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味”是历史课的根
发布日期 : 2015-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李海军
文化史教学把握不当容易变为文学、艺术鉴赏课。历史课区别于文学欣赏课、艺术欣赏课的地方就在于两点:一是历史即过程。历史课将文学艺术史视为一个过程,所以要分析文学艺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概括其流变的过程,探究其对社会变迁的影响。二是重历史内涵。要透过文学艺术的种种现象,分析其时代性和民族性。文化史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学生知道多少文化常识,而在于文化流变传承中,体现的是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维方式,反映的是社会变迁、时代精神和民族性格。所以,文化史教学必须留住历史课堂的“根”,上出“历史味”。下面,以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Ⅲ“汉字与书法”一课为例,略谈历史课如何上出“历史味”。
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复,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它经历了七千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还作为基本要素,构成了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那么,在讲解书法的发展历程时,怎样才能避免因艺术化而弱化历史味呢?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书法艺术出现的条件。书法以笔墨的黑白空间和线条的刚柔枯润来抒情达意,显现了东方审美情趣。所以,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造准备了很好的材料,这是书法艺术出现的第一个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这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第二个条件。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所以,晋人书法起笔之藏露、运笔之迟速、转折之方圆、收笔之锐钝,都能曲尽其妙。这样分析,学生就知道了表情达意的单体字发展为艺术的背景或者说原因。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出由汉字到书法的演变过程。最初,汉字只是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为独特的东方书法、篆刻艺术。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商代出现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东晋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飘逸潇洒,达到了当时士人追求的美的极致;隋唐一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既有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渐成熟。符号—甲骨文—小篆—隶书—行书—草—楷书,这是书法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是重点内容。对于王羲之、张旭、颜真卿、文征明、祝枝山等书法家的作品稍微点拨一下即可,大可不必把书法课上的内容过度渲染,以免喧宾夺主。如此,则能避免因过分强调书法的艺术性而忽视历史性,增强历史味。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汉字演变为书法的影响。从汉字的功能演变来看,由实用性到艺术鉴赏性是其发展的基本趋势,但以实用性功能为主。从书法的影响来看,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书法艺术显现出人们对美的追求,寄托着士人的情思。汉字到书法的演变轨迹展现的是一幅随着社会(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个性化创造的画卷。汉字的书法正是通过自由变化的线条和疏密得宜的布局,同时将绘画艺术的情境美和书写的内容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表现士人追求自我理想和个性的独特艺术。字+书+画=陶冶情操。历史课要坚决杜绝因书画欣赏而淡化历史要素的不良倾向。
文化史教学有别于文化鉴赏,要突出“历史味”,就要关注历史的诸要素。要讲背景,因为时代背景决定了文学和艺术的特色;要讲过程,因为文学、艺术的变迁本身就是历史;要讲影响,因为文学、艺术成就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要讲时代性,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每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都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要讲民族性,因为文学艺术反映不同民族的性格、心理。这样上课,就能做到立足教材基础,关注历史要素,以先进理念引领,彰显教育功能,凸显历史特色,观点新颖简明扼要。这样的历史课就能力避艺术鉴赏性,有十足的“历史味”。
(《山东教育》2015年4月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