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讲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回味

发布日期 : 2012-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章丘市埠村中学   赵景香

 

历史是一门人文气息浓厚的学科,在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心灵的震撼、情感的渗透甚至人生观的形成中,有着独特的影响魅力,而这一切均离不开教师语言的熏陶,也就是离不开教师的讲授。历史课堂需要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授,但要杜绝满堂灌,要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适可而止,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回味的时间。课堂上学生如果缺乏思考和回味,那么,课堂教学就失去了真正的生命力。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历史课堂讲授中如何做到给学生留下思考和回味,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键之处,引而不发

引而不发,就是要求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教师全面系统的讲解,为学生思维的冲刺做好铺垫。尤其是讲到课文内容的重点之处、关键之处时,教师的讲解要戛然而止,整个课堂教学呈现一触即发之势。教师已经拉开了弓,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自己把箭射出去。

例如,七年级历史上册《大一统的汉朝》一课,在讲到汉武帝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讲述: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出现了“文景之治”这一盛世局面。公元前140年,年仅16岁的刘彻即位为皇帝,这就是汉武帝。此时的汉朝国强民富,但年轻的皇帝面临着诸侯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的问题。如何解决诸侯问题呢?武力解决,必将血流成河;妥协退让,则可能君权旁落。何去何从,历史期待着汉武帝的抉择。同学们,假如你是当年的汉武帝,请你做出自己的选择,速速下诏。讲到这里,教师收住话语。看吧,班上的学生个个想过皇帝瘾,有的独自沉思,有的“君臣”商议。接下来的“诏书”肯定让教师“目不暇接”。在学生思维积极活跃的基础上,再总结汉武帝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影响,汉武帝雄才大略的历史形象便会浮出水面。所以,教师讲解关键之处,引而不发,才会有学生思维的启发,智慧的开发。

二、揭示结论,蓄势推测

历史教材中,历史现象、历史结论,往往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但很多时候,这些内容由教师直接讲解得出,哪怕是向学生再三强调,也不一定会给学生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要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因为教师的强调或是强加。向学生强加知识,不但加不进去,还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因为强加的过程中缺乏学生的积极思考,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展开。尤其是历史结论的直接讲解得出,使学生缺乏归纳总结的尝试,剥夺了学生能力培养锻炼的机会。课堂上师生没有语言的交流,势必缺少心灵的共鸣。我认为,在学习历史现象或历史结论的相关知识时,就现象或结论出现的前提、条件、背景、原因等,教师可通过旁征博引,作详细的介绍,为学生下一步的思考和表达积蓄力量。教师的讲解要给学生以启发,让学生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推理,表达出自己的历史观点,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

例如,八年级历史上册《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一课中,关于秋收起义,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讲述:在国民党对共产党斩尽杀绝恐怖政策的笼罩下,19278月中旬,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身份回到湖南,组织武装起义,起义部队以夺取长沙为目标。19279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共三个团参加了战斗。战斗中,战斗力最强的一团因临时收编的部队阵前倒戈,严重受挫;三团一鼓作气拿下两个重镇后,却在强敌反攻下损失惨重;二团也被敌军冲得七零八乱。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继续进攻长沙,为什么?(讲解停顿,学生思考回答)作为前敌委员会的书记,毛泽东该下达怎样的作战命令呢?(停顿几分钟,由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继续讲解:随三团行动的毛泽东当机立断,下达了停止进攻长沙,到浏阳县文家市会合的命令。面对着由起义时的5000人锐减为现在的1500人,毛泽东又将作出怎样的战略部署呢?这一部署将对中国革命产生怎样的历史影响呢?(讲解停顿,学生再次思考问题)至此,“中国革命向农村进军,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结论的推出,也就水到渠成。由教师蓄势,充满激情的讲述,定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心动情发,自然而然地就能推测出相关历史结论。学生参与了历史结论的推断,既掌握了历史知识,也理解了历史。

三、悬而未解,存疑激思

我们常说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有价值。历史课堂上,常见的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若学生对答如流,则显得师生互动有成效。这种师问生答的提问方式是历史课堂教学中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方式,但不应该是全部方式。我们总是强调课堂上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决不仅仅是看学生课上回答了多少问题,答对了多少问题,更应该看学生提出了多少问题。学生只有能够提出问题,哪怕是错误的问题,才能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育内涵。所以,作为历史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思维,许多知识点可讲一半,留一半,留下没有完全解决或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提出他们的疑问或设想主张。

例如,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一课,教师这样讲述西安事变:东北三省沦陷后,日军又将侵略矛头伸向华北。“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在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教师的讲解至此停顿,然后问学生,对于“西安事变”这一知识点,大家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同学们纷纷陷入思考,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同学们陆续提出了以下问题:

1.张学良、杨虎城是什么人?

2.张、杨和中共有什么关系?

3.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有哪些?

4.蒋介石不在南京,跑到西安干什么去了?

5.张、杨为什么要扣押蒋介石?

6.抓住蒋介石后为什么不杀了他?

7.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8.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够得到和平解决?

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全国的抗日形势有什么影响?

10.张、杨后来的命运如何?    

师生共同解决上述问题,每问必答。这样,关于“西安事变”这一目,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点,有了学习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满腔的爱国热情也深深感染了学生,要求学生达到的三维目标已基本实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更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种课堂主人翁的意识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四、意犹未尽,余地生辉

历史课堂离不开老师的讲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必须做到讲清思路,讲明要点。在讲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能把课讲得太满。若教师把所有问题都讲透,会把学生满堂灌得透不过气来,哪里还有对学习内容回味的心情?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回味,就无法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那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地熏陶就成为一句空话。所以,历史课堂的讲授要在许多环节处,如知识点的过渡处、重点内容之处、或总结出结论之后,给学生留下体会回味的时间。让学生感到教师的讲解意犹未尽、回味无穷,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用心去品味这种情感,同时放飞思维想象的翅膀。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在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撼,情感得到升华,价值观的渗透润物无声、无痕。

例如,九年级历史上册《血腥的资本积累》一课,对三角贸易的罪恶,教师做这样的讲述:从非洲到美洲,运送黑奴的大西洋航线是一条死亡之旅。几百年过去了,在“大海的深处,泥泞的沙里,躺着许许多多被人遗忘了的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沉的黑暗里,闪烁着不幸的奴隶的白骨。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他们见证了殖民者猎奴、运奴、贩奴过程中种种罄竹难书的滔天罪恶。所以,大西洋里涌动的,不仅仅是海水,还有无数黑奴的血和泪。讲解停顿,然后留下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回味课文相关内容。教师深沉的话语和悲愤的语调,能够打动学生的心扉,使学生进入对“贩奴贸易罪恶”的分析思考。再如八年级历史上册《北伐战争》一课,在学完“北伐的胜利进军”一目时,教师做如下总结: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使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随后,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的胜利进军,是两党合作成果的辉煌体现。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却抹杀了这一切。以蒋介石和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了血腥的屠杀。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7万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但英雄的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到,他们掩埋好牺牲的同伴,踏着同伴的血迹,继续前进了。蒋介石把共产党人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他没想到,共产党人还能孵出小鸡来。共产党人不光站稳了脚跟,燃起了传播革命火种的星星之火,并且让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走进这段历史,去感受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教师讲解停顿,学生脸上的神情是凝重的,他们正沉浸在对教师讲解内容的回味之中。我认为,如此总结,既可以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起到概括和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又拓展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对教师讲解的回味和思考,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了课虽尽但思无穷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历史课的讲授中,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回味,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感情丰富的语言作铺垫,讲解适可而止,将这一过程付诸实践。如果忽略这一过程,把所有问题都讲尽讲透,就大大损害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被动学习、懒于思考的习惯,使本应“育人”的过程变成“愚人”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但不可以代替学生学习;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思考,从而自己明白事理,掌握规律。而引导学生学习,必须从教师的讲授开始。所以,历史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讲授,但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回味的时间和实践。

 

(《山东教育》2012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