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情”打造灵动思品课堂
发布日期 : 2014-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坛丘中学 居海燕
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只有将情感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促进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缺乏情感的思品课堂,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成为灵动的课堂。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它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和学生真正地沟通心灵,唤醒他们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灵活应用情感教育,让思品课堂灵动起来。
一、课前“设”情:让学生“触景生情”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对于学生而言,需要唤醒的是他们的求知欲和聪明才智。情感是沟通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主线。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如果能够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让情感作为课堂教学的先行者,那么,这种基于情感的教学活动将是一个心灵交融的历程。
在讲授《孝敬父母长辈》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公益广告《关爱失智老人》来创设教学情境。这个广告讲的是一位老父亲患了失忆症,他忘记了家在哪儿,忘记了儿子的模样,忘记了很多很多,但是在儿子带他出去吃饭的时候,看到桌子上的饺子,他直接用手拿了两个藏在衣服口袋里。儿子问他干什么?他说,我儿子最喜欢吃饺子。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自己的父母,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最后视频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他从未忘记爱他的儿子。”同学们无不为之感动,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看完视频之后,让学生谈自己感受,学生自然会有感而发,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纷纷介绍自己父母和爷爷奶奶对自己的爱。一些同学在大家的介绍下学会了思考,原来令自己烦恼的父母的唠叨,是父母对自己的爱。这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联想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将学生置身于被爱的氛围中,为接下来的感恩环节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
二、课中“激”情:让学生“情不自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激情的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激发学生感情,也可以借助一定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感情,还可以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找到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激”情方法。
在讲授《孝敬父母长辈》这部分知识时,通过公益广告把学生带入了本课的教学主题——孝敬父母长辈。对待深爱我们的父母长辈,我们该对他们说些什么?深情的话,在课堂中学生可能不愿意说;哪怕当着父母长辈的面,一些话可能也说不出口。教师可以提前帮学生准备好卡片,让学生把想对父母长辈说的话写在卡片上,把卡片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卡片可以成为学生传送感情的一个纽带。当然,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感恩的情感,教师可以在本环节播放煽情的背景音乐,如《烛光里的妈妈》。当音乐在同学们酝酿感情的时候响起,当同学们听到歌声中唱道“妈妈,我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时,谁的情感能不被激发?一张寄情的小卡片、一首动人的歌曲会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在音乐的渲染下,太多的感情被激发出来,同学们会“情不自禁”,会觉得自己对父母长辈有说不完的感激的话语。这时同学们写在卡片中的话,是真心的、有感而发的。父母收到孩子这样的礼物,该是多么的幸福呀!
三、课尾“移”情:让学生“心甘情愿”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情感迁移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文本中渗透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诸多人文情感,并把习得的积极情感迁移到后续学习中,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教学方法。”课堂中的各种情感目标的达成,不只是看学生有没有被触动、感动,更要让学生将课堂中的情感教育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付诸行动。这种行动不是教师要求的、不是家长强迫的,而是学生心甘情愿的。在课堂结尾时,我们可以打破课堂小结的传统方式,用真实情感引导学生体会人生的道理。充满情感的教育,定会达到“曲到终结亦感人,余音绕梁不绝耳”的效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心甘情愿地做到知行的统一。
在讲授《孝敬父母长辈》这部分知识时,通过公益广告把学生带入了本课的教学主题,让学生“触景生情”;通过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激发出学生内心对父母长辈深深的爱,让学生把自己对父母长辈的感恩“情不自禁”地表达出来;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播放视频“帮妈妈洗脚”,让学生认识到爱不仅需要表达,更需要行动。同学们,该是我们行动的时候了,孝敬父母长辈永远不晚,孝敬父母长辈没有期限。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次耐心的倾听,一段贴心的话语,一杯温暖的热茶,一把舒适的椅子,一份生日礼物……这些都是你对父母长辈深深的爱。然后,教师提出建议: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为父母做了什么?这节课在师生共同朗诵中结束(配上背景轻音乐):“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要感谢,有一个人最应感恩,她就是——妈妈!面对妈妈深沉的感情,聆听妈妈殷切的心愿,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感激。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接受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拿什么来感谢你,我的父母!父母的爱说不完、道不尽,所有的恩情我们铭记于心。”
以情感为纽带,贯穿课堂始终,教师是主持,学生是演员,教室是舞台,师生同台演出,生生同台竞技。有声有景,有爱有情,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使整个思品课堂“动”了起来,学生不仅用心在思考,而且用情在行动。用“情”的课堂是才是生命的课堂,魅力的课堂,灵动的课堂。课虽短,意未尽,“情”长久。
(《山东教育》2014年6月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