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应具备一定的思维内涵

发布日期 : 2012-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   朱遵义

 

生物课堂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生物学知识,培养生物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一、设置相应环节,强化思维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设置相应的环节,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种最佳状态,发展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时,在学生掌握了茎的基本结构以后,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精心设计了以下四个问题让他们思考:

①植物体内运输的物质都有哪些?②这些物质是分别从哪里来的,然后分别运往哪里去?为什么要进行这些物质的运输?③事例一:小树被牛啃了一圈树皮后,过了一段时间就死亡了,为什么?④事例二:将带叶的枝条下端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过一段时间,将茎横切和纵切,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茎的哪部分结构?请解释原因。

上述四个问题从植物整体的生理机能着眼,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渗透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不懂思维方法,对如何去解决相关的问题不得要领,无从入手,而并非是知识储备或是能力的问题。课堂上,如果教师能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相关的思维方法,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质的飞跃。如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自制的酸奶出现变质的原因”时,只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猜测,而不是用具体的思维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就包含着思维的方法,即逻辑思维。我适时提醒他们:解决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找出一个可以切入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问题的本质。找到了这个关键点,你就找到了一条可以一步一步深入下去的主线。在我的提示下,学生猛然想到,变质的原因是酸奶中出现了乳酸菌之外的其他微生物,而其他微生物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制作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最终得出结论。

三、创新探究实验,激发思维潜能

生物课上的科学探究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整个探究过程和实施方案和盘托出,学生所谓的探究只不过是照猫画虎的模仿,完全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独辟蹊径,对相关的探究实验进行改进或创新,力求真正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如在探究实验“观察叶的蒸腾现象”中,课本上只强调对蒸腾现象的观察,忽略了对实验本身的设计的要求。我在此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用具体的实验数据,来说明植物的哪些器官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立刻进入到深深的思索当中。

 

(《山东教育》201210月第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