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语言的方法

发布日期 : 2012-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成武县第一中学    

 

语文从本质上说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语文的美源于语言的精妙,语言的精妙造就了语文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当从品味语言入手,引导学生去读、去品、去感受,去领悟语言文字千姿百态的美……语言的精妙,生命的律动,都要求我们去细心揣摩。在精微之处推敲字句,在毫发之间辨义析理,方能引导学生感受形象,获得审美的愉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去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手:

一、诵读——读你千遍不厌倦

有句俗话叫“三分文章七分读”,一语道出了语文学习的法宝,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就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回归。诵读是阅读教学中品味语言的捷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学生倾情而读,抑扬顿挫,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进入文学的殿堂,文若己出,心有戚戚。

诵读的最高境界便是以声传情,课堂教学中不妨把读的权利大胆地放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初读—深度—品读的过程。在讲授《登高》时,我这样安排:自由朗读三遍说感受—指读,范读—再读(结合背景)—指读,教师指导(感情基调、语速、语气、重音等),三读诗歌,学生自己完全可以读出诗人无尽的哀思,难以排遣的愁绪。如果机械地讲解则枯燥乏味得多,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读出韵律,读出情调,直至读出诗歌的意境,从而体会文字的神韵、作品的魅力。

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读”。“读”是一种体验性极强的活动,学生只有从整体框架上去把握作品,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才会让学生悟出个中滋味。第二,分组“定位读”。在明确了作品的情节之后,就应该当机立断,要求学生按小组去分析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在特定的区域里让学生感知体悟,“读”也开始具有了思考的内涵。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贾宝玉的蔑视世俗、卓然独立;凤姐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分组定位,学生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人物个性。第三,重点部分“推敲读”。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时刻提醒我们“读”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语言的表面含义,还要学会理解推敲,把握住人物最核心的个性,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引领学生抓住全文的重点或难点部分。精彩的内容“入情读”。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这样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倾情而读,入情去读,才能观文。凤姐初见黛玉,其阿谀心计,就已经刻画得入木三分。先是恭维,因为黛玉是贾母最疼爱的外孙女儿,她不惜恭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继而拭泪,因为提到黛玉母亲,想到贾母定会为女儿去世而掉泪,所以抢先“用帕拭泪”;最后转悲为喜。这样的地方,让学生倾情去读,“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人物的魅力,语言的精妙,自可谙熟于心。

二、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

品味语言,也一定要懂得作品中的炼字炼词炼句的精妙。苏轼曾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苦吟诗人贾岛的“推敲”,著名诗僧齐己的“一字师”,都是流传下来的品味语言的佳话。品味语言,必须咀嚼涵泳。教师若能抓住文章中那些点睛传神之笔,引导学生增删调补,推敲比较,仔细揣摩,就能够体悟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朱熹曾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气味也。”学生只有含英咀华,对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深入推敲、潜心体悟,才可以领会语言的妙趣和美感。

洪镇涛老师在教授《乡愁》时,运用了“比较揣摩法”。其实,洪老师的比较揣摩就是炼字炼词炼句,就是“加一加、减一减、调一调、换一换、改一改”。采用这些办法对文本的标点、字词、句子、段落进行“加、减、调、换、改”,设置一个参照物,让学生在比较中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进而培养语感。洪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的“浅浅的”改为“深深的”好吗?通过学生分析揣摩,一致认为“浅浅”的海峡,比喻可以逾越的一种希望,台湾、大陆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现在的分裂完全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陆和台湾一定要统一,一定会统一。而且和前面“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的一样,都是反衬,反衬出作者的乡愁之浓、之深。接下来,又和学生一起用“调一调”的方法,把这首诗四个小节的时间顺序,以及把“乡愁”比喻的事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层层递进关系交代清楚。

三、再现——心有灵犀一点通

品味语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做到学有所得,重视语言的内化吸收,学生在需要时才能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再现。当学生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吸收、再现,才能真正赏析语言之美。

临沂第十八中段淑君老师执教的《学习“表达与倾诉”》的观摩课,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语文教学的新天地。她选择了201012月份的“复旦黄山门”事件让学生评论,第二课时是针对学生写的关于“黄山门”事件的评论,指导学生批改,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说起作文批改课,大家都上过,为了强化学生的语言品味、修改能力,让学生自己来批改作文,虽然有一些效果,却不甚明显,但是段老师却让学生对批改过的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将作文批改设计为四个环节,即批、改、赏、研。第一环节是“批”,即让学生从教师给出的作文片断中先找出不足。第二个环节主要是“改”,学习了集体批改的方法,根据本次作文目标,从自己的作文中找一个片段进行修改,然后在班中展示。第三个环节是“赏”,让同学互换作文,找出同学作文中的优点,在黑板上展示这些精彩的片段。第四步是总结本次作文的方式方法。通过以上四个环节,段老师创设了特定的言语情境,让学生以特定的身份“参与”言语活动,从动态语言中获得语感,在实践中一步步再现语言之美。学生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品味、修改、赏析,驾驭语言的能力不断增强,实现了知识的内化、吸收。

语文学习又何尝不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我们完全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去体验,当学生和文本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情意上的交融相通,便可以更好地领悟文本语言的深层的意蕴,体会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魅力。福楼拜写到包法利夫人服毒自杀时,作家自己也仿佛中了毒一般,不是亲历,但完全可以体会!我们学习《想念地坛》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史铁生笔下地坛的那份安静和苍凉,想象地坛中作者车辙的印迹、母亲的脚印,想象站在园子里东张西望地寻找儿子身影的母亲,想象先生在家在园子里放下轮椅闭目思念母亲的行行清泪!这种情感体验,能引领学生去体会语言表情达意的功效,会让他形成良好的语感,进一步增强品味语言的能力。

尽管品味语言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语言教学让学生从诵读理解开始,最后内化、再现,学以致用,这才是品味语言的最终目的。学生也只有从不断实践之中,切己体验,才能为学生的语言品味这个“清泉”注入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山东教育》201210月第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