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远离导学案模式

发布日期 : 2012-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济南甸柳一中  张春红

 

导学案是初中教学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式作为教育思想、方法体系的外化、固化,便于操作。但是,语文教学却是与模式格格不入的。语文课程内涵的人文性、语言的模糊性、情景的生活性、目标的多元性、思维的非线性和结果的测不准性,使语文教学具有灵动不羁的特点。语文教学要回归文本,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课堂上下教师要注重对“学”的参与性,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以教研组为单位,以导学案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就是每个老师由备一个学期的课,改为备一个单元的课,所有老师分担一个学期的备课任务,但对导学案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家在应用导学案时,要一起讨论,所有的老师必须用一样的导学案。也就是说,同年级的班,任课教师不同,班级状况不同,但上课的内容却要保持一致。在这种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导学案,是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呢?

实际上,导学案在推广使用后,产生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使用导学案授课和不使用导学案授课的班级成绩并无多大差别。

第一,预习的真实性与实效性值得商榷。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学生在预习时直接查看教辅书,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学生读书只是想在课本和教辅中查找答案。没有思考的读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读书代替思考导致读书和思考都浅尝辄止。教科书+教辅书的阅读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看看和查找,就可以径直地获得知识,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藏起来,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针对性,找不到着力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也因此带有“泡沫”和“虚假”的成分。

第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却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极具个性的激情讲解在传统教学中是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而使用导学案后,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种讲解是难得一见的。课堂虽不缺少热闹,但缺少一种激情。特别是千篇一律的导学案,扼杀了教师的个性,教师个人的自主性、独创性及个人的教学风格都得不到充分发挥。

第三,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导学案的容量有限,问题都是预设好的,缺少了灵活性。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而导学案大都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已经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好的,所以在授课中只是按教师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导学案的形式固化起来,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不利于鼓励学生发现、探究问题。

第四,“放”与“扶”的关系能否拿捏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是否真的能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可能教师和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心理调适过程。课堂应该是有放有收,不能放任,更不能放纵。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是语文味,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就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返璞归真,师生共生互学,渗透教师个人的生命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今的语文课堂,完全没有了语文味,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练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就这样被肢解,变得面目全非。语文教学不可能速成,需要慢慢地来,需要潜移默化,经过老师的熏陶,学生渐渐地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理解语文的特有韵味。语文课堂并非快餐,不需要流程,它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是一种积淀。今天教给学生的东西,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需要几年,有的需要几十年,有的甚至是一辈子才能显现出其效能来。于漪老师在《语文素养重在积累》中说:“语文教学是高难度的教学。从教育者而言,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较为厚实的文化底蕴,而且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以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适应时代的需要,学生身心的需要。就学生而言,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也绝非纯技术问题,而是有个积累的过程,积累思想、积累词句、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积累多方面的知识。语文水平的提高必定伴随着见识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升、对语言文字表现力的感悟。那种应试类的一课一练,不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真本领,不过是应考的敲门砖而已。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精读、广泛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写作能力是在写作实践中反复琢磨获得提高。立竿见影的说法不过是糊弄人而已。”

语文教学需要静下心来。戴贤泽老师在《静,语文课堂活动永恒的风景》一文中指出: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知识容器”的“满堂静”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时下的课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浅”思考,满堂“动”了。课堂上“蜂飞蝶舞”,煞是热闹。主要表现在:课堂活动过频、课件充斥课堂、教师主导意识太强、问题设计过多、讨论流于形式等等。学生静心学习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的时间严重缺失,取而代之的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的现象,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深度不够,效率低下。课堂呈现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一堂课上完,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坐着缆车看风景,没有真正的提升和体验。戴贤泽老师从六个方面提出语文教学需要“静读,聆听,潜思,静写,默想,静悟”。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目标,它还有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如果说知识目标在“高效课堂”上能够实现,那么情感目标和价值目标难道通过“高效课堂”也能达成吗?

一张导学案,把课文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去做,没有了课堂的导入,也没有了课堂的结尾艺术,没有了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也没有了学生的揣摩品味。有的只是热闹的场面、虚伪的小组合作,有的只是伪展示、伪合作、伪点评,一切是那么的华而不实。从语文教学回归本源来看,个体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还是通过自身独立地理解和运用实践获得的,小组“合作”的学习不过是一种补充的方法和措施,不是必需的,更不是主体。课堂上常常是组内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发言,其他的同学则是忙于对答案。很多的课堂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将合作流于形式化、表面化。

以导学案为本,即便是新授课,也似乎成了练习讲解课,只不过由原先的教师讲解变成了现在的由学生自己来讲解,文本的理解感悟被简化为数问数答,少了不期而遇的精彩,少了智慧火花的闪烁。表面上学生在动,而实际上导学案身上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牢牢地钳制着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语文价值追求已经被简化为应试训练,看上去老师的主体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但老师的“主导”作用却有增无减,因为课堂上老师一切所为都是在把学生导向预先设计的这份导学案上。在这样的高效课堂中,对课文的理解,语言的学习和训练,语文的能力和素养究竟在哪里?

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是活泼的。以不变应万变,将阉割课堂的灵活性。循环往复的教学模式,也会消磨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研究灵性,销蚀学生听课的兴趣和耐性。因此,不能热衷于寻找语文教学“十分严谨、十分有序、十分细致、十分规范”的模式,不能把语文教学程序化。课堂不是机床,学生不应是冲压成的某种质地的零件;课堂不是作坊,学生也不是可以被塑造成某种样式的陶胚;课堂不是流水线,学生更不是整齐划一的组装产品。

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而应该是一门充满活力和精彩的艺术。不要让模式使语文失去灵性,更不要让学生失去兴趣。语文教学应远离模式。

 

(《山东教育》2012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