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先哲的教育教学思想

发布日期 : 2012-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禹城市教育局   王兴海

 

浏览《西方先哲思想全书》,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注意了西方先哲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点并进行了汇集,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先哲教育教学思想的轨迹,看到历史长河中西方先哲教育教学思想的驿点。

毕达哥拉斯是生活在公元前580-500年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他在2500多年前就形象地描述了教育的特性:“你能通过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但教授你的人却不会因此失去了知识。这就是教育的特性。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好的禀赋可以从遗传中获得,如健康的身体、姣好的容颜、勇武的个性;有的东西很宝贵,但一经授予他人就不再归你所有,如财富,如权力;而比这一切都宝贵的是知识,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能得到而又不会损害他人,并可能改变你的天性。”

生活在公元前469-399年的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他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愚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他说,在所有的事情上,凡受到谴责和轻视的人,都是那些最无知的人。他主张教人锻炼身体。他认为,健康的身体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对体力活动和思维活动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教学上有“苏格拉底方法”,也叫“问答法”。这种方法是自始至终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生活在公元前427-347年的柏拉图的教学体系是金字塔形。为了发展理性,他设立了全面而丰富的课程体系。他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划分了几个年龄阶段,并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0-3岁的幼儿在育儿所里受到照顾。3-6岁的儿童在游乐场内进行听故事、游戏、唱歌等活动。6岁以后,儿童进入初等学校接受初级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柏拉图接受了雅典体操锻炼身体,以音乐陶冶心灵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安排了简单的读、写、算、唱歌,同时还十分重视体操等体育训练项目。17-20岁的青年接受军事教育,并结合军事需要学习文化科目,主要有算术、几何、天文、音乐。20-30岁,经过严格挑选,进行10年科学教育,着重发展青年的思维能力,继续学习“四科”,懂得自然科学间的联系。30岁以后,经过进一步挑选,学习5年,主要研究哲学等。至此,形成了柏拉图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的教学体系。

根据其教学目的,柏拉图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智慧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四科”,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其后便成了古希腊课程体系的主干和导源,支配了欧洲的中等与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

柏拉图认为,每门学科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凡有所学,皆会促成性格的发展。在17岁之前,广泛而全面的学科内容是为了培养公民的一般素养,而对于未来的哲学家来讲,前面所述的各门学科都是学习辩证法必不可少的知识准备。文法和修辞是研究哲学的基础,算术是为了锻炼人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学习几何、天文,对于航海、行军作战、观测气候、探索宇宙十分重要,学习音乐则是为了培养军人的勇敢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他还很重视选择和净化各种教材,如语言、故事、神话、史诗等,使其符合道德要求,以促进儿童心智之发展。

就教学方法而言,柏拉图师承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把回忆已有知识的过程视为一种教学和启发的过程。他反对用强制性手段灌输知识,提倡通过问答形式,提出问题,揭露矛盾,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判断,最后得出结论。理性的训练是柏拉图教学思想的主要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柏拉图始终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的。在《理想国》中,他多次使用了“反思”和“沉思”两词,认为关于理性的知识唯有凭借反思、沉思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达到举一反三。感觉的作用只限于现象的理解,并不能成为获得理念的工具。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心思凝聚,学思结合,从一个理念到达另一个理念,并最终归结为理念。教师要善于点悟、启发,诱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使他们在“苦思冥想”后“茅塞顿开”,喜获“理性之乐”。

柏拉图的教学思想几乎涉及教学领域中的所有重要方法。他第一个确定了心理学的基本划分,并使之与教学密切联系起来。他继承并发展了斯巴达的依据年龄特征划分教学阶段的教学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则更多地总结与采用了雅典的经验,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调探讨事物的本质,这些都给了后世教育家们以巨大的影响和启迪。

但是,柏拉图夸大了理性发展在教学中的意义。他所主张的通过回忆和沉思冥想以致知的教学过程,反映了其对掌握知识理解中的唯心主义倾向。

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他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消解疲乏、修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

被称为犹太教的柏拉图的伊本·盖比鲁勒(约1021-1058年)认为,通向启蒙的五大步骤为:第一步是静默,随后是聆听和铭记,接下来是实践,最后一步是“教”。学习也必须遵循这个过程:必须使自己安静下来—从外到内—然后才能去聆听。从聆听到铭记,然后把铭记到的做出来。不幸的是,大多数人的训练就此打住了。“教”能给我们增加到一个新的纬度,事实上帮助我们学到更多。

教师在教什么东西之前,要尽可能地去了解相关的一切,还必须预测学生会向老师提什么问题。老师必须理解所教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在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还要决定采用哪种教学策略最好。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意识到讲话和教学的区别。讲话只需关心自己,讲话者所关心的,不过是从他嘴里说出的话;而教学是赠予一件礼物,教师必须为听众接纳他所说的话寻找到最好的方式。

通过给予孩子们“教”的机会,老师便让他们对一堂课的前前后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和老师都经历通向启蒙的前四个步骤:静默、聆听、铭记和实践,经历得越多就越进步。当实施最后一步——“教”,就应承担领头人的职责,并且和一个学习者共同体融为一体。带着这样的观念,老师便会使自己为每一个人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以及其他每个人。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1632-1704年)的《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他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他的教育思想还包括“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且得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因此,他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1712-1778年),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他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同时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这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卢梭关于女子教育的观点也是从他的“遵循自然”“归于自然”的基本思想中引申出来的。他说:“所有一切男女两性的特征,都应当看作是由于自然的安排而得到尊重。”他对男女差别的基本看法是:一个是积极主动和身强力壮的,另一个则是消极被动和身体柔弱的。他认为女子虽显得弱,但也可支配强者;她们是孩子们和父亲之间的纽带;生儿育女,帮助和体贴丈夫是她们应尽的自然义务。她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但是她们只能学习适合于她们学习的东西。

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1715-1771年),反对天赋观念,认为人的智慧是后天“教育的产物”,而人获得才智的能力是天生平等的。他反对贵族和教会对学校的垄断,提出世俗教育的主张。

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倡导者。他认为,人的才智差别是因为人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机遇,以及所受的教育不同所造成的,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创造人才。爱尔维修所讲的教育是“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他一方面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改造人必须改造环境;另一方面又认为,人们的偏见统治着世界,改造环境又必须改造人的偏见,即通过教育改造社会。这样,就把人民群众看成是消极的,而把少数教育者看成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人物”。他不理解人在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因而,他在观察社会历史问题时,陷入了“意见支配世界”的唯心史观。

爱尔维修重视学校教育。他号召教师要勤勉地工作,要具有教育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美德。他也重视早期教育,认为儿童获得运动和生命的时刻,就是获得最初教育的时刻。人的再教育工作较之教育工作要困难得多。他重视道德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教育,认为知识能使人们获得幸福和自由,无知会使人懈怠和堕落,并号召学校要传授科学知识。他重视学习中的自觉与努力,认为“真理不是恩赐之物,而是对劳动的报酬”等等。

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关于人是环境和教育产物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的民主、平等和世俗教育的主张,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制订的一些教育法案有较大的影响。

美国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约翰·杜威(1859-1952年),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向儿童呈现真实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1872-1970年)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力”四种品质。活力能使人们摆脱逐渐过时的旧思想,扩大他们对世界的了解和兴趣,由此减少他们对其他人取得成就的不恰当的嫉妒。勇气的最高类型,要求有两个方面的精神特征:自觉和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人生观。自尊必须避开谦恭的不诚恳的自卑,应该建立在对自己的目标有个真正了解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勇气必须面对现实世界。敏感,尤其是那种罕有的却又是重要的抽象的同情。这种同情有助于减轻那些远方和看不见的痛苦。最后,在学校教育中,智力必须得到发展。这种智力的培养不是通过向孩子们灌输信仰,而是建立在孩子对世界本能的好奇心上。

十一

意大利唯心主义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乔万尼·秦梯利(1875-1944年)的唯心主义哲学自然同他的教育事业有联系,因为他不承认个人思想的存在,也不承认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过去和现在之间有任何区别。在他看来,所有这些范畴都是头脑中想象出来的。他认为精神是绝对的,而教育的过程就是展示绝对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使精神充分意识到它的自身。因此,教育就永远是自我教育,并且同推究哲理是一回事。

 

以上是对西方先哲教育教学思想的不完整的陈列,为那些想了解西方教育教学思想的人整理一点资料。先哲的思想可能是不完美的、不成熟的,是朴素的,但往往一些朴素的思想正是实质性的思想。无论是西方的教育还是中国的教育,教育的本质应该是相通的。中国的教育走得很远了,教育的名词创新了不少,教育的方法也总结了很多,但教育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让人们有许多的纠结。我想,我们走了很远很远是不是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山东教育》2012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