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就有信仰的教师团队

发布日期 : 2015-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造就有信仰的教师团队

——高密市教师发展七大行动特写

本刊记者   陈为友

通讯员  孙世杰  赵德宝  许仁昕

 

2014年,高密市评选优质课爆出了冷门:往年都是青年教师主打,这次却不同。老年教师也踊跃参加,第一实验小学50周岁的韩志荣一路闯关,以其生活化特色的趣味数学教学,赢得了全市优质课一等奖第一名的桂冠。

说起来,韩志荣似乎很“另类”。50岁的人了,在第一实验小学师生眼里却是个“老顽童”,整天和孩子逗乐呵。作为数学教师,他却喜欢写散文诗歌,在教育网络社区颇有才子名气。他别的爱好不多,一心痴迷读书,在学校里带起了一个教师读书群,经常聚堆谈书、品书、评书,固守儒生风度。对这次参评优质课,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给自己一个挑战,年龄大点但咱教学不能落后,通过全市评课比比看看,验证自己也是督促自己,多向优秀青年教师学习。”

老教师不松劲带好头,中青年教师奋发争先。在高密,整个教师队伍洋溢着一种特别的精气神,呈现出激情潮涌的新景象。到底是什么改变了教师?

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杨宗荣告诉记者:“我们倡树‘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理念,推行文化管理新机制,实施了书香漫步、文明礼仪、最美视角、草根教研、技能夺标、创星争优、游艺健身等教师发展七大行动,打造特色教师文化,激活了教师队伍,带动了教育事业升级发展。”

 

读书修养改变心态

 

2015420日,春暖花开的胶河之畔,一群骑着单车的游客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一片金黄色的油菜田边,他们停下来,面河席地而坐,静静地开始了读书。他们是姚哥庄小学“胶河诗韵”读书社的老师。校长周军清和老师们在这里读书对话,沉醉在美丽的意境中,直到傍晚的霞光映红了水面。

“从教室里走出来,一路春光无限,心情特别舒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面对明镜般的河水,捧起一本喜爱的书,细细地品读,让人心旷神怡。这样的富有诗意的踏青读书活动,让大家回味无穷。”说起那次读书,王瑞霞老师仍是一脸的兴奋。

读书归来的第二天,姚哥庄小学举行了读书故事会,老师们兴致飞扬地相互讲述读书感悟,分享荐书理由和书中的精彩篇章,每个人都有满满的收获。随后,学校把老师们的读书故事演讲连同拍摄的春光图片制成视频全校共享,教师沸腾般振奋了。

之后,学校陆续开展“好书有约”、读书沙龙、读书讲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节系列活动,“胶河诗韵”读书社队伍迅速壮大,达到了50多人,读书氛围日渐浓厚起来。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读书多了,课堂便丰富起来,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走进了阅读的大千世界,与书相伴共同成长。

其实,姚哥庄小学并非个例,爱好读书现在已经成为高密教师的群体自觉,蔚成新风。这种变化,源于高密市教育局实施的教师读书工程。

“教师是读书人,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学养,更新知识,提升境界。但现实问题是,随着社会生活多元化,传统的阅读正在衰微,就教师群体来说,由于压力增大、教学事务繁杂等原因,能坚持深度阅读、博览群书的人越来越少,这是个很大的缺失。事实上,没有国学经典的文化涵养,没有中外名著的精神启悟,没有科学艺术的贯通广博,没有人文哲学的明辨追问,仅靠单一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很难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师。生活中没有阅读,必然会空虚浮躁,滋生蔓延职业倦怠。所以,我们一直倡导教师积极读书。”杨宗荣表示。

早在2008年,高密市教育局就把读书计划纳入教师培训项目,先后向校长、教师推荐赠阅各种图书50多本,在新华书店开设“教师读书专柜”,精选书目提供选读菜单,以优惠价格专供教师读书。配合读书,教育局在官网开设了“康城书院网络社区”,为教师创造展示平台,鼓励教师发表读书感悟,开展跟帖评帖交流读书体会。局长杨宗荣亲自在社区注册账号,带头发表了数百篇文章,坚持每天浏览社区,与教师对话互动,点评文章,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强烈共鸣。全市教师影从呼应,在网络社区发表文章10万多篇,跟帖60多万个,读书写作造就了一大批明星教师,教育社区因此被美称为“教师的星光大道”。

银鹰文昌中学的李长春就是社区的“明星”之一。他告诉记者,原先自己并不怎么喜欢读书,进入社区后看到那么多老师热烈地讨论读书,阅读网友的精彩文章,心里很是羡慕,涌起了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后来他写了一篇读书感悟,忐忑不安地发到社区,担心写得不好,怕老师们笑话。结果当天文章被版主加了精华帖,挂到了首页,网上一片好评声音。更令他感动的是,杨局长也发帖热情赞扬他的文采,鼓励他多读多写。

“根本没想到,杨局长会关注像我这样刚毕业的无名小卒。局长的赏识如同阳光,亢奋的成就感一直在激励着我,从此,读书写作成为最大的乐趣。”李长春激动地说,几年下来,他读了200多本书,发表文章1700多篇。现在,李长春已经是全市骨干班主任了,教学也相当出色。

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读写感悟,让老师们找到了心灵栖居的智慧之树,在思想的自由飞翔中走向成长。

2015年,高密市教育局又启动了“书香漫步”行动。局机关带头成立中心读书组,建立读书学习机制和以考促学机制,推动干部教师读书。同时,改变局机关集中学习方式,倡导能者为师,从基层学校聘请学者型教师和特长教师进局机关讲课,各学校也纷纷效仿局机关做法,设立教师百家论坛,展示教师读书成果,丰富学习内容形式,营造读书学习文化。各学校教师读书协会、读书社、读书组普遍建立起来,干部带头读书,教师全员参与读书,各项读书活动如火如荼,城乡学校书香弥漫。

朝阳街道教管办把干部教师读书作为“树学工程”,分期向全街道所有教师赠书,各学校开展文化活动、评先树优,奖的都是精美图书。32名街道名师享有读书特权,可以自主到书店选书,读完后写出推荐理由,集中存放到“教师书屋”,供所有教师借阅,购书费用报销。教管办每月组织一次干部教师读书大讲堂,由各学校竞标坐庄承办,以书会师,以文会友,讲学论道,分享智慧,干部教师读书学习之风大兴。

在柏城镇采访,教管办主任蔡琳说得更真切:“我们每月出一期《校长推荐阅读》,校长带头写文章引领教师读书。4月份开始,开展了‘师生读书月’活动,通过好书漂流、经典诵读、青年教师诗歌朗诵、读书演讲、评选读书人物等活动,活跃了读书气氛。现在我到学校去,听到老师们谈得最多的话题就是:你最近读了什么书?每个人讲起读书来,都神采飞扬、滔滔不止,老师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改变。校长们也跟我讲,通过读书活动,管理沟通更顺畅了,老师们教学积极性更高了。”

在偏远的农村学校,读书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夏庄镇东流小学让教师自主申报书目,每月按照菜单把图书配送到办公桌。原先下午放了学,老师们急着回家,现在都不约而同地留下来静心读书,老师们称之为“自由读书课”。大牟家小学建立了“读书氧吧”,给老师们创造一方读书的空间,静下来打理心绪,轻松享受阅读,每天座无虚席。这样的读书景象,是原先不曾有过的。

“读书丰盈思想,凝聚心神,启发学究,促进了教师思考和写作,内化成教师自我发展的正能量。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以前,为了评职称,很多教师东拼西凑写论文,真正属于自己思考的问题很少,这些所谓的论文没有多少价值。现在,老师们反映,不再为写论文发愁了,大家提笔就能写,每年在各级报刊上发表的论文就有几千篇,还有59名教师出版了专著,这就是了不起的变化。”杨宗荣自豪地说。

高密市提出,教师修养要“知书达理,内外兼修”。在读书丰富学养、提升境界的同时,注重礼仪修养、树立师表形象,实施了文明礼仪行动和最美视角行动,引领教师“秀外慧中”,培育阳光心态和优雅气质,做最美教师。

所以,在每年的教师培训中,高密市增加了一个特别项目:礼仪培训。教育局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礼仪专家定期主持培训,分专题对教师仪表礼仪、语言礼仪、举止礼仪、交往礼仪、课堂礼仪、家访礼仪、活动礼仪等进行辅导,持续开展礼仪文化大家谈、教师礼仪形象演讲、教师礼仪展演、礼仪伴我行活动,并向全体教师赠送《教师礼仪》《教师礼仪素养》《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等书籍,列入教师必读书目,而且要通过达标考试。在师德评价中,增加学生、家长对教师的礼仪评价指标,礼仪不合格,不能评为各种先进,师德考核不得进入“优秀”等级。

这样一来,讲究礼仪、自我修炼就成了老师们的“必修课”。

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郭若龙向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按照惯例,学校领导班子每年都要到每个老师家中走访慰问。有一位女教师的妈妈,见了郭校长就问道:“校长,你们学校还有教师礼貌课?俺闺女天天在家里照着镜子摆姿势,连站起来坐下都端详,邻亲百家都说,您家姑娘礼道真好,当教师的就是不一样。”郭校长跟学校家委会提起这事,结果,几位家长委员都有同感:二实小的教师礼仪素质特别好,说话亲切暖人,举止文雅得体,教育得孩子们也很有礼貌,这种师生共有的品格特征最能反映出学校的文化。

“教师每天都要和孩子见面,言行之间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孩子。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一个亲切的动作,帮助家长把孩子从车上接下来、领进学校,会让孩子和家长感动好几天。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孩子和家长都很在意,这就是教师礼仪。以前,孩子见了老师高兴地喊:老师早!有的老师只是点点头,孩子一脸的失落。现在,老师们都能热情还礼:小朋友早!哎呀,今天你好神气啊,一看就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孩子们得到了老师的赞赏,特别高兴。师生互敬互爱,校园就充满了亲情。”郭若龙感慨地说。

20145月,高密市在师德活动月期间,发动学生、家长和社会广泛参与,评选“最美教师”,评出了一批师德模范、文明礼仪标兵。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建了师德报告团,巡回在各学校开展“平凡的事业,幸福的人生”演讲,并在当地电视台开设了“康成书院”栏目,分期播出了一批最美教师爱岗奉献、立德树人、诲人不倦的生动事迹,树立了教师标杆形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反响。

评树“最美教师”,不仅是推进文明礼仪修养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寻找“最美视角”行动的亮点展示。

“什么是教师的最美视角?夜晚灯下批改作业是最美视角,呈现精彩的课堂是最美视角,漂亮的粉笔字是最美视角,静静地读书思考是最美视角,给孩子轻轻抹去眼泪是最美视角,对孩子灿烂的笑脸是最美视角,和孩子快乐游戏是最美视角,早晨站在门口迎候孩子是最美视角。寻找这些最美身影,用最美视角唤醒教师激情,弘扬主流价值观,塑造最美教师团队,是我们开展最美视角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刘爱红说。

按照这样的思路,全市中小学纷纷开展了感动我的学生故事、感动我的老师故事、感动我的家长故事、感动我的校园故事系列摄影征文评选和演讲活动,用细腻的笔触,真实的故事,深情的言说,精彩的镜头,肯定自我,欣赏他人,发现感动、传播感动,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共振效应。

“总觉得,善待孩子、专心教学、和睦共事、干好工作都是自己的本分,是当老师的责任,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可是没想到,在学校开展的夸夸我的好同事活动中,老师们竟然讲述了那么多表扬我的故事和细节,成就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一齐涌上心头,那种感觉太好啦!同事真诚的赞美和赏识,也是一种鞭策,激励自己更加努力,树立更好的公众形象。其实,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光彩,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大家相互美人之美,美己之美,见贤思齐,就凝聚成一种激昂的精神和力量,这个团队就会越来越强大。”姚哥庄小学的杜连杰老师激动地说。

榜样最能鼓舞人。记者发现,几乎每一处校园,都在最显眼的位置,充满艺术创意地展布着月度人物、感动人物、最美教师、学生最爱戴的教师、最美校园等形象标牌。优秀教师的精彩图片配上散文诗般的文字解说,闪耀着师德的光辉,像英雄一样守望着校园,引人注目,令人起敬。

“每月评出的感动校园人物,学校都要为他们专门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代表给老师授牌、披绶带,那种光荣至高无上。”高密市城南中学教师王秩国对记者说,感动校园人物就像一面旗帜,无声地感召着每一位教师奋发作为,用心努力,追求卓越。

 

研究成长唤醒激情

 

“在我们开展的七大行动中,有三项指向教师专业成长,分别是草根教研行动、技能夺标行动、创星争优行动。这些研究行动,既注重团队拉练,也激励个性发展;既关注问题研究,更致力于成果转化和智慧共享,正在引发一场新的教学变革。”杨宗荣告诉记者。

今年3月,高密市中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实践等34个学科教学研究会相继成立。学科教学研究会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按不同学段分学科实行专业领导,由学科名师领衔,组建学科研究群,通过构建大教研体系,同步推进教师个体研究、校本研究和跨域研究,将个体智慧变成群体智慧,把局部经验转化为整体经验,在集成式研究、尊重原创和行动反思中促进教师成长。

朝阳街道一马当先,发起了首届连环“课改节”。

3月中旬,朝阳“活力课堂”教学大比武拉开序幕。与以往不同是,这次比武,要求教师全员参与,人人出课,机会均等;所有课堂反对包装作秀,注重素色呈现和活力内涵,面向全街道开放,教师跨校听课评课。每个教师既当观众,又当主角;既是参赛者,也是评判员,全镇开展了“流动赶课大集”。一个月下来,老师们把所有学校同学科教学检阅了一遍,课改理念、路线逐渐明晰。

接下来,教管办转段深入,启动了“名师讲堂”。32名街道名师开坛论道、见仁见智,结合课堂录像,点评课堂特色,直击教学问题,研讨改进课堂,引领教师反思教学,集中推出了一台“评课峰会”。

不但如此,朝阳街道还大构架布阵,联合省内外学校结成了民间“课改联盟”,分批组织教师赴北京、河北、江苏、河南、山西、湖北等外省和省内济南、淄博、烟台等地名校,走出去一边学习名师教学,一边讲学,跨界开展同课异构,打开了老师们的视野境界。

跳出地域观望课改,亲身体验不同地区课堂,每个教师都有了深刻感触。随即,朝阳街道举行了“我讲我的课改故事”演讲。老师们即席讲演,分享耳闻目睹、亲身经历、感触深切的课改情景、故事,对话课堂研究,查摆问题差距,探讨课改思路,把课改理念推向行动实践。

“课改节活动不只是在学科教学层面进行,我们还逐步向育人课程、管理课程延伸,接续开展了艺术月展演、班主任沙龙、校长论坛。通过这些活动,搭建多元展示舞台,推进研究行动,激发了全员参与研究、教师自主研究、团队合作研究的新活力。”朝阳街道教管办主任赵祉文说。

高密市教科院院长赵明昌告诉记者,前些年,教学研究话语权、指挥权、组织权都由教研部门说了算,谁来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都得经过教研部门审批。这种自上而下“大一统”的指令性管理机制,严重限制了学校和教师的研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教师发展和教学改革。近几年,随着市教育局不断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和教师专业自主权,全新的教研机制逐步建立起来。

市教科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聘任35名学科带头人担任兼职教研员,开设教师周六研究课,分区领衔联片教研,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研培训。调整教研策略,降低教科研重心,变自上而下指挥教研为自下而上协同教研。同时,建立教育教学问题征集机制,围绕问题确立课题,推行课题认领制度,把教育教学研究权归还学校和教师。

教师研究积极性开始释放出来。一大批学校通过课程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评价研究等,创建出新的办学特色,像恒涛双语实验学校的参与美育、康成小学的养成教育、城南中学的自信教育、文昌中学的愉悦教育、立新中学的游学课程、康成中学的星级评价等,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研究的根底在学校,动力在教师。我们进一步打破原有的教研条规、程序,放开放活教研方式,鼓励教师自主发现问题,采取不同方法创新教学,而且不再要求规范格式,不需要提供烦琐的文字材料,只要可行有效即予推广,探索建立了灵活高效的草根教研机制。”赵明昌说。

配合草根性教研,高密市成立了26个名师工作室、157个虚拟教研室,这些扁平化的教研组织,逐渐成为教师自主教研的动力引擎,连同学科教学研究会、镇教研中心、学校教研组,组建起覆盖各学科、各学段衔接的教科研联合体。名师引领、同伴互助、制度激励相结合,教学研究风生水起。

单咏是恒涛双语实验学校的一名美术教师,孩子们都超喜欢她的课。因为,她的七彩课堂充满艺术创意和新奇体验,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在她的课堂上生灵活现。

纸杯、塑料泡沫、盘子这类的物什,在单咏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发挥想象,做成了千百图案的立体软雕塑。在这里,葫芦瓢变成了戏剧脸谱,玻璃瓶变成了彩绘艺术品,废纸打成浆变成了纸浆画,彩纸丝和鹅卵石编织成了漂亮的鸟巢和蛋,纸张可以手撕成风景动物图画、设计剪裁出时装,用木板刻成各种木版画滚油墨印出了藏书票,用吸管和颜料吹出了花草鸟树。很难让人相信,这些作品出自孩子们之手。

更难能可贵的是,单咏老师非常用心地把每个孩子的作品收藏起来,定期给孩子举办小艺术家创作展,引得孩子们对艺术创作着了迷。小学毕业的时候,单咏老师教的每个孩子都会惊喜地收到一本老师为自己单独制作的艺术集,收录了自己小学六年设计制作的艺术作品。学校不但在耗材设计制作的资金上大力支持单咏,而且还把这项充满诗意的活动升格为全校的特色毕业课程。

“教育是充满创造性的事业,需要教师用心去研究。以前,有一种认识误区,有些人认为研究就是做大课题,好高骛远,费了不少时间精力,课题一旦结题,就束之高阁、偃旗息鼓,没有取得真正的研究效果。其实,老师们更欢迎灵活实用的小问题研究。2010年,我向老师们推荐一本书,书名叫《教师如何做研究》,引导大家积极开展草根教研。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草根教研已经成为老师们的习惯,每个教师都成了研究者。”杨宗荣告诉记者。

与草根教研同步,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教师技能夺标和创星争优行动。教研训同频共振,分层递进培养梯队,推动教师滚雪球式成长。市、镇、学校层层搭台,奏响了教师大提升、大发展的主题歌。

“网络技术给教学带来了一场新的革命。但同时我们发现,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普及,‘三字一话’等传统教学基本功逐渐被边缘化,青年教师粉笔字、钢笔字水平差强人意,毛笔字基本不会写;中老年教师普通话不标准,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很难掌握。这些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制约了教师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大练教学基本功活动,采取菜单化培训、拉网式达标、主题活动推进的办法,整体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姚灵光表示。

密水街道教管办依托“三通两平台”,对研训网扩容升级,按照新的基本功体系达标标准,开设名师讲堂、书法讲座、普通话培训、在线研修、视频演播等空间,为教师自主达标提供资讯服务和资源支持。同时,开发构建起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网,实现了名师课堂联通无界限,各学科名师在任何一个教室上课,所有中小学课堂都可同步共享,通过交互式多媒体系统,讲课教师可以跨班跨校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答疑、指导学生课堂学习。用真实的多媒体课堂情境,为教师学习使用信息化技术教学提供了便捷实用的样本和参照。

在这个基础上,密水教管办指导各学校开设教师基本功达标研究课,联动推进个人修炼、校本研修、区域培训三级项目,分专题、分层次开展了师能培训。对新聘任上岗的青年教师实行岗前预训,对转学科教师实行岗位转训,对从教三到五年的教师实行提高导训,对列入名师培养梯队的教师实行升级研训,创造了“两大基干网络、三级研训项目、四类培训模式”的密水“版本”。

柏城镇以学区为单元,创新活动载体,训、赛、展、评连环推进基本功达标。紧锣密鼓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教学设计大赛、说课比赛、探究性实验教学观摩、临帖学书、板书展评、名家进校园等系列活动,综合提升“三字一话”能力。

在大牟家中学、注沟小学、第三实验小学等学校采访,记者发现,楼道走廊、墙壁、办公室门外,一排排错落有致地摆着写满粉笔字的小黑板。老师们介绍说,这是学校发给每位老师专门写粉笔字用的,课余时间老师们就练习写字,学校每周集中举行板书展览,评比打分,作为写字达标的重要评价依据。此外,学校还发给老师们字帖、毛笔、练字纸,开设书法培训班,练习书法成了老师们的一大乐趣。

周戈庄小学的王晶去年刚参加工作,无论是粉笔字还是硬笔字,都写不好,连她自己都感觉,“像小学生写的似的,别别扭扭,很难看。”今年学校举行基本功达标训练,给她带来了学习机会。恰好,同办公室的许晓燕、对桌办公的张清梅是书法指导教师,王晶坚持每天刻苦练习写字,随时请两位老师指导批改。半年下来,写字水平大有提高,在学校书法展评中获得了二等奖。

达标培训改变了教师,也成就了教师,涌现出一大批教学风格独特、技能过硬、艺术精湛的教学名师。城南中学的地理教师唐淑芳练就了一手“绝活”———徒手速画地图。无论是世界各国地图,还是中国各省地图,她都熟记于心,信手画来,又漂亮又准确。地理课上,她先教画地图,结合地图把地形地貌、地质矿产、城市交通、气候环境等教学知识点对号入座,引导学生通过默记地图建构知识,形成思维导图,课堂独具特色。她教的学生也人人都能画地图。这种教学法被地理学科教学研究会命名为“唐淑芳脑图教学法”。

像这样的典型事例,在全市各学校还有很多,教师人人技能夺标、争星创优成为主旋律。为适应教师发展需要,各镇街、各学校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为教师量身打造成长计划,在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名师带徒、教科研经费、学术交流、著书立说等方面倾力支持,助推教师成长为各级名师。

密水街道创设了名师成长工作园。以学科教学研究会为组织,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等级认定制度,分为合格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学者型教师六个等级,启动青年教师“启明星计划”和中老年教师导师团“薪火计划”,传帮带教师岗位成长。同时,设立金苹果奖、春华秋实奖,鼓励教师自主申报原创成果,申请“我的教育专利”。268名教师脱颖而出,被认定为各级教学能手、市级骨干教师,已有150多名教师获得市政府教学成果奖、创新燎原奖、教育专利奖。

高密一中建立教师成长记功章程,累积教师发展成果,分等级记功,将个人业绩与团队发展、学校办学水平进行整体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聘任各级名师、首席教师和评优晋职依据,凝聚了团队发展合力。银鹰文昌中学、育才中学等学校实施了教学品牌工程,骨干以上教师必须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课堂,进而培树品牌学科、品牌教师。李秀芝老师创造的思想品德“一知双行”特色教学法获得潍坊市创新燎原奖,聂美香老师英语教学研究建树突出,被潍坊市教育局聘为首批专家型教师。

教师发展动力竞相迸发,高密市教育局顺势启动了“十百千万”工程。依托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虚拟教研室、学科教学研究会,重点培养30名名校长、150名名师、2000名骨干教师,带动全市10000名教师整体提升,为教师铺设了新的成长大道。

 

游艺健身激发活力

 

禚成先原先在一所村小教语文,一直默默无闻,直到去年退休。注沟小学校长张建礼却知道,禚老师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成为村里的文艺骨干,精通各种乐器。张校长爱贤心切,亲自登门拜访,把禚老师返聘到学校担任艺术教师。

有了艺术教师,学校增设了器乐课。现在,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会吹竖笛,各种艺术社团开展起来,校园飘扬起音乐之声。今年,学校又成立了教师“映月”器乐协会,配备了二胡、板胡、古筝等乐器,组建了鼓号队、管弦乐队、民乐队、电子声乐队。30多名教师也在禚成先指导下,意兴盎然地选学自己喜欢的乐器。

不但如此,学校还积极发掘传统民间艺术,组建了剪纸社团。女教师杨术鹏自小学习剪纸,剪出的作品构思灵巧、栩栩如生,曾经带领学生剪纸兴趣小组,参加过教育部组织的中华颂全国中小学生夏令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学校发挥杨术鹏的艺术特长,聘她为剪纸社团负责人。现在,所有女教师都成了剪纸高手,每星期三、五下午放学后,三五成群地相约到美术工作室,切磋剪艺、品赏创作,别有情趣。老师们的家里、办公室里,都挂满了自己亲手剪出的“五谷丰登”“麒麟送子”“蟾宫折桂”“老子出关”“蝈蝈出笼”等作品,装扮得家里古朴经典、喜气洋洋。不但如此,学校的文化标识全都采用师生剪纸,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韵味。

注沟小学的变化,是高密市开展教师游艺健身行动的一个缩影。现在,在高密的校园,声乐、舞蹈、书法、武术、篮球、乒乓球等各类教师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全市教师平均参与率达到了91%

“以前,学校里活动很少,自己年龄大些,也不愿意活动,累了就站起来走走。打从今年春天,教育局要求阳光健体、艺术修身以来,学校成立了10多个教师文体社团。慢慢地,在大家带领下,开始学着跳广场舞,活动起来感觉真是好,身体轻快了,精神舒畅了,好像自己年轻了十几岁,上课也有劲头。”夏庄中学50多岁的王教师感慨 地说。

“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的管理一直强调制度约束、考核奖惩,忽视了教师健康和精神需求,形成了急功近利的不良导向。教师自由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压力越来越大,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很多教师不会健身,没有兴趣特长,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幸福指数降低。教师没有幸福感,怎么可能有学生的幸福成长?改变这种状态,必须从改革管理制度开始。”杨宗荣分析说。

所以,杨宗荣从2008年担任局长开始,就对教师管理机制进行了改革,推行文化管理新政。他提出管理三原则:对干部严、对教师和、对学生爱,实施柔性的、感动的、自我的管理,变管制约束教师为尊重激励教师,通过改善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创造关怀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发教师使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适应教师职业特点和心理需求,富有成效地开展了网络文化、书香文化、礼仪文化、制度文化、教研文化、支教文化建设,让教师找到十种感觉:专家的感觉、自尊的感觉、高雅的感觉、人才的感觉、乐观的感觉、合作的感觉、阳光的感觉、幸福的感觉、成就的感觉、信任的感觉。通过弘扬主流价值观,唤醒教师职业理想和价值追求,激发了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今年,高密市教育局把提升学校文化内涵作为工作重点,明确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教师文化,引领教师“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关注教师健康和生活质量作为推动教师发展、提升职业幸福的基础工程,启动了游艺健身行动。

为此,高密市建立了教师文体活动推进机制,在全市层面成立美术、音乐、体育、文学四大类17个教师文体协会。指导各学校设立教师俱乐部,增配音乐器材和健身设备,聘任特长教师和艺术体育教师、民间艺人、社会专业人才担任指导,规定大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是教师公共活动时间。把教师开展活动情况纳入学校常规管理和教育督导评估,用刚性机制保障各类活动有序开展。

各学校迅速行动起来,广大教师踊跃参与,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示才艺、快乐健身,校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高密四中文慧学校的孙丽是舞蹈专业教师,她非常想学习瑜伽。校长特批准假,支持她外出学习,还给她报销了近6000元费用。孙丽很受感动,凭着自己舞蹈专业过硬功底,仅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别人需要3个月才能学完的课程,顺利拿到了瑜伽高级教练证书。回来后,孙丽主动请缨,开设了瑜伽课,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老师反映,练习瑜伽后,颈椎病、肩周炎等老毛病明显减轻。

姚哥庄小学的体育教师王瑞霞20多年来扎根农村学校,创造性地把民间游戏引进校园,和老师们一起开发出老鹰捉小鸡、打陀螺、跳房、踢毽、秧歌、拉大锯、跳皮筋、呼啦圈等近20门游戏课程,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快乐体育因此成为学校的亮点和名片。第30个教师节前夕,王瑞霞被评为全国十佳活力园丁、全国模范教师。

地处偏远的大牟家中学成立了8个教师俱乐部,尽管没有先进的艺术体育设施,但老师们选择适合农村特点的传统项目,推广扇子舞、踢毽子、跳皮筋、书本托球跑、下象棋、转呼啦圈、练武术、吹笛子、健身操等,教师一样快乐活动起来。

“学校争取市体育局支持,免费配送了9辆比赛专用的高档骑车,老师们组成骑车部落,周末、节假日组织骑车赏游,增添了生活情趣,还锻炼了身体。对老教师,我们还设立了茶道馆,配置棋具,休闲时间品茶下棋,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尊重。校园气氛活跃了,老师们心情愉快了,最终受益的是学生。”校长张清志跟记者讲。

朝阳小学的操场建得非常好,体育设施齐全,塑胶操场面积大,还有灯光、音响,给老师们创造了优越的活动条件。女教师组建了两支舞蹈队,每个周六下午,老师们统一着装集体舞蹈,引得附近社区的群众数百人围观。晚上,学校开放操场,很多老师在这里练太极拳、吹笛子、跳舞。在老师们的带动下,附近居民也成群结队参加健身跳舞,逐渐发展成了舞蹈队、茂腔队、秧歌队、器乐队,促进了社区文艺繁荣发展。

“全市各学校呈现出特色纷呈的新局面。育才中学的竹竿舞,姚哥庄中学的乒乓球,北关小学的腰鼓,东关小学的器乐,周戈庄小学的板羽球,河崖小学的茂腔等,都成为学校文化亮点,培养出一大批特长教师和艺术骨干,推动了学校艺体教育,提升了办学品位。”高密市教育局副局长姚灵光说。

高密市还盘活教师资源,整合全市730多名艺术教师组建教育艺术团。以团队形式流动性开展文艺下乡、教学指导、教师培训、文艺展演,重点扶持农村学校,破解艺术师资不足问题,城乡学校联动、资源优势互补,合力奏响了教师快乐舞动“大合唱”。

“作为一名教育老兵,我见证了高密教育的发展变化。在我看来,今天教师的状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好,充满激情、朝气,教师心齐风正劲足,积极性非常高。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七大行动深入人心,切准了教师成长心脉,改变了教师职业生态,深层次激发了教师活力。”第一实验小学王立花老师感触很深。

“办学以教师为本,只有发展教师,才有教育的发展。设计实施七大行动,就是要以教师为原点,打造一个绿色成长生态,让教师发展的活力充分涌流。七大行动只是一个基本框架,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深入探索,不断丰富内涵创新体系,努力打造一支充满信仰的教师团队,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杨宗荣的话语充满信心。

 

(《山东教育》201512月第5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