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忽视 农村教育资源

发布日期 : 2011-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陈华奇

与城市相比,每每自叹农村学校楼不如城里的高,设施不如城里的洋,教师不如城里的水平高,学生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家长也不如城里的父母有文化……总之是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难以提高。

事实果真如此吗?非也。说明这一点,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教育。狭义地讲,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涵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是教育的一般定义。古往今来,多少硕师鸿儒、学界泰斗、科学巨擘都无不重视教育,并对教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汉语“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释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孔子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认为,教育是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马克思、恩格斯对教育也有着精辟的论述,认为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蒙台梭利告诉我们:“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这些对教育的诠释虽然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的是,没有人把物质条件看作是教育的首要前提。这令人想起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的一句名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所谓大师,不但有高深的学识,还应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这才是办出好的教育的最重要的前提。由此观照农村教育,我们便不必妄自菲薄。

回望两千多年前,孔子教书时的条件,总不会好过我们现在的任何一所乡村中小学;不必举例,古往今来多少鸿儒大师是从穷乡僻壤走出。远有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战时条件下,这所只有茅草顶土坯房的大学,依然能够培养出像杨振宁这样的旷世英才,创造出如此的辉煌,依仗的不是办学条件,而是它的办学理念、治学精神,以及一群为祖国复兴和抗战胜利而勤奋学习的莘莘学子;近有杜郎口,这样一所地处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中学,单拿出教师、学生、设施来比,显然敌不过城里学校,但是理念一变,方法一改,顿成大事,引得四邻八方、城乡学校竞相膜拜。

乡村里同样有着优质的教育资源。当地历史、地方名人、俚曲传说、民间游戏、地理物产,以及山林草甸、大河小溪、麦田水稻、大棚果蔬……无不是教育的广袤资源。所幸的是,已经有不少乡村学校将乡土资源开发为校本课程,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和场所。这些年,农村学校的在校学生一直不多,与城里学校动则五六十人的班额相比,这无疑是极其难得的从事小班化教学的契机。只要能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好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就能够使乡村的孩子享受到城里孩子享受不到的教学待遇。此外,乡村还有丰盈厚重的精神财富,农民的质朴,乡风的醇厚无不是极好的教育资源。仅在每一期《山东教育》上,我们就几乎都可以读到老师们对故土风情、父母乡亲的深情描述。这些当年的学生,现在的教师,在他们的笔下,即使是贫瘠的山村,大字不识的父母,也都曾给了他们最朴实的爱和最深刻的人生启迪,给了他们坚韧、勤勉、乐观、进取的品格。而今,乡村里依然不乏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学生。

总之,教育资源的优劣不独取决于物质,而首先在于理念,在于责任心和事业心,爱教育,还要懂教育,知道如何教育。如此,劣势就可以转化为优势;反之,优势也可能蜕变成劣势——那些大楼不可谓不高、设施不可谓不洋,但教学质量却乏善可陈的学校,我们见得还少吗?

 

(《山东教育》2011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