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让语文课“静”下来

发布日期 : 2011-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江苏省睢宁县梁集中学 张玉武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学摆脱了羁绊,轻松前行,各个级别、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如雨后春笋,本人亲历了灵活多变的语文课堂,感受到语文教学有了许多新元素,但也在我们心头飘来一丝阴云,不少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是“形开实封”(叶澜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肤浅与浮躁。

随便说——“误入藕花深处”

以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满堂灌”“满堂问”,而今有的教师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弊端,矫枉过正,滑向另一极端:语文课堂又出现了“随便说”的现象,把阅读课上成了学生自由交谈课。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独特体验”的过分珍视,导致了学生随意解读,学生常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思维呈现混乱无序的“散点”状态,不过,这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真实,就看教师如何引导了。

案例:童话《三袋麦子》叙述了小猪、小牛和小猴对一袋麦子的不同处理方法。教师上这堂课时,让学生讨论:你觉得小猪、小牛和小羊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学生中有的说小猪的做法好,因为它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食品,没多久就吃完了,今后吃什么,可以再想办法。有的说小牛的做法好,因为它留着慢慢吃,还经常拿出来晒,它很节俭。有的说小猴的做法好,它留下一部分自己吃,选上等的做了种子,全种下了地,第二年收了很多麦子,它很聪明、能干。学生各抒己见,课堂热闹非凡,教师赞赏地连连点头。显然,小猴的做法最好,它最聪明,善于从长远出发来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决不意味着教师只能肯定不能否定。课堂上尊重和肯定的应该是学生不同见解中的合理成分,而对于学生认识的模糊之处,不够准确之处,教师则要因势利导,巧妙点拨。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惑,我们应责无旁贷地扮演好“解惑”者的角色。在教学《套中人》时,有的学生认为别里科夫是“懂得制度、遵循法规、谨小慎微的合法公民”,有的学生认为他“不近美色,能够自律”是优秀品质……这是悖离了文本原意!再如《静夜思》,诗人思乡之情是显而易见的,假如学生在解读时把文本的主旨理解为“思念家乡的情人”,这就窄化了甚至滑离了文本的主体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的任意理解。语文课堂上,教师始终是“平等中的首席”,允许学生适度“出错”“出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但如果对学生的解读听之任之,不敢加以纠正,久而久之将会导致文本价值的流失,主体价值观模糊,孩子们会“误入藕花深处”。

课件傻——“乱花渐欲迷人眼”

现有人将课堂上使用过多的课件叫“傻课件”。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和丰富性。对于语文课,适量适度的课程资源开发,可以让师生在走进教材的同时超越教材,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但如果开发过度,会影响对教材价值的深刻挖掘。

曾经有位新教师执教《中国石拱桥》,课堂借助多媒体,设计了30幅图片,一上课,投影里出现了优美的图片,作者、背景及有关桥的图片不断出现,教师忙于展示,学生应接不暇。试想一下:30幅图片,平均每幅看1分钟,就要30分钟,那么学生的思考、讨论、感悟的时间还有多少?教师的引导、总结、提炼的时间又从哪来?一节课下来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点都已落空。课件使用应力求做到精当、适度。

多媒体仅是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在相当多的公开课教学中看到:多媒体成为表演的工具,不管有无必要,投影幻灯、录像音乐,一个比一个精致,一个比一个花哨。漫画代替了课文,录音取代了范读,教师不再板书,朗诵必定有音乐伴奏,音乐声压倒了学生的读书声,喧宾夺主。教师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小心翼翼地引导着学生沿着所设计的既定图片在上课,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多媒体在激发学生兴趣,提供形象的声音和画面,开拓学生视野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过多让学生围绕媒体转,势必挤占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欣赏、想象思考和体验感悟的时间,不注重实效,多媒体使用太滥,“乱花渐欲迷人眼”。语文教师要做一个雕刻者,将语文课堂冗杂的、琐碎的东西删掉,还教学一个简约!

随意夸——“无可奈何花落去”

课堂教学,始终会存在着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或正确,或错误,或偏颇,教师一般都应给以引导和评价。教师的评价目前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一味说好,主要是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其危害是有时会误导学生,使学生接受一些似是而非甚至错误知识。二是泛泛而论,主要是教师分析问题缺乏思维深度,其危害是长此以往会使学生陷入浅阅读、浅思维的泥淖。站在一个较高的层面去评价学生的回答,才能把问题的意域拓展宽,蕴涵挖掘深。在课堂上,学生的思辨能力、思考习惯、思维高度与深度通常是在教师相机引导、评价中培养提升的。

“对学生理解不到,体会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地方,要订正甚至作必要的讲解,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否则“无可奈何花落去”,教学的求实态度也就没有了依托。

衡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成就的高低,不应是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应是内在的积极思考;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也不应是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该是思维的积极主动。

语文课堂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权威”,在教师的眼里专家有“定音之锤”。以情感代替理智的评价,助长了语文课堂浮躁之风。面对不安和躁动,笔者不禁从心底发出呼唤:让语文公开课的课堂静一些,沉稳些!

 

(《山东教育》20119月第2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