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究竟要呈现什么

发布日期 : 2012-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济南市第十三中学 张美英

区优质课比赛听了几堂课,从所听的课上发现,授课者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多媒体,且幻灯片的数量多在四张以上;无一例外地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交流;在品读文本语言时无一例外地止于对重读的提示,止于对修辞种类的辨识;也无一例外地让学生进行了拓展练笔……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的这些共性,让我困惑——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学科特有的分量来,让学生有沉甸甸的收获,这些是不是必不可缺的要素?继而又引发了我的思考——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要呈现什么?就我的观察来看,语文新课程改革初期课堂上那些花哨的,重表面热闹的虚浮之气,那些过分注重情感价值观而架空文字的虚浮之气,已经得到了遏制,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重视起文本语言的价值,对文本语言的品读成了我们课堂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虚浮之气杜绝了,也不意味着注重了文本语言的价值就万事大吉了。我们的课堂究竟要呈现什么出来,我们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面对着学习的主体,这个问题恐怕是绕不过去的。

一、精准明晰的教学目标应在课堂上凸显出来

课程标准中说:“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课程的目标当然不能等同于一堂课需要落实和完成的教学目标,更不能拿三维目标来评价语文课的高低优劣,以至于对语文课形成捆绑束缚。课程的三维目标是从大处、从整体、从全局着眼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加以指引,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就会消解在“整体感知—品味语言—作者介绍—拓展延伸”这种陈旧的板块模式中,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就会陷于盲目与浮躁。于漪先生就曾在她的文章《兴趣·感情·求知欲》中写道:“要使学生学有所‘得’,教学目的一定要明确,要单一。”她还说:“教学目的单一,教学时就有了主心骨,教在点子上,学生学起来就可眉目清楚,印象深刻,易于接受。”当然,于漪先生所说是着眼于全局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教材出发,从学生出发,使我们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精准而又明晰。

一篇课文教学目标通常有数个,如果我们潜心研究教材,扎扎实实做好对文本的解读,我们就能够抓住文本中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就会使我们的教学有事半功倍之效。有的老师在讲《看云识天气》时,进行关于云的描写练笔,我认为不妥。《看云识天气》是一般说明文,尽管文中也有形象化的描写,但总体上语言比较平实,这是本课所呈现的特点。我们不能想当然地认为生动的描写语言就比平实的语言好,而违背文本特征去追求细枝末节的东西。事实上,平实的说明语言的严谨、准确是生动的形象化的语言所不能比拟的。对教材文本把握不准,教学目标就会模糊,那么一堂课下来学生就所得甚少。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一文中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和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我们也不妨从这一点想开去,来使我们的教学目标精准明晰起来。我们需要从与“此篇”类似的文本样式中提取阅读中共性的东西,以便使学生学会用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来阅读类似体式的文章。比如,说明文中平实性说明文就蕴涵着一定的阅读方式,我们就可以抓住此类中一篇典型的来实施教学。郑桂华老师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她说:“其实,我们常常依据一些标准,把一些文章归入一类文体,而把另一些文章归入另外一种文体。既然能被归入同一类文体,那么从逻辑上说,这些文章就一定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类文章的相同的特征。如果找到几篇典型的文章,总结出这类文章文体上所隐含着的共同特征,然后试着以这些特征为线索,去阅读理解这些文章,也许就能总结出阅读这一类文章的普遍适用的方法。”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共性,这个共同特征,开展各类文章体式的基本阅读方法的训练,那将不仅能够明晰我们的教学目标,而且也会更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二、语文教师丰厚的语言功底和教学素养应在课堂上呈现出来

教材选文中,每一篇都有它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呈现形式,比如《羚羊木雕》中呈现了变幻多姿的对话的形式,《济南的冬天》中呈现的是如拉家常般平淡中的神气。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而我们只有抓住最鲜明突出之处去品读语言,才可能使学生习得这些富有特色的语言,并学会运用。如果课堂上仅仅止步于哪些词需要重读,仅仅止步于认识这样的语言是生动形象的,仅仅止步于这是比喻那是拟人,那么,即使重视了文本的语言价值,重视了对语言的品读,又能怎样呢?我们最后比较习惯出现的拓展练笔,又是练的什么?我们的小组交流,我们的“声光电”又落脚到哪里?学生又从中得到了多少?流于肤浅的语言品读,贻误的只能是学生。所以,我们必须丰厚我们的语言功底,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素养,切实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段反复吟读,揣摩体味,使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真切感受,既引导他们知其然,还要点拨他们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感受语言妙处的同时积累这些语言,习得语言的表达技巧,篇章的构思方法。在郑桂华老师的课堂上,她运用自己的功底与素养,引领学生向语言深处漫溯,展现了一个语文教师特有的魅力。我们可以从《安塞腰鼓》这个教学实录片断中领略一下。

生:第18节,用了排比,语气非常强烈,有递进的意思。

师:(板书:排比)怎样排比的?

生:第一个“有力地搏击着”,第二个“疾速地搏击着”,第三个“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强烈。

师:它跟下面的排比一样吗?“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生:一样,一个比一个幅度大,都是越来越强烈。

师:用词上呢?我们再来看一遍。

(教师范读:“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生:这里三个词都是说明了幅度。

(教师看到该小组有同学举手)

师:你们小组的成员想帮助你一下。

生:“有力地搏击着”是指力度,“疾速地搏击着”是指速度,“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说明了幅度。

师:这三个“搏击”和下面到的“震撼、烧灼、威逼”一样吗?

生:不一样,后面表明气势很紧张。

师:前面一组排比中心词都是“搏击”,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修饰它,就像你用到的“力量、速度、幅度”。(板书:多角度修饰)

而且都是从力量、速度这些有震撼力的角度来修饰的。(板书:力量、速度、幅度)下面连续运用了三个动词:震撼、烧灼、威逼。还有其他发现吗?

郑桂华老师没有止步于学生对课文语言的初次发现,没有止步于排比的识别和效果的提取,“怎样排比的?”“它跟下面的排比一样吗?”“用词上呢?我们再来看一遍。”郑老师正是这样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深入语言内部,来体验和感受语言,来发现语言运用的魅力。同时,在课堂上也彰显了她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魅力。丰富的语文学科知识,丰厚的语言功底从哪里来?那不是靠从网上搜一搜,从“教师教学用书”上找一找得来的,我们要到优质的资源中汲取营养,阅读相关的学术论著,审视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利用靠得住的课程资源,我们的功底才会更加的厚实,语文教师的专业魅力才会彰显出来。

我们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自己,让我们的课堂呈现更多有分量的东西,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

 

(《山东教育》201112月第3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