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流程试论

发布日期 : 2015-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济南外国语学校   赵向英

 

当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各种或新鲜或新潮的教学改革似乎都难以撼动这座大山,借用钱梦龙老师的话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怎样让文言文教学走出困境,困扰着每一个热爱教学的语文教师。笔者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反复修改,充实,借鉴他人经验,最终形成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两份各自独立而又密切相关的文言文教学流程草案。

学生学习的流程在尊重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文质并重的思路,由查找资料、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内涵、梳理知识、背诵课文以及知识迁移七个环节组成,基本覆盖了文言文学习的形式与内容的各个方面,兼顾了字词句篇的知识学习和文章内涵的分析欣赏,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能在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和教师的引导之后,由学会转而为会学。这种质的变化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的教学流程由预习检测、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再读课文把握情感(观点)、文言现象的学习与整理、自由朗读当堂成诵、课堂检测、布置作业七个环节组成,在实施过程中起到了规范教学行为的作用,改善了旧有的重视知识落实而忽视内容赏析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流程中发挥起着主导作用。

在预习和预习检测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穿越时空,了解作者当时的时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拉近与“古”文的距离。学生了解了韩愈那个时代从师风尚的丧失,也就理解了《师说》中深沉的悲叹与犀利的批评,那是韩愈痛心疾首与力挽狂澜的呐喊;学生了解了苏轼被贬黄州的人生痛楚,从而深深地领悟“赤壁三篇”中所蕴含的伟大人格力量,那是宠辱不惊的从容,更是面对苦难的睿智。

在朗读课文环节,帮助学生融入课文。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就是以诵读领会为主,这是恰当有效的方法,我们应当继承,并遵循认知规律指导诵读,让学生能够读出其情其义。首先是要求读的准确,强调语音语调句读,然后引导学生感受涌动在文字背后的情感波澜,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在节奏,在反复的诵读中领悟心口合一、如历其境的艺术境界,与作者心意相通。如读《项脊轩志》,读出归有光淡淡的叙述中对家庭亲人爱人深深的挚爱,一句“今已亭亭如盖矣”便令学生唏嘘不已,深感其物是人非之悲。

在把握思想情感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阅读经验,用现代的眼光关照古文,从而领会文章精神内涵现实意义,产生与作品的情感共鸣。譬如学习《氓》,学生看得到一个曾经纯真的女子在婚姻中全心为家庭付出却惨遭抛弃的悲剧,为她寻找人生的出路,期望相信爱情的人得到幸福。

流程的这三个环节要求教师着力于引导学生对“文”的领悟,引导学生理解其文,意会其情,欣赏其志,学生感觉走入了课文,走近了作者,不觉其古不以其旧,感受到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依然鲜活的思想光芒,他们还怎么会厌烦文言文的学习,喊累叫苦呢?

在这样的“文”的前提之下,再带领学生掌握其“言”的精髓与美丽。

在疏通文意环节,教给学生直译与意译的方法技巧,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质疑、答疑,教师点拨指导,以个人解读和小组交流结合多种方式共同疏通,提高了学生翻译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在文言知识的梳理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必要时教师予以指导和解释,积累文言知识,学会整理归纳知识要点。鼓励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把文言现象找出来,逐个作出分析。经过几个轮回,学生基本能独立作出分析和判断,培养了学生根据语境推断字意的能力,能够以旧知识推知新知识,联系语法规律,结合上下文,进行合情合理的判断,提高了自学能力。

在作业布置中重视知识的迁移,以练习的形式巩固所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灵活地迁移运用,并辅以课外的文言文阅读训练。能够阅读理解浅易的课外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学生能够把在课内文言文学习时掌握的知识用来解决课外文言文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分析的能力和水平。

遵循这一流程,教师主要发挥了组织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讨,激励学生思考,点拨学生深入的作用,注重了文章的整体把握。与此同时,学生独特的个性的阅读感受得到了珍视,自读文言文的信心得到了增强,探究意识和阅读兴趣也得到了增强,学生逐渐有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探究能力得以提高。

这一教学流程以其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清晰的教学思路,简便易行的教学模式,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时践行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落实了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为达成新课改目标,提供了一条富有新意的教学途径。

 

(《山东教育》201510月第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