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语文导学提纲编写使用的误区

发布日期 : 2012-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海阳市行村镇第一中学   于秀丽   于丽华

 

随着创建高效课堂活动的深入开展,导学提纲的使用逐渐普及。但作为课程改革的新产物,在编写和使用中难免存在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笔者认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导学提纲=教案

部分教师在编写导学提纲时,往往是根据教案来预设导学提纲。在课堂上,也把导学提纲当作教案使用,按照导学提纲上的问题逐题讲解,把语文课上成了数理化的习题讲评课,完全没有了语文课堂的起承转合,这是完全错误的。

其实,教案和导学提纲有着本质的区别。教案是教师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讲授方法等实施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案。它的使用主体是教师,是为“教师的教”设计的,重在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导学提纲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学习方法等内容的学习方案,它的使用主体是学生,是为“学生的学”设计的,重点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导学提纲必须体现方法化原则,既要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更要有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告诉学生采用什么方法自学。

使用导学提纲时,则要在批改的基础上了解学情,灵活设计教学流程,不可只顾订正答案,而对教学步骤的设计不管不顾。

二、导学提纲=练习题

导学提纲是学生的学习方案,这一点老师们都能理解。但他们在预设导学提纲时,却往往会产生这样一个误解——导学提纲就是发给学生做的练习题。有的教师唯恐遗漏了知识点和考点,把自己所能查阅到的有关考题恨不能一股脑儿罗列在导学提纲中。一篇课文从文学常识、生字词语、写作手法、作者情感,到文本主题、赏析语言、拓展延伸,面面俱到,浓缩在一张卷子上。更有甚者,把文章的语段设置成烦琐的阅读理解题列在导学提纲上让学生做。

下面是一位教师为鲁迅的《雪》编写的导学提纲(字词和文学常识除外):

1.请为本文划分层次并说出你的划分依据,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第一部分写了北方雪的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写雪下面的绿草和各种花?为什么要写孩子们堆雪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第二部分写了南方雪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请选取你最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5.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6.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7.由本文你能联想到哪些咏雪的诗句或文章?

8.请写一段自己儿时雪中的游戏活动。(100字左右)

这份提纲设计的问题烦琐、交叉。第2题中的二、三两问已包含第4题中,第23题中的最后一问与第6题重复,第7题可作为课外实践作业让学生课余搜集,第8题则可以作为拓展延伸内容,单独进行一节片段写作训练课。这么多问题的罗列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能“望题兴叹”。

导学提纲的编写应该体现问题化原则,即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但设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不必面面俱到,要简洁、精练,富有启发性,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三、导学提纲必须人人全部完成

在使用导学提纲时,部分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规定人人必须全部完成,这是不符合学情的。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置是有层次性的,一般分为ABCD四层,A层为识记类,主要是文学常识、生字的读音和字形、重点词的解释和整理。B层为理解类,指对文章主题、故事梗概、人物特点的整体把握。C层为探究类,主要是涵咏品味重点词句段,探究人物塑造方法和作用、作品表现手法等。D层是拓展类,包括拓展阅读、围绕文本的有效思维训练、片段仿写、社会实践等。教师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困生完成A层即可,B层要求80%学生必须完成,C层则主要面向中等以上学生,D层由一些学有余力的优等生选作。即使是优生也允许有完不成的问题。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可做好标记,第二天与同学交流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四、课前课上发放导学提纲效果一样

有些教师认为课前、课上发放导学提纲效果一样,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导学提纲教学提倡“先学后教”,是一种前置性学习,是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向单位时间要效益、要质量,所以它发放的最佳时间以上课之前为宜。教师必须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前一天将导学提纲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导学提纲上的提示和要求认真进行自学,自学过程中将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教师在正式上课前收齐后适度抽批或全批,以便及时了解学情,二次备课,以学定教,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努力做到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以此提高课堂效率。

实践证明,导学提纲教学模式比较科学,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精心编写和使用导学提纲。只有走出了以上误区,导学提纲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各种层次的学生才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最大限度的提高。

 

(《山东教育》2012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