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新教育”

发布日期 : 2012-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莱芜市实验中学   刘永绪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论语》是研究孔子最可信赖的依据,其中的许多言论时至今日仍然被世人奉为至理。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孔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继承了什么?当前,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铺天盖地而来,一股新的教育实验正在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不禁要问,“新教育”真的很“新”吗?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了?翻开《新教育》,翻开《论语》,会很容易地发现,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在《论语》里早已提出,只不过我们又重新捡回来罢了。

新教育的六大学理基础是:

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主要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主要依据是“皮格马力翁效应”心理学)。

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主要依据是心理学)。

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主要依据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教育伦理学)。

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主要依据是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

从以上可以看出,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分别涉及了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我们不妨从《论语》中找到这些学理,再给孔子加上一些称号: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伦理学家。

新教育学理基础第一条,发展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校长,关注父母,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有的;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我们觉得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朱教授最大的贡献就是由过去的“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提法,更加关注了“教师”。《论语》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级界限,扩大了教育对象,使教育扩及于广大平民,和今天的新教育相比,它没有强调教师这一重要环节,但在当时已经是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了。

新教育学理基础第二条,行动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新教育实验强调,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主要是通过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实现,也就是“反思”。这和“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不谋而合。《论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我们可以改成“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可见,孔子也很重视学习者和教书者的反思。关于“行动”,《论语》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要言行一致,举止端庄,“言必信,行必果”。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也就是说要想使自己的思想主张为他人接受,必须心意诚恳,行为端庄,这样你的主张就可以行得通了,就是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对于“只有坚持,才会有奇迹”的学理基础也可以找到原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把实行仁道当作自己的任务,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也强调了坚持的重要意义。

新教育学理基础第三条,潜力论: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

“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新教育实验相信,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舞台,他们就可能演绎多大的精彩;我们给教师和学生多大的空间,他们就可以创造多大的辉煌。”

对待同一个问题,孔子的意见则截然相反。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也就是说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至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孔子特别强调“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例举一个道理而他不能类推出三个道理,我就不再教诲他了。对于宰予,孔子则断下结论,“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依照孔子的观点,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成为圣人,成为姚明,成为爱因斯坦,对于一般人,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就很不错了。爱因斯坦说:“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更重要。”平时为了激励学生,我们往往只强调前半句,而大多数人则忽视了后半句。实际上爱因斯坦更强调的是那1%的灵感对于学问的重要性。有俗语曰“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就是说,龙的九个孩子都各有各的爱好,我们不可能强求所有的人都那么优秀。在同样的教育环境里,随着教学的推进,总是有学生慢慢地掉队,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不能说老师没有相信他有“无限”的潜力,不能说老师没有给他“无限”大的舞台,更不能推断老师没有尽心尽力。如此看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提法也值得商榷了。教得好和教得不好,首先就是一个评价角度问题,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慨全,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只有承认问题的存在,才能真正去解决问题;只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新教育学理基础第四条,个性论: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

新教育中强调,“新教育实验崇尚的是个性,崇尚的是品牌,我们希望每个学校都办成特色,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拥有自己的特长,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新教育一直认为,特色就是卓越。”“要由个性化的教师来培养个性化的学生。”《论语》中曾塑造了多位个性鲜明的弟子,如子路率直鲁莽、颜回温雅贤良、子贡聪颖善辩、曾皙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是个性鲜明。孔子对之进行了相应的个性教育,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如《颜渊》中,对待“仁”这个话题,孔子对不同性格的弟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如果说孔子是个性教育的鼻祖,也应该是不过分的。

特色教育方面,孔子非常推崇六艺。“六艺”始见于《周礼》,“礼、乐、射、御、书、数”。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乐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乃孔子所谓“游于艺”之真谛。“人之三宝,精、气、神,经习‘六艺’而得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相偕,君之形具也。”

由此可见,孔子极力推崇“六艺”有它时代的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孔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特色教育。

新教育学理基础第五条,崇高论: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就是塑造美好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而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什么是崇高精神?如果做到了“君子”的要求,人的精神便是崇高的。

新教育学理基础第六条,和谐论: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教科书对孩子有用,但管不了孩子的一生,因此你教材编得再好,也不能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关乎一个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习惯、技能与生活方式。”下面,我们谨举一些和学习有关的“对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学习态度方面。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学习方法方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中说,“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建国之初,对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作者就有过一番争论。郭沫若提出《兰亭序》的作者并非王羲之,而是他的第七代孙智永和尚伪造的,此言一出便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震动,当时鉴于郭沫若在史学界的地位,没有几个人敢于公开争辩。毛泽东主席亲自给郭沫若写信,“笔墨官司,有比无好”。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兰亭序》作者的大讨论。所以,对于新教育也要经过一番思考。我们要认识到新教育精神在教育创新中的巨大作用,把新教育的精神和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有各自特色的“新教育”。对新教育的弘扬和发展,契合了时代的需要,抓住了新教育的本质,对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要做到“古为今用”。

最后我想用朱永新教授的一句话来结束此篇。

——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山东教育》20124月第1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