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

发布日期 : 2012-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体院体育学校   东野广霞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探究式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效。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一、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原因

1.高中数学内容需要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数学每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要比初中多,对知识掌握的要求层次加深,题型变化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开放题和研究性问题多,尤其课改的全面推行,对学生能力要求也有提高。如果仍用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的容器,抑制了学生自主性、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学生自主地选择、探究、运用知识。

2.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利于自主探究教学的实施

高中学生随着年龄变大,心理也比以前成熟,兴趣稳定持久,意志力增强,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素质较初中大有提高,这非常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施。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1.课前预习   发现问题

每天要布置预习任务与预习要求,要求学生每天用20分钟时间,预习下节内容,并做课后练习,找出这节课的重点,圈出疑难问题,并将自己自学时的疑难和对问题的想法旁注在一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在自学时提出新见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2.明确目标   速学文本

上课时,首先用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本节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带着目的再次自学已提前预习内容,本环节一定要注意目标具体准确,符合课程标准。

3.师生配合   探索新知

师生配合时,老师要多听学生发言,当学生提出问题后,不要急于解答,可让学生们互相讨论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点评完善,这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评价非常重要,不管学生怎样回答,教师要引导,多表扬少批评,表扬要面向全体,批评要单独背后,在班级中批评要注意方式,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对回答巧妙的要重点表扬,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议时要注意导学平衡,教师要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这也是自主探究教学的核心。

4.精练精讲   互改互补

学生通过议对本节知识点明晰后,安排适度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选择习题要与本节内容紧密联系,难度要适当,题型要多变,不要选难题、繁题,题目要简洁灵活,让学生乐于做题,练习的方法要多变,如分组竞赛、随堂测验等。学生要互批互改、互帮互学,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点评,特别要抽看重点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学生思维障碍,点拨疏通解题思路,点拨时尽量不要自己直接讲,而是让学生讨论回答,既可以发现好的解法,让大家资源共享,又激活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5.合作学习   共同提高

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题量大、难度大,尽管老师布置作业精选,但仍有学生有困难,因此让他们好中差自由组合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及时交流,消除疑难,共同提高,教师可通过检查评比的形式推动学习小组的活动开展。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就是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权利,不要教师设框框,先把学生手脚捆绑起来,要求学生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一套去运行。而每步探究先让学生尝试,就是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教学过程主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这样,就可以使探究式课堂教学进人理想的境界。

 

(《山东教育》2012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