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充满活力的初中历史课堂
发布日期 : 2013-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东营市实验中学 刘雪梅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地深入。但是,初中历史教学由于受到中考等诸多因素的干扰,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历史知识对于学生来说索然寡味,毫无兴趣。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活力,增强历史课堂的生命力,成为摆在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任务。笔者不揣浅陋,以就教于同仁。
一、巧设计,创造趣味课堂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内在动力。当兴趣进一步发展成为爱好,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时,学生就会自觉地、积极地从事相关的实际活动。”所以,历史课堂想抓住学生,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充满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要还原历史故事,丰富历史情节。历史本来就是讲述过去发生的故事。讲故事要引人入胜、跌宕起伏。在教学中,我们要把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使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充实丰满,有血有肉。例如,我在讲授“西安事变”这一历史事件时,教材中重点介绍了西安事变的过程,而对于西安事变的发起者张学良除名字以外只字未提,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把张学良如何起家、西安事变以后蒋介石对他的迫害以及2001年病逝前后的情况简要生动地讲解了一下,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后续学习的兴趣。
其次,要巧创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思考。疑问是思维的源泉,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设计一些疑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启迪无限丰富的联想,形成创见性的观点;还可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探究中体会发现的快乐。但是,问题设计不仅要新颖,还要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渐入佳境、水到渠成。例如,设置悬念,导入课堂;利用正反观点的对比,提出疑问,激起思维火花;还原历史现实,创设虚拟情景,激思设疑等。
最后,合理运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过程。历史对于学生来说都属于“过去时”,多媒体利用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资料,打破了时空界限,把学生带入所要讲述的历史环境中,设身处地地学,设身处地地想,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我在讲授《最可爱的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体会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的艰苦,以及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上甘岭》的一个片段,学生们被影片带入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学生们时而瞠目结舌时而啧啧赞叹的神情,我知道此时任何老师的精彩描述也不如影片刻画的形象逼真,对学生带来的感染力强大!
二、还权利,创造动感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生为本”,就是要求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体验成功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这就要求一改以往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使历史课堂“活”起来,“动”起来!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教师大撒把,而是需要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
我在授课的过程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如让学生讲故事、进行辩论会、表演情景剧、分组合作探究等,使他们体会到真正参与课堂的乐趣。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过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所以课堂上放权给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思考、参与、努力的欢乐,这样才能使历史课堂“动感”十足!
三、巧联系,创造鲜活课堂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单纯的“以史论史”,导致历史课堂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所以要还课堂以生命力,就要时时刻刻联系现实,注入活水。
例如,我在讲授《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诸子百家思想的不同之处,我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件设计了一个问题:“前几天我们班的肖伟俊同学和刘子豪同学在教室内打闹,肖伟俊同学的胳膊撞伤,现在我们学习了诸子百家,如果你们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你将会怎样分析和处理这一事件呢?”学生们一看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情,兴致马上来了,于是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在激烈的讨论中,不知不觉把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课堂异常活跃,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所以只有恰当地联系现实,才能赋予陈旧的历史事件、人物以新生命,使历史课堂保持新鲜生动,紧跟时代脉搏。
四、授方法,创造潜力课堂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教授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技巧,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学习后劲十足,潜力无限。历史是一门时序性很强的学科,错综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都是在时间的长河里发生、发展、灭亡的。时间不仅从纵向反映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还能表现各个事件演变的因果关系。根据历史的这一特点,可以引导学生们把重要的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并且分析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使学生对初中历史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复习《近代化的探索》一单元的时候,为了使学生理清线索,我帮助他们按时间先后构建了近代化探索的知识框架: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内部一批有见识的地主官僚掀起了洋务运动,企图通过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来挽救腐朽的清王朝;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一些资产阶级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企图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用资本主义制度来救中国;20世纪初期,一些激进民主主义者认识到要想救中国仅靠西方的“船坚炮利”“社会制度”等表面的东西是不行的,必须要改变国民的思想,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从科学技术的学习到社会制度的模仿再到思想文化的渗透,可以看出我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过程。通过这样的构建,使学生对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四个主要事件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使他们看到了这几个事件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顺序理清以后,再把每一个事件的代表人物、主要活动、结果、影响等细节知识一一贯穿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其次,历史还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囊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战争、宗教等,而且前后时间跨度大,左右外延广,这就需要我们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法,才能使学生准确地了解每一个历史事件。所谓比较,就是将同类事件、人物、现象进行鉴别,找出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的比较,等等。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才能对不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才能抓住学习的要点,使学生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站稳脚跟、找准努力的方向。
最后,历史还是一门记忆性很强的学科。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错综复杂,零碎烦琐,要想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准确再现,就需要教授学生大量的记忆方法。像我们经常用到的简化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利用谐音,顺口溜记忆法等。例如,我在讲授《改革开放》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牢牢记住最初的四个经济特区,我利用谐音的办法给学生编了一句顺口溜“生(深)下(厦)三头(汕头)猪(珠)”,既诙谐有趣,又使学生记忆深刻。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探寻好的教学方法、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的内驱动力,授予学生有效便捷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激活历史课堂,让她永远活力四射,生机勃勃!
(《山东教育》2012年12月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