的举措呢?
苏旭勇认为,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体现统一性要求的国家和地方课程实施难以凸显学校在课程上的办学特色,难以顾及每个学生个性差异的需求。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学校进一步强化课程意识,通过构建稳定规范、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学校配方课程体系,为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均衡发展找到了现实支撑。
配方课程设置遵循以生为本、扬长补短的原则。以生为本,即从学生学业进步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其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配方课程,不低效重复,不包办代替,不面面俱到,以促进不同类型、层次学生的进步。扬长补短,即突出特长,扬学校办学特色之长,扬学生学业发展之长;找准短板,补学校统一教学管理之短,补学生学业和个性发展之短。之所以称“配方”课程,则主要是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缺什么,补什么”。这既是学校教育特色的显著体现,也是对学生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彰显,同时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业管理由高低分层到分类施教、多维推进。
【学业辅导课程】那年10月,苏旭勇校长针对初一开展课堂教学定向研讨,他发现初一班级的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听不懂”,无法参与学习活动,精神状态萎靡不振,眼光迟滞,坐姿散漫。这,深深刺痛了他的心。
优等生固然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学困生又何尝不是是我们教育的产物。经过对教育过程积极有效的前置干预,我们完全可以减少或者遏制学困生的产生,而不是仅仅立足于具有滞后性的所谓“学困生转化”。
学业辅导课程主要针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学有困难的学生开设。每周安排5课时,设有专用教室,安排专职教师授课,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和意愿,在正常课程学习之余选修,并实施滚动管理。教学以答疑和巩固所学知识为主,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和习惯的养成,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经过不断的实践,各学科根据各自特点形成了富于实效的教学流程和模式。
在学业辅导课程开设过程中,强调课程管理的规范性、目的性和针对性。课程由富有教学经验、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专职讲授,每期开课都举行开班典礼,成立班委会,制定班规班约;任课教师和学生共同明确辅导目标,对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加强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学业进步中建立自信;阶段学习后进行过关检测,对成绩达标的同学颁发《学业辅导课程结业证》。
学业辅导课程被称作校内“免费集体家教”,是对学困生帮扶、转化的有益探索和有效举措,是对学校教育责任的勇于担当,也是对有偿家教之风的鲜明回应。它作为课程出现,采取“集体补短”的方式,不同于平时的一般性辅导,专职教师授课,固定教室和时间,为有针对性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专门的课堂设计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控制教学难度和进度,为学生夯实基础,稳步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学过程注重纠错环节,注重学习习惯培养,注重增强学生自信,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有显著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句非常伟大的话,学校的意义在于:“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外语模块选修课程】外语模块选修课程是依据学校外语教学特色,通过挖掘学科潜力,细分目标要求,针对学生对外语学习的不同需求而开设的。它包括两大类,即第二外语类和英语类。第二外语类设有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主要针对英语学习成绩突出并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采取个人申报和择优录取相结合的方式。
外语模块选修每班25人左右,一周2课时。学期末进行结业考试,颁发《外语选修课程合格证》。
对于外语模块选修课,苏旭勇校长给出的界定是:“开专卖店,不开杂货铺。”
【推进作业配套改革】作业作为课堂教学要求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作业管理存在着类杂、量多、低效的问题。作业量大是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重要表现,一直缺乏有效控制,而不同学科布置作业各自为政,相互间缺乏均衡机制,更加重了学生书包的物理重量和心理的承受负荷。
为此,学校强调作业要包括基础性、发展性和探究性三个层次,从内容上分为预习作业、练习作业和复习作业,从类型上分为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从形式上包括课业练习、笔记整理、章节梳理、自助检测、口头练习、实践活动等。通过作业在对知识进行落实、巩固、检测、反馈的同时,还要走出既往惯性,强化教学节点管理和机制建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并形成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作业管理文化。
——实行统一版式的活页作业。学校废弃了原有的教辅用书和名目繁多的作业本,以统一纸张、统一版式的活页作业取而代之,学校为每个学生配发统一的作业夹,所有的导学案、作业等统一用A4大小的标准用纸印刷。
——在细节上彰显作业管理文化。学校要求各备课组制定反映学校统一要求和学科自身特色的作业模版,规范作业印刷标准,并在细节上体现教学管理文化。每张作业纸都设有计时栏、书写评价栏、作业等级栏、改错栏、家长反馈栏,并印有编号,便于学生整理和保存,作业纸的设计还体现出对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养成的指导与要求。
——建立作业负担协调机制。为把作业减负落到实处,学校要求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每天限用一张A4纸,每科限时30分钟,以精编精选来控制学生作业总量。同时,学校尝试建立作业负担先周协调机制,主要学科备课组长每周四下午由教务主任召集碰头会,均衡下周每天各科作业量。教务处、学生会学习部定期举行作业量调查,文印室每周汇总各学科作业、导学案印刷数量,作为作业量协调均衡的重要依据。
——开展定期作业检查展评活动。教务处每月末组织教学督导组成员对全体学生的作业检查,教育处定期组织学生作业展评活动。学生会学习部每周统计学生作业上交情况,并依据作业上交、完成质量、作业纠错、整理情况和教师批改、错题复批与反馈情况对各班作业管理进行综合评价。
——对作业不达标学生实行跟踪检查。学校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对作业不达标学生实行统一跟踪管理。教务处定期召开未达标学生的“作业方法指导会”“作业检查阶段性总结与反馈交流会”,不达标学生作业实行任课教师每日面批,家长每日签字督促,直至颁发作业达标证书。
——家校互动固化作业管理要求。通过定期召开作业管理家校联席会,让家长全面了解学校的要求以及孩子在作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家长的参与和配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效地封堵了作业管理中容易出现的漏洞和短板。作业的管理同样延伸到寒暑假期间,假期作业由教师自行设计,从版式到要求和日常在校期间完全一致,有效地固化了学校作业管理改革的成果。
这项改革在山东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山东省教科院专门召开现场研讨会,到会的同行、专家予以极高评价。《中国教育报》以《学生做啥作业老师先协商》进行报道,副标题是《济南外国语学校减负增效有“绝招”,语数外每科平均限时30分钟》。
人文天下:多元的方向与宽阔的平台
济南外国语学校以“培养具有中华根基、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后备人才”为育人目标。“中华根基”,指培养学生具备民族意识、爱国情操、传统美德、文化底蕴的基本素质;“国际视野”,是指教会学生顺应当前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开阔的、全球化的、现代化的理念;“跨文化交流能力”是指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理解、融汇、包容异文化,拥有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正常、有效的沟通能力。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教育特质在哪里?哪些内容属于它的别具一格?这首先要归结到他们基于学生发展需求所创设的多元办学方向和宽阔办学平台。
【实施基于外语的特色教育】作为外国语学校,教育部要求其是当地中学外语教学的最高水平,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实验性、示范性和辐射性。济外除开设国家规定的普通中学全部课程外,还开设了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5个非通用语种。外语教学使用原版教材,运用英文授课,强化外教教学,重视活动开展,实行多课时、小班化、分类推进、多维检测,践行听说领先、读背跟进、带动写译、情景交融、实践延伸的教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学校围绕自身办学定位,加大改革力度,不断丰富特色内涵。
【开设双外语课程项目】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外语后备人才,学校自2009年秋季起专门为优秀小学毕业生设计和推出了双外语课程项目。双外语教学采用“日语+英语”“俄语+英语”“法语+英语”“德语+英语”“西班牙语+英语”模式,两门外语地位并重,同步发展。该项目作为学校外语特色新的体现和办学空间新的拓展,将使学生语言和综合素质大幅提高,具有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的优厚资本和更多选择。其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在多学一门外语的情况下,近90%的学生认为学习轻松或比较轻松,95%的学生保持了稳定优秀的学业水平。
为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双语生黄晓妍做出了放弃保送,选择出国的决定。黄晓妍告诉记者,刚上高中时也是想保送的。高二,她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德国交流体验周活动,就是这次在德国大学里的体验,让她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性,可以选择自己所中意的医学。而这种选择比保送继续学语言会更适合自己。
【开设A-LEVEL和AP国际课程】济外设有国际课程中心,开设A-LEVEL及AP课程,按照世界一流大学选拔学生的标准设计课程和整个教育过程;教学中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真实提高,不肢解孩子的成长与能力生成的过程,不肢解学生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学术课程与非学术类活动相结合,旨在挖掘学生潜能、锻炼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如团队合作、领导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提高综合素质;成立升学指导中心,重视学术生涯规划和指导,严格成绩管理,采用与世界知名大学无缝隙对接的成绩记录系统,真实有效的成绩积攒起学校良好的信誉,努力实现规划化、专业化和个性化。学生不仅在国际、国内各类考试、竞赛中连创佳绩,四届毕业生录取情况成果骄人。2013-2016四届毕业生338名共收到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逾1360份,其中包括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获得奖学金累计逾600万美金。
【拓展国际留学招生项目】学校不仅为国际课程中心的学生提供留学世界一流大学的机会,也与日本、新加坡、德国、法国和西班牙多所大学建立友好关系,设立绿色通道项目,为就读普通高中课程的学生出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发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学校还设立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项目、德国公立大学招生项目、日本关西语言学院联合培养项目、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绿色通道招生项目、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校长推荐招生项目等,努力为学生创建通向国外名牌大学的绿色通道。2013年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中部与日本关西语言学院合作,面向完成高中前两年学业的学生,开设了高三起点日本留学预备课程。近期,又与德国亚琛应用科技大学预科学院签订了《高三零起点德语留学预科项目合作协议》。
2015届德语毕业生有5位学生放弃了国内保送,他们的去向转为:刘宇涵,曼海姆大学企业经济;王润溪,亚琛工业大学经济工程;黄晓研,海德堡大学(获得DAAD全额奖学金)医学专业;崔简,亚琛工业大学;王沛源,北威州大学联盟,预科项目。
他们所以放弃被人羡慕不已的保送资格,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追求个人的价值与理想最优化,重要还在于学校优异广阔的平台作可靠保障。
再让我们回到开始的命题,衡量一个学校是否优质,关键在于学校传达了何种价值,构建了什么文化,创造了那类取向,最终,落实为最宏大又最具体、最高远又最接地气的一个问题——培育什么样的“人”。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综合育人模式无疑做出了一个明确、切近而又丰富的回应。
让我们暂且停一停,看看那些步出校门的莘莘学子如何回视他们的“母校”。
项传龙,高中保送北京大学,保送北大光华学院读研,如今在剑桥大学博士在读,与康和柔波为伴:
在济南外国语学校度过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从教学上来说,老师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课上既注重讲授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会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我从学习成绩上得到了提高,更让我感受到了许多学习的乐趣。在学校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和思考方式,也使我在毕业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乌晓龙,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现斯坦福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在读。他的理想是做出国际性成果,再回来报效祖国:
当年求学的场景到现在仍然历历在目,和很多同学一样,深深为自己济外人的身份感到骄傲。回想在母校求学的六年间,济外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是优秀的师长和同学朋友,自由和充满人文关怀的求学环境,还有国际化的视野。从老师们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精心准备的一节节课中,我汲取了很多营养,也为以后大学和硕博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了喜欢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在济外认识的同学成了我最好的朋友。他们中的很多人到后来也远赴重洋求学,大家到现在也一直保持着联系。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济外宽松、自由、人文的求学氛围。在济南甚至山东其他学校把学生课堂课后时间填得满满的,一心只为了中高考的时候,济外的氛围让我有时间读“闲”书、思考,并且做很多不“想干”但自己又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帮助我逐渐找到了自己喜欢并且擅长做的事情。
刘成业,那个一脸阳光的男孩,经常给同学讲解疑难问题,高中通过了新加坡SM2考试考入新加坡国立大学,现在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系读博:
常年在海外,总会怀念起在母校的时光。学校对我人生的影响有三个重要方面,一是学业与能力的培养。除了学业外,学校格外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自办社团,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多种多样的能力。因此,外国语的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总能很快崭露头角。二是开拓了国际视野。三是对于性格的塑造。学校的教学风格活泼阳光,老师们兢兢业业,对学生真诚尽心。学生们看在心里,表现在行动上。这些美好的特质成为学生自己待人接物、对待工作的准则。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命的重要阶段,感谢母校在这段时间陪我成长。
当年那个特别有主见的小姑娘杨鑫,南方科技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读博,化学专业,她开玩笑说,“大学名字超级土,每天科研很紧张。”
粗略一算,甚是感慨,学校生活将要占据我人生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时间。小学无忧无虑,中学青春年少,高中激情满怀,大学各奔前程,读博之后越发感受到宇宙的博大、人类的渺小。每当接到来自济外微信公众号的新推送,高中生活中那些最熟悉的错题本、孔子像、保送考试等等,历历在目。高中对我来讲,或许是我成长过程中知识最全面、最扎实的时期。在人生的每一个站点,学校,都是一个平台,连接着现在和无限可能的未来。
杨鑫的高中同班同学张亚新是一名日语生,高中时,创办了KINGS杂志社社团。那时曹文轩教授到校做讲座,她落落大方地对曹先生做“高端”访谈。高中时公派去日本交流一年,后参加日本高考,考入东京大学:
济外,那是我心中最柔软的一处地方,承载着无数年少懵懂的青春记忆,思绪万千,下笔无言。德才兼备四个字,是我无比尊敬爱戴的济外每一位老师的写照,渊博的学识,飞扬的风采,孜孜不倦的教诲,高远的品格,亦师亦友的诚挚,是我成长路上彷徨时最坚定的力量。深远广泛,是我在济外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受益颇深的四个字。酷暑寒冬,每一日清晨大声朗读过的经典,每一日午后初醒时合唱过的旋律,每一日课外活动时缤纷多彩的社团活动。岁月斑驳中,书本与课堂上的知识也许所剩无几,而情操的陶冶与良好习惯的养成却是愈久弥坚,无比受用。
……
回到原点,苏旭勇校长提出的办学定位的三个参照系——上述内容似乎更多地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济外故事”,可是故事本身、故事背后所透射、辐射、延伸出的深厚辽远世界,如池塘春草,如雨后彩虹,如激越交响,如悠远长号——答案已经无需概括。
济南外国语学校的校训是“人文天下,行者无疆”。“人文天下”取自《易经》“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为以前述文化理念培养的学子怀揣一颗中国之心、赤子之心、现代文明之心,无论是自然意义上的行走,还是思想的求索、实践的探索,将永远没有空间和思想的疆界与终止,而“这里”——“母校”,是他们的起始,也是他们永远的皈依。
济外的天空星光璀璨,因为他们的学子志向超迈高远;济外的土壤丰厚膏腴,因为这里会萌生最为缤纷绚丽的梦想;济外的理念很超前,引导学子胸怀天下,又总是应和着时代的节拍;济外的视野多维而炽热,学子的精神世界充满思辨、血肉蒸腾,又永远根植于脚下的热土。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座智慧喷涌的校园就矗立在你面前。
(《山东教育》2017年3月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