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营建教师发展的新生态
发布日期 : 2014-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用文化营建教师发展的新生态
——东营市胜利六中的实践探索
本刊通讯员 季俊昌
一所学校的发展,首要的是发展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学校文化的真实营建。东营市胜利六中积极践行“用文化造就有文化的教师”管理理念,以文化的方式(吸引人的方式,而不是强制的方式)营建教师发展新生态,取得了可贵的实践经验。2014年4月17日,《中国教育报》曾以《改变学校,从改变教师开始》对此做了深度报道。
在“精·思”教师文化的创建中
改变教师心智模式
胜利六中校长张志湖常说,“加强‘学校文化场’建设,对于提聚学校精神,集聚发展合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用文化改变教师的心智模式,使教师真正成为有文化涵养的教师,使教师团队成为有文化品味的团队,才是现代化学校管理的应有之义”。
2011年6月,张志湖调任胜利六中后,就把精力聚焦于学校文化的改造建设。为使学校文化得到个性化彰显,也使学校内涵发展具有标志性注解,在他主持制订的《胜利六中学校文化改造建设计划》中,把打造“‘精·思’教育”确立为学校特色文化的发展目标。对此,张志湖作了如下解读:“‘精·思’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内涵丰富的词语符号,它既显现‘精’的意旨,又凸显‘思’的要义,更表现‘精思’的要求。”他特别强调:“‘精·思’教育的核心指向是‘人’,是基于‘学校’,为了‘教师’,最终为了‘学生’的教育;而营建‘精·思’文化的核心是建设教师文化。”
培养有文化的德性教师。张志湖提出:“精·思”教师文化的重点是滋养教师的“三气”;一个缺乏“精神气”“书生气”和“孩子气”的教师,就愧对教育这个职业,就会有负于教书育人的职责;胜利六中教师必须在学校文化场中养炼“三气”,用自身“三气”孕育学生的“三气”(志气、朝气和睿气)。
“精神气”,或叫“精气神”,是胜利六中教师精神面貌的内蕴外显。“气”指正气、锐气。“正气”要求每一个教师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里守正不阿,不为世俗所困扰;“锐气”要求教师时刻保持奋发进取之志,向上向好之心。“神”指教师的精神状态。要求教师在校园里,无论是走路还是上课,言谈举止都表现得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给人以心胸豁达、活力迸射的感觉。有“精神气”的教师,既可以激励自己,又可以给学生以榜样,由此感染和造就学生的精神与气魄。
所谓“书生气”,就是要求每一个教师用厚重的知识底蕴来浸润自己的思想、气度和风格。张志湖常常拿自己喜欢以书为伴,现身说法“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道理;唯有养成爱书读书写书的习惯,才能养成书生气。于是,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读书渐渐成为胜利六中教师的一种生活和工作常态。读书与思考,不仅使教师明白了“书生气是静气也是真气”的意味,而且做到了以超功利的态度对社会人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为名利所动,不为世故所淫,努力成为学生成长中重要的人,成为生活和工作中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孩子气”就是要求教师始终拥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如李镇西老师那样,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张志湖时时告诫老师,教师尽管在年龄上与学生距离较大,但要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所以,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拥有儿童般的兴趣,具有儿童般的纯真,就成为胜利六中教师养炼“孩子气”的行动写照。
造就有文化的专业教师。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有文化的专业教师?对此,张志湖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优秀教师的素质和技能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教育价值观、个人素质、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为施教提供了方向,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深厚的学科素养为施教提供了条件,高效的教学能力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基于此,用“精·思”文化锻造有文化的专业教师,就成为胜利六中培养教师的方向。于是,有选择地精要学习教育理论,吸纳理论精髓,掌握理论精义,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行动,在实践行动中验证学习思考成果,就成为六中教师磨砺意识、丰实思想、更新观念、提升素养的专业发展路径。
胜利六中还创造实施了“问题导学”“实践反思”“同侪交流”“好书共享”“博客会面”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譬如,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思考力,教务处给老师们出了以下三个题目:1.请编拟一个小问卷,调查学生的课堂学习需求,看看与你的想法和做法是否一致。2.就某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你和你的团队除了参考教科书、教师参考书等,还用到哪些教学资源?你是如何搜集教学资源的?3.你可以找几个学生做“实验”,就他们学习中的某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试着找到问题并反馈指导学生。这种以“问题导学”的方法,为全校教师的学习、思考与实践提供了方向性动力。
锻造有文化的教师团队。学校是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在“精·思”教师文化的框架下,尊重教师的个性需求,建立共同的哲学观和价值取向,应该说是胜利六中做好“用文化营建教师发展新生态”文章的点睛之笔。毕竟,一所学校的教师在拥有共享的空间和条件、共享的制度和规范、共享的愿景和使命、共享的传统和文化下,借助文化力量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文化的学习共同体,是现代化学校“追求卓越”的时代表征。
胜利六中形成了年级组、学科教研组、课程研发、课题研究、专项活动等或长期或短期、或大或小的学习共同体,并由此使全校凝聚成一个团结进步的“大”的学习共同体。“文化是一种力量,它能直击我们的心智。寻求这种力量,运用这种力量,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帮助自己,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自己,就成为我们营建‘精·思’教师文化的行动向导。”张志湖的话道出了该校团队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如今,“三个共同”已成为胜利六中教师群体有文化的标志,一是有共同的价值取向:让师生“享受教育,体验成功”;二是有共同的行动愿景:求真向善尚美,合作高效和谐,继承反思共生;三是有共同的文化精神:团结进取,追求卓越。由是,学校便成为教师心智成长的文化栖息地。
在学习文化营建中
为教师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职业,是一个学习的职业。学习应是教师的一种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学习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教师职业生命的延续,更关系到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校把教师的学习当作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积极为教师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努力把‘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意识深深植根于教师的心中。”张志湖的一番话不仅道出了学习对教师自身德性修养、能力修炼的重要,而且对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至为关键。
之前,胜利六中教师都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是缺失“热爱”和“坚持”学习的痴迷情怀,缺乏“专注”和“深入”学习的精神动力,更缺少“专业”和“系统”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如张百惠老师所言,“应付日常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感觉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已经绰绰有余了。再说忙忙碌碌一天下来,感到疲惫不堪,哪有精力再学习再提高啊?”针对这种囿于现状不求上进的状态,张志湖一是经常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向大家特别是青年教师讲述“学习”对一个教师的内涵修为和专业发展所具有的支撑力;二是组织教师就“为谁而学”“如何对待学习”“怎样有效地学习”等展开讨论,在论辩中明白学习的目的、意义,强化热爱学习的信念和信心;三是举办青年教师论坛,彼此传授学习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分享学习的感悟和经验;四是延请教育名家等到校传经送宝。郑宁老师在自己的教育日志中写道:“教书育人需要真才实学,需要不断学习,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高磊老师写道:“学习就是为了体味教育的真谛,过上幸福的教育生活,享受教书育人的幸福。”
胜利六中教师的学习途径很多,读书籍报刊、检索中国知网、同侪交流、求教名师专家、校本培训、名校考察、外出参训。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在课堂观察中学习、在课后反思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写作中学习。2012年5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高端论坛在济南举行,魏书生、余映潮、王君等名家荟萃。学校拨出专项经费,由刘鑫副校长带着全体语文老师近距离聆听名家精论,感受名家风范。当老师们发现自己的短板和差距时,来自内心需求的改变动机就产生了。张芸和夏春玲老师对大会上王君老师展示的课推崇备至,回来后搜检王君老师的大量课例进行研究学习。学习的结果是,张芸老师当学期参加东营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和全国教师说课比赛,均获得一等奖。张志湖不惜费用,不断为各科老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也不断有走上省级或全国级讲课说课赛台的老师。张芸老师颇有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学校给我提供外出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现场操作的机会,我就感受不到外面语文教学世界的精彩;尽管看教学录像也是一种学习,但这种缺少现场真实感的学习,总是有一种消除不掉的隔膜。”
在激励教师自主学习的同时,胜利六中更注重教师的合作学习。既自主又合作,既注重在激励教师自主学习中生发内驱力,又注重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教师的互助力。因为,教师的工作与学习具有相对独立性,但是在实施新课程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仅凭单枪匹马的单干,难以在现代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里有大作为。新课程强调课程的整合,这种整合靠教师的个体力量往往无法完成。何况每个教师的知识、能力、思维方式和教学风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只有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合作互动,才能彼此启发、取长补短,才能共同促进专业的发展。于是,胜利六中竭力引导教师们不再做“单干户”,而要与同学科和不同学科的老师组成“互助组”,在此基础上组建一个个学习型团队,逐步营建形成教师团队学习文化。
为了浓炽学校团队学习的氛围,强化教师的团队学习意识,胜利六中从两个方面着力促动:一是在校内鼓励教师与教师交流。学校在加强备课组、年级组、教研组、课题组等团队建设的同时,要求教师之间打破年级组、备课组的界限,并通过“课堂观察”“教育沙龙”“专题研讨”“深度会谈”等活动,给教师提供一个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彼此共享成长过程中的点滴经验,在互相激荡中生成智慧,以此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教师群体生态。二是让本校教师走出去与外校老师交往。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教师到市内外名校考察学习,与名师建立较固定的互访、合作关系,或通过现代化联系手段进行着信息沟通,培养教师跨区域的合作学习意识。
胜利六中在为教师创造有意义的学习经历的实践过程中,营建了“开放、互助、成长”的学习文化,并在学习文化的营建中不仅进一步促使教师开放思想、开放资源,互相切磋、互相协助,共营合作、专业成长,而且为教师的生活和生命注入了情感、智慧和活力,切实改变了教师的生活和生命样态。
在研究文化构建中
引领教师做反思型实践家
在张志湖的学习笔记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学习能使我们增加知识,反思与研究能使人变得灵性而聪明、理性而深刻。教师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更要研究他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想,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内涵、真实智慧的实践者。基于此,他把“反思+实践+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他解释说,反思、实践、研究三者本身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反思启迪实践、实践推动反思,实践引发研究、研究提升实践,研究激活反思、反思深化研究,三者互为前提、相生相伴,就成为构建学校研究文化的主导内容和有效路径。
引领教师成为勤奋反思者。张志湖时时告诫大家,“完美的教学是不存在的,教学永远需要改进。这就要求我们需要通过反思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意味着施教水平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继续反思,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不断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就是提高反思能力、获得专业成长的过程。”为此,胜利六中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引领:
强化问题意识。把培养教师的“问题素养”放在重中之重。如要求教研组在组织课堂观察活动时,被观察者先自我反思课堂操作的得与失,重点是“失”,即问题;之后,每一个参与课堂观察的老师结合自己的观察点再把问题一一呈现出来;随后共同归类分析,讨论确定典型“病症”,集中针灸“病理”。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效能的各种教学因素,至于解决问题的对策,可以讨论解决,也可以搁置不议。对这种磨课的方式,万秋红老师感触颇多:“教师能找到问题就意味着进行了深度思考,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问题能唤起教师打造精品课的渴望和激情。这种磨课方式虽然折磨人,但更锻炼人,促人成长。”
重视有效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有效知识与经验是在丰富的实践、反思和感悟中生成的;有效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又促进了反思的深入。入职一年,就在东营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和全国性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郭倩倩,在她的博客中写道:在学习、观摩、实践中习得经验,增加阅历,反思缺失,使我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得到过滤和沉淀,日复一日,我的有效教学知识和经验越积越多;有效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又促进反思力的提高,反思使我的教学视界越来越宽。
努力做到思行结合。行动是教师进行反思的一个环节,同时行动本身也需要反思。所以,胜利六中的老师已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经验、思想和行动,而是主动“思”主动“行”,在且行且思中注重形成积极的教育思维和教育工作方式,让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引领教师成为智慧实践者。教育是实践的,教育的最高智慧是实践的智慧。“教育实践是教师学会学习的启蒙者和完成者。”(龙宝新《论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逻辑》)教师要想成为智慧实践者,首先需要不断生成教育智慧。而教育智慧渗透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且主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表现出来。为此,胜利六中要求老师们反复揣摩叶澜教授所描述的“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景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魅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胜利六中除了为教师创造生成教育智慧的环境,引领教师克服满足于经验和一般的思想外,积极探索教学实践智慧生成的机制,以机制构建促进课堂文化的创生与形成。
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和终极目标在于构建新型的课堂文化。胜利六中在致力于“反思性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同时,努力建构和而不同、和合而生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形成和谐的反思性教学文化,实现教学改革的根本追求。观察这里的课堂,具有彰显教学实践智慧的四个特征:
一是凸显教学的生成性。教师积极践行开放、交往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创造性;主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课堂信息的重组者,把有价值的问题信息及时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为教学的生成资源,成为引爆学生智慧的火种。二是教学内容化静为动。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认识,已由静态的知识转向实践性的内容或实践性的活动,注重与学生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三是实施顺性而教、先学后导的方法。教学活动依循学生的本性而展开,不迷恋某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不囿于事先的教学预设,随时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即时关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因素;自觉地省察教学活动过程,切实关注学生的探求体验,让学生亲历并产生属于自己的知识感悟。四是反思性评价贯穿始终。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过内在和外在途径,对自身的教与学作出价值判断,努力发现自身与教学活动不适应、有偏差、有矛盾的地方,进而在反思的基础上寻求改进。
总之,胜利六中的课堂成为师生互动对话的生命场域,教师与学生在尊重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的同时彼此依存性地学习(和而不同),达到相互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并生成新的理解与认识(和合而生)。
引领教师成为幸福研究者。“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不仅成为激励胜利六中教师“教中研、研中教”的行动箴言,更成为学校打造研究文化的理论支撑。
学校把开展“反思性课堂建设”研究作为营建“精·思”教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以此课题为引领锻造反思性教师、培养反思性学生,进而提高教师“教”的能力和学生“学”的能力。2010年9月,该研究获准立项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后,更加激发了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热情。而且教师不仅突出行动研究方法,而且注重成果的物化工作,2012年8月,济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反思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一书,该书受到省专家的热情推介。
为使课题研究更真切、更深入、更有效,胜利六中不仅创造了多种活动方式和载体,而且做到了“四个结合”:
整体研究与分散研究相结合。“反思性课堂建设研究与实践”作为学校的主打课题,学校成立了张志湖校长为组长的总课题组,同时成立了学科教研组组长领衔的子课题组,在总课题组的统筹下,子课题组既协作又分工,合力推动课题研究与实践。如,总课题组提出开展反思性课堂模式构建,并构建形成了体现反思教学理念的总模式,分课题组结合学科课程特点,在总模式框架下研究实施学科教学反思模式。
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建立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的良性互动关系,是保证课题研究取得实效的关键。老师们深知:理论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学习吸纳反思教学理论、梳理总结实践经验的过程,而实践的过程也是为理论研究提供鲜活案例的过程。学校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实施“用理论研究推动教学实践,用教学实践丰富理论研究”良性互动策略。一方面,鼓励全校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具有研究价值的理论,并及时作为课题研究的支撑材料提供有关教师进行实践;另一方面,注重对理论研究成果的推广,使其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创新中。
个体反思与团队反思相结合。教师既可以通过写教育日记、教学构想、文献分析等方式单独进行反思,也可以通过讲故事、博客交流、教师晤谈、参与观察等方式与人合作进行反思。
课例研究做到简单与复杂相结合。学校要求教师既做简单的呈现式课例描述,就课例而课例,简单而纯粹地描述教学事件,呈现自身的教学现状;又做复杂的比较式课例分析,通过对两个以上的课例进行各方面横向比较,如同课异构(教师不同)、同课异授(学生不同)、同教异课(内容不同)等。
研究与实践“反思性教学”,不仅激发了教师反思、实践、研究的志趣,满足了教师的发展渴求、情感需要和心灵享受,有效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社会声誉日益隆显,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素质教育品牌最亮的学校。
对此,张志湖不无自豪地说:“反思、实践、研究是我校通向‘兴趣解放’、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并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生活和工作方式。当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学理论与现实问题,并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自身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专能力得到了有效确认和真实发展。”
(《山东教育》2014年6月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