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古诗文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发布日期 : 2012-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烟台市实验中学 陈东生
杜威非常重视思维的价值,他认为:“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罗伯特·斯滕伯格在《思维教学》一书中也说:“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思维?我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找到了思路。《标准》把“发展思维”规定为“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可是对古诗文阅读的“评价建议”只是“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或许正因为此“评价建议”的“最基本性”,大多数教师才把古诗文教学窄化为“说文解字”,苛求“字字落实,句句过关”,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沦为单调的“死记硬背”,因此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与智慧。而选入课本的古诗文行文规整,富于韵律,语句优美,尤其是富含思维张力,如果不作为思维的“引导点”“生成点”“升华点”加以充分利用,实在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于是,在古诗文教学中,我尝试将“记诵积累”与思维训练有机融合,在实现“评价建议”的“最基本性”的同时,提供话题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切磋,感悟思维碰撞的乐趣和价值,提升思维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补白为盈,想象思维
古诗文因其语言精练、短小精悍,为读者留下许多想象再造的空白。在古诗文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尝试用补写、续写等形式,填补其空白,领会作品的深层意味和审美情趣。如《晏子使楚》一文主要以对话来表现晏子的沉着机智、不卑不亢;而面对三个回合的失败,作者只是以“楚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矣’”轻描淡写,可谓“耐人寻味”。在引导学生反复吟咏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想象补写晏子与楚王对话时的神态和心理,品味楚王“笑”的意味,学生深深体会到晏子的智慧与楚王的尴尬、无奈和自嘲,想象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卖炭翁》一诗在矛盾冲突的高潮中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在引导学生诵读理解之后,要求学生以《卖炭归来》为题续写,学生在文本特定情境(“一尺雪”“衣正单”“牛困人饥”)的基础上,畅想归途中卖炭翁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以及老牛的哀鸣和眼泪,深刻理解了作者的柔肠,成为文本作者的“知音”。通过这些“补白”,使学生凭借想象的翅膀尽情翱翔,充分体验了“再创作”的艺术快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以疑促思,发散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从疑问开始。所以,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提出各种创造性的见解。例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后,我提问:学习了本文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可谓“投石击破水中天”,学生热烈讨论,奇思妙想频生:①齐王纳谏除弊使诸侯国皆“朝于齐”,告诉我们广开言路才能强国安邦;②邹忌自知不如徐公美,启发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③妻、妾、客皆美邹忌的事,告诫我们对讨好恭维的话要抱有警惕之心;④邹忌以家事比国事规劝齐王的技巧,启迪我们劝说别人要讲究方式方法,委婉含蓄。《愚公移山》一文,通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形式,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在把握了本文的主旨,肯定愚公移山的精神仍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特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我首先介绍了一个英国人和一个加拿大人对愚公的评价,以开启学生的思维,然后提示学生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愚公移山行为发表看法。有学生就从“环保”的角度给以否定:“这种做法打破了‘冀之南汉之阴’和‘渤海之尾’等地的生态平衡,无疑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可谓不智之举。”有的同学更从“移民”的角度提出建议:“其实山是死的,人是活的。与其‘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地移山,何如搬家来得简单?有子子孙孙移山的干劲,建一个新家不是更快捷吗?”……学生思维火花的点燃,使得课堂生机勃勃,发散思维能力显著提升。
三、打破常规,转换思维
古诗文大都文质兼美、文约意丰、含蓄蕴藉、耐人寻味。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对其蕴涵的价值“求异”,不失为转换思维方式的训练之道。《伤仲永》一文说明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可是由于王安石在结尾点睛式议论的“先入为主”,使学生对天资过人的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的自身原因深信不疑。我故作思索状的“旁逸斜出”:仲永“泯然众人矣”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之外,难道就没有其他原因?激起学生深入的思考,学生最终意识到一个人能否成才除了他自身的原因之外,还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仲永之所以“泯然众人矣”的客观原因之一就是他父亲目光短浅、唯利是图。此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出示《孙权劝学》,让学生比较:仲永的“不知学”和吕蒙的“不想学”,从主观上讲是一样的,可是二人最终“一败一成”,根本原因是仲永父亲“不使学”,而孙权“劝学”。学生们意识到,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长者的引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具有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才能引导好孩子学习。有了打破常规,转换思维方式的经验,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便不会再“迷信”。如《曹刿论战》一文中,鲁庄公相对于曹刿来说是一个反衬人物,但是一位学生转换思维的角度提出了疑问:“老师,我认为不能完全否定鲁庄公,说他目光短浅是不全面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热闹了。我让同学分组讨论,几分钟后,一个个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看法闪亮登场:1.鲁庄公广开言路,才使一介草民曹刿得以参与论战;2.面对曹刿“小惠”“小信”的逆耳批评,仍能虚怀若谷,唯才是用;3.不高高在上,而是亲临前线,“与之乘”“战于长勺”,甘当配角;4.不被“齐人三鼓”的气势吓懵,用人不疑,不收回成命,不打退堂鼓,不干扰曹刿的作战指挥;5.善于总结经验,“既克”之后能“问其故”,向曹刿请教战争的规律。站在鲁庄公的立场思考,显然不失为一个敢于迎战强敌、取信于民、知人善任、虚心纳谏的明君。这是学生在深刻解读文本基础上提出的新见解,他们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善于转换思维角度,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表现出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的思维品质。
四、适当引申,辩证思维
一些古诗文中包含着若干辩证思维的因素,在学生掌握了文本的基本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在文本主旨的基础上适当引申,有助于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水平。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了逆境对人才造就和国家强盛的必要性。如果只囿于课文,不做适当引申,启发学生辩证思维,就容易使他们形成这样的思维定势:逆境是成才、强国唯一的充要条件。其实,胸怀大志,积极进取,充分利用顺境的之利,不仅能成才,而且能比身处逆境早成才。同理,一个国家居安思危,励精图治,那国家就会更强盛。为了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我要求学生举出与孟子观点相同或相反的若干事例。学生思维异常活跃,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举不胜举(其实,我们身边这样的实例俯拾皆是)。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以“逆境与成才”为题作文。学生在作文中,既透彻论述了逆境之利,又中肯地指出了逆境之弊。再如《为学》中对事情难易转换的论述很有辩证意味,它不仅揭示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规律,而且明确指出了在一定条件(“为”)下相互转化的可能,这就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为了强化学生的辩证思维意识,可以让学生依照文中句式进行仿写练习。总之,抓住富有辩证思维因素的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探索,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学会一分为二看问题。
五、与时俱进,拓展思维
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所体现的思想内核,在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后依然焕发着活力,成为当代人的行为指南,这也为我们引导学生立足现在,古为今用,用发展的眼光继承文化遗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学习《陈涉世家》,要求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学习《岳阳楼记》,让学生思考在现代人际交往中,如何和领导相处,面对别人的误解该怎么办;学习《马说》,引导学生讨论,如果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该怎么做;学习《五柳先生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身边像“五柳先生”一样有个性或是“另类”的人。这些具有鲜明时代感的新鲜元素与文本内容的高度融合,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拓展。
我们以前囿于新课标对古诗文阅读的“最基本要求”只“说文解字”,扼杀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导致学习低效。而我们在仍然注重“诵读积累”的同时,适当添加了思维训练的“维素”,不但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点燃了学生的求知热情。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累积了许许多多的思维经验,只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不仅会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而且会养成好思、乐思、善思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思维能力,达到提高素质、增长智慧的目标。
(《山东教育》2012年3月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