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发布日期 : 2013-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莱芜市莱城区凤城高中   陶常迎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与本国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跨文化意识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同时能用客观的标准去评判异国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人文修养,使学生能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呢?

一、在听力训练中领悟文化

我们的听力材料都是真实的语境对话,他们涉及购物、看病、旅行、天气、电影等很多话题,因此听力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文化意识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要让学生知道英语交际中哪些话题可以谈,哪些话题应该避免,如要让学生知道,年龄、婚姻、收入、家庭住址、经历、去向、信仰等都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时应该避免的话题。

二、在词汇教学中渗透文化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文化负载量最大的成分。词汇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词汇本身的产生、消亡和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关文化发展的信息。许多英语词汇除了本身的含义,还有联想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搭配意义等,这里面有很大的跨文化教育的空间。如学习animal这一词时,可以引导学生猜测一下与动物有关的几个词组的意思并讲解一下它们的起源:“lucky dog(幸运儿) ”:狗在西方是忠诚的象征,含有褒义,故有此一说法;“talk horse(吹牛)”:中国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牛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我们说一个人说大话、夸口的时候就说他“吹牛”,而英国文化是“马”的文化,我们说“吹牛”,他们却说“吹马”……词汇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在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在掌握词汇意义的基础上,挖掘词汇所蕴涵的文化因素,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三、在阅读训练中感受文化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给学生带来阅读障碍的不仅有词汇和语法,有时文化层面的因素也会给学生造成障碍。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对理解的影响甚至要大于语言知识。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包含文化因素的材料,如外研版教材中每一个Unit都有Cultural Corner,我们要把这些材料利用好,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感受西方文化,并且认真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另外,学生平时做的一些阅读材料中也经常包含一些文化因素,如在一篇阅读理解中出现了“blue mood”这个词,有的学生不理解,我就给学生讲了表示颜色的词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讲解有关英语国家历史、风俗、最新科技等文化知识,使他们熟悉英语语言风格和表达特色,扫除因文化背景知识匮乏所带来的理解障碍。

四、在语法教学中了解文化

教师在介绍某些句法结构时,应同时介绍其语意和交际功能。如附加疑问句“Lovely day, isnt it?”实际上是无疑而问,只是英美人引起话题的一种常见方式。“Why dont you do something?”形式上是疑问句,却表示一种有礼貌的请求和建议。“Would you please turn down the radio? ”不表疑问而表请求。按照西方人的风俗习惯,提出的请求常用问句形式,以表示有礼貌的请求,但若长辈对晚辈或比较熟悉的人之间可简单地使用祈使句。在语法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异同点,告诉学生不要受汉语思维的影响。

五、在英语活动中体验文化

此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味文化。例如观看《走遍美国》等影视材料,学唱英文歌曲、组织英语角、编排英语话剧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西方习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在身临其境中体验真实的英语文化。

总之,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英语人才,我们要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可以说,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山东教育》2013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