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的“隔”与“不隔”
发布日期 : 2013-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烟台市开发区第三中学 路丽娟
重读王国维《人间词话》,读到他说好词的妙处唯在“不隔”一章时,想到语文课堂教学,一堂好课,妙处亦在不隔,在教师、学生与作者和文本之间心灵共鸣、融为一体,也就是新课标极力提倡的“阅读就是对话”。然而我所经历的大部分语文课堂,虽然组织有序,训练得当,老师循循善诱,学生热情洋溢,但是终隔一层,师生始终无法真正进入文本与作者同喜同悲。下面结合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湖心亭看雪》一课,简单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首先,学生与文本之间有“隔”。
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和学生阅历有限等原因,学生和作者之间无论是思想深度上还是情感态度上都有巨大的距离,也就是孙绍振教授提到的“经典文本的历史性和当代青少年的经验距离问题”。
比如读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作此文时,清朝已经入关,对于世代食明朝俸禄的张岱来说,这是天大的噩耗。为忠于前朝,他披发入山,曾经过着繁华奢靡生活的贵公子突然之间食不果腹,连挑粪这样的活都要亲力亲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张岱回忆前朝往事,写下本文,字里行间无不流露淡淡的愁绪。
张岱的这些国恨家愁,和学生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于是在阅读本文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对作者在天寒地冻的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这种行为,有的同学认为是“傻”,有的同学则认为很酷,很浪漫。
类似的“误读”不胜枚举,是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矛盾。应该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这种“隔”是必然的,也是语文课的意义所在:正是学生和文本之间有“隔”,才需要教师为他们搭一条通往文本、通往作者内心的桥。
其次,教师与文本之间有“隔”。
教师是把文本中的喜怒哀乐传递给学生的中间媒介,教师能走进文本,是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的前提条件。遗憾的是,很多语文老师不认真研读文本,不翻阅相关资料,他们早已习惯根据教参列出个一二三四,逐条向学生讲授,推理严谨,逻辑清晰,虽然理论上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怎么听都像是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解读文学,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把美女变成解剖图”,缺少美学意义上的欣赏。
教师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只研究教参是远远不够的。例如教《湖心亭看雪》一文,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史景迁等人研究张岱的论文专著都需要教师去研读,这些是教师真正理解本文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红楼梦》和《白门柳》等小说中讲述的故事,和张岱的经历有很多共通之处,读这些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文字,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体验张岱的情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语文教师是演员,任务是把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共鸣。遗憾的是,语文教师往往把自己当成医生,以理性的严谨把文章分析得入骨三分。不可否认,课文需要理性的分析,需要严谨的研究,但是问题在于,当我们的语文课堂只剩下这些的时候,“文学”的魅力还如何展现?
最后,老师与学生之间有“隔”。
这种矛盾,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代沟”,老师总是习惯于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孩子呢,也往往无法接受老师的一番苦心。反映在语文教学上,就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不知道他已经懂得了什么和想要知道什么,不能对孩子的生活环境做全面的了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学习需求。
比如教《湖心亭看雪》之前,如果师生之间缺少沟通,教师对学生不理解“遗民”心态这一学情一无所知,盲目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
基于以上三点,针对《湖心亭看雪》一文,谈一谈在缩小自己与学生、文本之间的距离,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方面是如何做的。
第一,认真预习。预习环节不仅要求学生自学文言词句等知识点,还要求学生针对文本提出疑问或者写一写读后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学生把知识点掌握得很全面,但他们并没有走进张岱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眼中,湖心亭的雪是美的象征,张岱的行为则充满了令人神往的浪漫色彩,这和张岱写作本文时国破家亡的遗民心境相去甚远。通过预习,我准确把握了学生和文本之间的隔膜。
第二,渲染情境。我先是和学生一起回忆了一些描写西湖的古诗词,不出我所料,学生能说出的,全是生机盎然、热情洋溢的句子。于是,我说:“有人说,如果诗人心里有春天,那么他笔下的西湖一定是春意盎然;如果诗人心里有柔情,那么他笔下的西湖一定是温柔缠绵。但是,如果诗人的心里只有冰雪,他笔下的西湖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同时,我展示了精心设计的课件的第一页:用古朴凝重的繁体隶书书写课题《湖心亭看雪》,并配了音乐和图片:古朴苍凉的音乐,灰色基调的图片,惨淡的天地之间,只有一叶扁舟和一个孤独的背影,白雪纷纷扬扬,飘落在他的肩上。整个课件的制作都延续了这种风格,对学生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第三,深入研讨。我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舟子说作者‘痴’,请问作者的‘痴’表现在何处?”学生很容易找出“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等词句,但是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地方被他们集体忽略了,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和张岱之间的隔膜就无法打破。于是我提醒学生:“这篇文章写的是发生在哪个朝代的事情?”(学生齐答:明朝)我追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究竟是哪个朝代?”看过课文注释后,很多同学找到了正确答案:清朝。我又问:“《湖心亭看雪》选自张岱的散文集《陶庵梦忆》,《陶庵梦忆》中的文章,大多都是回忆发生在明朝时期的美好往事。这说明什么问题?”沉默片刻,有学生就回过神来了:“老师,这说明张岱对故国的深深眷恋,也说明了他是一个痴人。”
第四,巧用资料。看到时机成熟,我开始播放埙曲《寒江残雪》,在苍凉的音乐声中,我抛出了课前精心挑选的若干材料。
第一个是对张岱生平的简介:“张岱,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明朝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清兵南下灭亡明朝后,他效忠前朝,入山隐居,此时的张岱,国破家亡,生活穷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就写于这段时间,书中缅怀往昔富贵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明朝灭亡之后怀旧的伤感情绪和沧桑之感。”
第二段材料是张岱《陶庵梦忆》里的一段话:“想余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第五,联系自己。我问:“同学们,你自己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没有人能体会你心中的苦闷,你只能在万籁俱寂的夜里,在冰冷的月色中,用一支笔,在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泪水?”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内心强烈的共鸣,有几个性格比较开朗的学生站起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伤心往事。我看到,有些心思细腻的孩子竟默默流下了眼泪。
下课的铃声响了,很多学生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若有所思。我知道,这节课成功地带领学生打破了隔膜,走进了张岱的内心,也让张岱走进了每一个学生的灵魂深处,真正做到了“阅读就是对话”。
新课标通过提倡“阅读就是对话”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要想真正达到“对话”的效果,关键因素是老师和学生、和文本之间没有隔阂,唯其如此,才能为学生搭桥,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
(《山东教育》2013年3月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