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设计要具“语文性”
发布日期 : 2013-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烟台市实验中学 陈东生
受经济全球化思想和多元化价值观的片面影响和猛烈撞击,一些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解和把握发生偏差,作业设计过于强调开放性、综合性,弱化语文、泛化语文、非化语文的趋向严重。什么是语文?《现代汉语词典》解释:①语言和文字;②语言和文学的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我们斗胆望“文”生义,把语文理解为还包含有语言文化的概念。我们围绕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三方面设计语文作业,强化语文的文字、文学、文化属性,有效扭转了“三化”现象,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作业设计体现语言文字属性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更加重视“识字与写字”,因此,作业设计要体现语言文字属性,借助语言的读写对学生进行“文字教育”,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对此,我们抓住文字的“形象”设计“字”的正确、规范书写作业。汉字造字走的是形象构造之路,因此对于难字、形似字,我们设计字谜或顺口溜作业,以加深理解和辨析。如“蠹”字谜语:一中头,宝盖腰,石板地下两虫叫。如“戌、戍、戊、戎”的顺口溜:横xū、点shù、wù中空,十字交叉就读róng。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在阅读中扩大识字量,教会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遇到生字随时查字典弄清楚。字如其人,我们总是把写规范字(包括标点的规范)提升到做人的高度来强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文字不仅是一种“形象”,更是一种“意象”,因此,我们还常常设计诸如“解释词语在句子的含义”的作业,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而非死记硬背词语的“词典义”;设计换词、添词、减词、变换词序等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词语表达准确的“意象”美。文字有其历史传承性,所以理解词义的重要途径是借助古诗文的学习“说文解字”,我们常常设计“变式翻译”作业。例如学习《狼》一文,以“屠户为儿子讲故事”或“狼为其子讲故事”为题作文,使学生对古诗文文字的精练、含义丰富饶有兴趣,既实现巩固和积累的功效,又加深在“语境”中释词的认识,更感受汉字的历史文化魅力。
反复诵读是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重要途径,当读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时,其义也就“皆若出于吾之心”了。反复诵读,可以形成语感,所谓语感,不过是对语言文字的锐敏感受力。反复诵读,还利于文字的积累和运用,正如郭沫若先生说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所以,我们要多设计诵读的作业,以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感受文字的音韵美。
语文教学说到底是要让学生形成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运用离不开理解,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实现。烟台市连年中考“运用下面词语写几句语意连贯的话,并用上一种修辞方法”的题型,就是要导向通过运用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因此,我们还常常设计引导学生阅读编制短信、笑话等作业,来享受语言文字的意趣和神韵,激发学生自觉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掌握语言文字极其灵活的表达方式,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总之,体现语言文字属性的语文作业设计,就是作业的起点、过程始终扣准“文字”进行语言训练。
二、作业设计体现语言文学属性
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最好的文学作品用最美的语言写成,在那些具体的、固定的字词句章之外,还有一些无定形的、形而上的东西,对于语文来说即那些属于氛围、情调、格调、气韵、神采一类的因素,那些属于性灵与精神的因素。新课标中将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单列,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很大比重,即使是从历代史学著作中选取的文本也极具文学色彩,因为史家们深厚的文学素养。即使现代科技说明文、议论文,也往往兼具文学情愫,为使读者喜闻乐“读”。自古以来,文学教育一直是中国母语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其教育形式主要是读写。其实,语文素养是文学能力的自然延伸,它不可能单靠教师的“教”而达成,它必须更多地通过学生自主“读写”实践来“养成”。语文作业设计体现语言文学属性,就是要多布置文学阅读作业。主要形式是以文本为窗口,顺势拓展,即顺应文本的情感流向引领学生由文本阅读走进更为广阔的文学世界。如学习《变色龙》一课,我们布置读契诃夫的《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等;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引导阅读《水浒》;学习了蒲松龄的《狼》,让学生浏览《狼三则》以及《聊斋志异》……大量地读,长期地读,学生的阅读渐入佳境,语文素养自会不断提高。在“读”的同时,我们围绕“文学”从以下四方面设计作业,以促进学生内化素养。
一是感受力。文学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结晶,敏锐而丰富的语感是最基本的语文素养。李商隐的“已闻珮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便是对语言敏感度的形象描述。它很难像知识那样传授,更多地需要内心觉悟。为此,我们设计咬文嚼字、品位修辞、感悟意蕴之类的作业,引领学生深入文学,对话作者,以心契心,以情悟情,感受并捕捉“言外”微弱的气息,把握作者隐藏其间的“意象”。
二是审美力。审美就是审察文学作品的精彩,体味其不同凡响。为此,我们设计不同文章内容、技巧与人物形象比较等形式的作业,引领学生走向文字的深远和思想的深刻,提高鉴赏品味能力。如学习《孔乙己》后,让学生阅读同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范进中举》,比较主人公的不同命运和作者塑造人物的不同方法;阅读同是表现世态炎凉的《我的叔叔于勒》,比较同是作为故事叙述者的两个孩子之异,来审视鲁迅在立意和技巧上对吴敬梓和莫泊桑的超越,导向“看门道”的审美享受。
三是创造力。议论文与说明文往往苛求“正确”,但文学不然。正因为解读智慧的多元性,才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文学解读不必追求唯一“正确”,而重在关心精彩与创造。据此,我们设计评论性、感想性“思维训练”作业,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见仁见智”。
四是想象力。非凡的想象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志,语文教育必须呵护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享受身心自由与生命创造的精彩。为此,我们设计诸如续写、改写、补写、扩写的作业,涵养学生的“文气”。
语文素养的“养成”并非朝夕之功,它需要长期“熏染”和“浸润”,体现语言文学属性的语文作业设计,意味着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时空,让学生“浸泡”于文学中,充分地读,尽情地说,认真地思,自由地写,“不以成败论作业”。假以时日,学生的语文素养自会提高。
三、作业设计体现语言文化属性
语言必然承载和传承民族的文化,那么,语文作业设计怎样充分体现语言文化属性,使文化深植学生骨髓?现象学观点,语言在本质上是栖居在大地上的。而文化,据陈家琪教授解释,“西文中的‘文化’(culture),从词根上讲,就与土地、农业、耕种有关”。这就启示我们,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汲取丰厚的“文化养料”,沐浴鲜活的“语言阳光”。如布置学生收集、摘抄、拟写春联,积淀节日文化;让学生参加婚礼时注意采写诸如翻箱子、钉门帘、铺床、拜天地时的吉庆语言,感受民俗文化……长此以往,学生在丰富而生动的生活“土壤”里,必会长成挺拔伟岸的精神文明之树,结出沉甸甸的文化意识之果。
当今社会背离传统文化的现象随处可见,如国人过洋节大行其道,而与传统节日渐行渐远。所以要通过语文作业设计引导学生甄别、改造、提炼日常“文化”生活,透视民族生命活动及其发展历程,领略民族文化的独立个性和深层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如借助《端午的鸭蛋》的学习,我们设计“含今量”的综合性作业:1.查一查端午节起源于何时,经历了怎样的发展,现在各地过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为什么各地的习俗会有所不同;2.描述一下我们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3.说一说屈原的故事,谈一谈对屈原投江自尽的看法或帮屈原寻找一条光明的出路;4.议一议:端午节已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再过的端午节就是“洋节”了。你如何看韩国、日本等争抢中国传统节日拥有权一事?对国人喜欢过洋节又怎么看?对于提升国人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有何建议?对于学生强化民族的记忆,修葺失落的精神家园,守护民族灵魂的文化之“根”,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生活的田野里收获文化是必需的,最重要、最便捷的还是文本阅读生活的间接文化体验。因为文本所呈现的民族传统、世间百态实在是文化的浓缩,“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现文化属性语文作业的设计,应以文本为圆心进行文化内涵的开掘和文化外延的发散,引领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体悟文本世界里所弥散开来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如结合《湖心亭看雪》一文的学习,我们布置学生收集关于西湖的对联、诗词、文章、历代名人与西湖的故事,以及有关西湖的传说,然后写作《独一无二的西湖——西湖文化探究》,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积极“育化”了学生的民族精神。
语文姓“语”,文字、文学、文化以语言为依托,“三位一体”。这是语文作业设计应着眼的“根”、着力的“本”。离开了语言元素,“魂不附体”,语文就不再是语文。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增强语文意识,紧紧抓住语言材料,利用语言环境,围绕文字、文学、文化属性设计具有“语文味”的作业,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山东教育》2013年1、2月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