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十年与高考制度改革漫谈

发布日期 : 2012-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寿光市第一中学   王志武

 

课改十年,激情参与逐渐沉淀为理性思考,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沉下心来,理性地进行梳理与总结。毋庸置疑,课改十年对于每一位教师教育思想的冲击是巨大的。但不可否认,教育的确是“慢”的艺术,需要渐变的过程,来不得“跃进”。

关于课改十年的成功与否,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为,课改十年的成功与否,是无法用显性的数据来衡量的。最为可喜的是,在当下,课改理念已经渗透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逐步发展为一种具有文化意义的全民运动。

一、“红椅子”和民声投诉

笔者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村小学每逢期末考试,成绩一定会张贴在大队支部办公室外的最显眼处,考试成绩排队不说,学生姓名的后面,还要备注家长的姓名。成绩高的学生及家长自然脸上有光彩,兴高采烈,俨然“中举”一般。而那些排名靠后的学生及家长,则会倍感羞辱,颜面无存。

那时,我们通常把最后一名称之为“红椅子”。直到现在,笔者还记得,有一次,“红椅子”的家长看到成绩后,涨红了脸,忍不住爆了粗口:“丢死人啦,还缀着老子的名字!”要知道,这种羞辱感和罪犯游街示众相差无几。那时的教师,动辄打骂责罚学生,学生哪有什么尊重可言。

30年后的今天,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节前,笔者在教育局办公室值班,有学生电话投诉:“我们学校下午召开家长会,极有可能公布学生成绩。”我揣测,这位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比较差,因此担心家长责罚。其实,她不清楚的是,全市中小学校关于学生成绩,皆以等级形式告知家长,且不排名。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课改十年后的今天,尊重、平等、民主的学生观已经基本确立。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尊重、平等、民主的学生观,并不是在课改后才出现的。但是,课改前出现这种学生观,完全来自于部分教师的一种教育自觉,是相对被动的和模糊的,有偶发性特点。而课改后,这种学生观的确立,有着强烈的主导动机,是一种富有建设性的确立。

课改十年,就我市情况来看,新课改理念的落实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学校,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一点尤为可喜。

在我市强力推行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利用《寿光日报》等当地媒体,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营造了极好的社会舆论氛围。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学生的发展,不再仅仅关注考试科目的分数,而是自觉地追求一种全面的平衡的教育。比如,进入寿光民生网,查阅有关教育方面投诉的帖子,偶尔会找到涉及音体美这些非考试科目开课情况的投诉,这些投诉大都来自家长。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早已是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常态,这类投诉已极少发生。但,这种投诉至少为我们带来两点启示:一是家长越来越认识到对于孩子的教育,必须追求一种全面的平衡的教育。二是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有较为完善的、更大层面参与的监督措施,才能为进一步深化改革保驾护航。

总体上来看,当下的课改不可能独立运转在社会的文化体系之外,它已经发展为具有文化意义的全民运动,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课改十年取得的最大成就。

二、要分数,还是要能力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令人欣喜。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以下三个矛盾最为突出。

1.高考录取制度与新课改理念不相适应的矛盾

基于应试教育的高考录取制度和基于素质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之间的矛盾,是当前课程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

当前高考制度,阳光透明,但“分分必争”。而新课改更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教学是要“分数”,还是要“能力”。如果教学过于关注“分数”这一功利目的,必然使教师的“教”发生异化。

或许您会说,既要分数,也要能力。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在应对“分分必争”的高考上,死记硬背的接受式教学,远比探索发现某种知识,来得快,简单易行得多。换句话说,在应对“分分必争”的考试方式上,探索发现太“浪费”时间了。

或许您会说,某些知识通过探索发现,会掌握得更牢固。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某些知识”,但在应对“分分必争”的考试方式上,绝大部分知识还是通过死记硬背掌握得更快。

或许您会说,那就改革考试内容,力争体现能力。笔者认为,这也是命题专家的终极追求。然而,“纸上谈兵”能考察出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吗?能考察出语言学科“听说读写”中的“读”和“说”吗?能考察出科学学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吗?

何其难矣!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当下的高考录取制度,是制约课改进一步深化推进的最大瓶颈,非改不可。

如何改呢?同样,何其难矣!

2.应试背景下的家长、教师与新课改理念不相适应的矛盾

必须注意到,当下的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是在应试背景下成长的,传统观念的惯性是巨大的。

他们普遍认为,上学就是为了学习考试科目,学习就是为了“分数”。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即使知道孩子成年后,其情商和能力更为重要。但在应对高考“分分必争”的考试方式上,掂量掂量,到底孰轻孰重,“分数”还是“第一需求”。

目前,“分分必争”的高考制度的指向,也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必须为“分数”负责。因为这是家长的第一需求,这是孩子未来参加高考的第一需求。

高考就那么重要吗?目前无法回避的现实是,孩子被录取到哪所学校,几乎等同于这个孩子的“出身”,在以后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3.课程内容多和课时少之间的矛盾

本学年,笔者的孩子读八年级,英语成绩一直没有起色。去年的升级考试,他的英语成绩很不理想。于是,笔者做了一个小小的调研。据任课教师反映,学生的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绝大多数学生居于80分(满分120分)以下,该校大多数班级平均成绩为70分左右。

为什么出现这种状况呢?是命题过难吗?命题人是笔者相熟的朋友。他很委屈:“试题很简单,都是最最基础的知识!”

一次无意的交谈中,一位老英语教师给出了答案。他说,他认真研读了初中现行英语教材,词汇量较大,在规定的课时内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的基础很难保证。

推行素质教育之前,英语课时数较多,而在山东省强力推进素质教育之后,严格地规范了学生的在校时间,英语学科课时安排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但在规定的课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赶进度,造成大多数学生的基础很不扎实。

这样一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只能依靠校外培训机构来补充,这也是全国各地校外英语培训机构雨后春笋般增多的原因。

在此,笔者必须对英语课程专家表示歉意。笔者只是本着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探讨教育存在的问题,无丝毫中伤诸位课程专家的主观意愿。另外,课程内容过多、过难的现象,也不仅仅存在于英语学科。而课程内容过多、过难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建议课程标准的修订,不光考虑到课程目标,在有限的课时中能否完成,还要看看完成的状况如何,是扎扎实实,还是“雨过地皮湿”。

三、一声断喝与高考改革

教师步入教室,面对学生的吵闹,时常会一声断喝:“别吵了!”其实,有很多“技术含量”更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安静下来。然而在不少教师看来,远不如“一声断喝”快速有效,简单易行。但是,这种简单易行的方式,既略嫌粗暴,又不适合全部学生。对于有些学生,可以严厉一些;对于有些学生,则适合和风细雨般的引导。

高考改革同理。

一考定乾坤的高考制度,虽然阳光透明,容易操作,但的的确确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的今天,亟须探索一条更为科学的,更有利于人才选拔的招考制度。

读罢《人民教育》2012年第一期李希贵先生撰写的《2012年关注什么》一文,对于有关高考录取改革的思路,笔者举双手赞成。

记得2004年春天,笔者去北京参加启动高中新课改的培训。在征求建议的环节中,笔者表述的观点有些极端:高考不改革,课改等于零。八年后的今天,我愿意修订一下我的观点:高考不改革,课改就不会彻底,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课改。

李希贵先生提出的,关于高考录取过程中,扩大高校录取自主权的问题,使笔者想起自己短暂的教学生涯。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参与过5年的高中教学工作,主要任务是培养美术特长生。为了提高升学率,或者说为学生多找一条升学的路子,学校成立了美术特长班,学生的组成有两部分:一是确实喜欢美术的学生;二是学习成绩欠佳,通过学习美术,达到升学目的的学生。

这些美术特长生,在高考前需要参加专业测试,专业测试通常是由高校自主组织。尽管也有负面的不确信的传言,但就笔者观察来看,考不上的学生大都是因为平时专业成绩比较差,或是志愿报考过高所致。总之,该考上的都考上了。

而这些学生在参加高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中,南征北战,东跑西颠,无意中练就了吃苦耐劳、敢闯敢干的良好品质,这是相对封闭的高中教育无法达成的一种教育成果。更令人意外的是,1996年高考,我校这些所谓“学困生”的语文成绩进步明显,平均分竟和普通文科班基本持平。笔者无法解释这种现象,只能归结为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激活了思维,在专业测试的奔波中开阔了了眼界。

通过以上事例说明,扩大高校录取自主权是可行的。倘若如此,这对高校的诚信体系是一种考验,但我们应该相信,他们一定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当然,监督制度的跟进是必不可少的。

新课改下的高考录取制度不能“一声断喝”,而是应探索更有“技术含量”的、更科学的、更有利于人才选拔的新模式。

改革固然会有风险,但不改革没有出路,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已经作出回答。需要呼吁的是,高考制度改革的风险不能仅仅由教育决策者承担,我们每一名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都应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将课改进行到底,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课程改革。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承认,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好,令人欣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行文至此,笔者心里忐忑不安的是:由于立身基层,偏居一隅,学识浅薄,视点低,视野窄。因此,很多观点带有一种局限性,难免有偏颇之处。敬请教育决策者、专家和诸位同仁予以理解,期待抛砖引玉。

 

(《山东教育》201210月第29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