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老庄哲学为教育把脉

发布日期 : 2011-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滨州市高新区青田中学 张备战

近几年,素质教育像春风扑面而来,吹走了一些“顽疾”。不过,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在办公室里,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一些感慨的话,大致归结为三点:一是对现在的学生不会教了,二是对现在的学生不敢教了,三是对现在的学生不愿教了。这“三不”现象看似不冷不热,实则像瘟疫一样在教师的内心蔓延和传播,不断地侵蚀着一个个原本健康的肌体。长此以往,最终势必会危及教育事业这座大厦。谁能为染了瘟疫的教师把把脉,诊断一下病在何处?今天我想请老子和庄子这两位先哲试试看。

先说其一,对现在的学生不会教了。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当新课标、新理念突然摆在面前的时候,我们是有些茫然。应试教育下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好像瞬间被素质教育下“自主、合作、探究”的新模式所代替。在经历了一段肤浅的尝试之后,老师普遍感到对现在的学生不会教了。随后出现了平常上课和外来听课时,老师会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教学,不伦不类的教学由此诞生。最终,新的教学方式因大部分教师不适应而流产了,教学秩序又恢复了常态。到底原因何在呢?让我们从老子的“自然之教”说起,或许有些收获。

《老子》一书中始终解释一个字,即“道”。老子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自然,最和谐、最长久、最安乐,它滋养万物,又是万物的归宿。老子的崇尚自然,倡导用自己的行动在自然界中体验道,这点类似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之意。老子发现,在教育中,人们过于依赖于语言、文字。他认为多言之教不合于道,不合于自然教育。传统教育成了这样的模式:教师用语言、文字传授知识,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教育成了强加于人身上的活动。老子认为教育只有成为人自身的需要,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才能由被动变为主动。道是万物之师,自然也是人的老师,自然之道实行的就是“不言之教”。这是老子以自我学习为主体的自然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将“自然之教”和“不言之教”列入了典型的创造性探索教育被广泛用于教学活动。而教育者机械的灌输和生硬的说教,则无法到达学生心灵深处,不能让其充分地进行体验,因而教育的效果是有限的。而新课标所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模式和老子的以自我学习为主体的自然教育思想恰恰是一脉相承的。由此看来,对现在的学生不会教,多数是因为我们老师的观念没有更新,没有关注学生的自然需要,没有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成为主人。

再说其二,对现在的学生不敢教了。这样的思想也出现在近几年。最近,全国中小学发生多起因教育不当而造成学生伤亡的事件。近几年,因教育学生不当导致学生情绪异常、离家出走等现象更是多次见诸报端。诸如此类事件,让网民惊呼:现在的学生不敢管了。学生成绩好坏是一回事,教师因对学生教育不当出现错误,则是另外一回事,轻则受罚,重则掉了饭碗。对于多数教师来说,饭碗里的汤虽然不多,却还能糊口,如果饭碗砸了,那怎么养家呢?再说值吗?其实网民中有很多是老师,而这些老师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当今社会复杂的多元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广泛而又深刻,充满个性,特立独行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问题学生教育起来非常棘手,传统机械、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已经苍白无力了。一向崇尚师道尊严的老师直言: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不敢教了。而传统教育所直言的“打骂和说”,无非就是今天严令禁止的体罚和变相体罚。难道除了体罚,我们就没有更好的教育方式了吗?我们不妨再学学老子的教育思想。

在老子的哲学中,他最推崇的是以柔克刚,认为柔弱的事物比刚强的事物更具生命力。《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则轶闻:老子高寿,一天,有人向他请教长寿的秘方。老子张开嘴,指着自己没有牙齿的口腔,问道:“你看我的牙还在吗?”那人说道:“不在了。”老子又指着自己的舌头问:“你看我的舌头在吗?”那人迷惑地答道:“在呀。”老子于是笑道:“牙齿比舌头坚固得多,可是牙齿没有了,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你懂了吗?”那人恍然大悟。老子认为表面刚强的东西虽然锋芒毕露,但生命力是很短暂的,而看似阴柔的东西似乎缺乏力量,但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他提出“柔弱胜刚强”,主张办事要有柔性、韧性,像水一样,绵延不绝,最终就会滴水穿石。人们往往不喜欢雷的声响,而喜欢雨的滋润。尤其是现在的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突出,叛逆性强,喜欢广泛地接触社会,热爱自然,喜欢自由。而我们这些教育者却往往忽视学生这些个性的需求,只是进行着苦心孤诣的说教,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可怜,甚至是悲哀。与此同时,学生因为没有了自由的空间,没有了需求的满足,开始学会了叛逆。他们不再盲从教师、家长空洞的说教,而开始有了不被教育者理解的自己的独立的见解和主张。当然,这种叛逆往往在教育者的心里是不会被容忍的;教育者会对学生更加刻薄无知地疏导,甚至是粗暴地处理。这种恶性的循环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失败。因此,我们必须勇于抛弃师道尊严,拿出一颗赤子之心,做到与学生平等相处,加强交流和沟通,充分吸收教育理论中最柔美的艺术,用以驾驭学生的心灵世界。教育学生确实需要艺术,有时雷打反而不动,滴水却能穿石。由此看来,对现在的学生不敢教,多数是因为我们老师的架子没放下,没有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没有理解教育是一门最富有情感而又充满艺术性的职业。

最后说其三,对现在的学生不愿教了。为什么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不会,老的一套又不敢用,无计可施,不愿教了。更为深层的原因来自于教师对本身职业价值的认识。多数老师认为现在老师与社会很多职业相比,名声地位、物质利益等生活境遇仍有很大差距。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老师交往面窄,信息闭塞,很难融入到当今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觉得自身的价值难以体现。人们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孩子,对老师的期望值很高,而另一方面却充满了对教师这一职业的冷漠,甚至是鄙视。总之,现在教师这一职业生存的压力日益增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我们无法从内心释放这种压力的时候,职业倦怠的现象也就出现了,而且将会越来越突出。如何释放这种压力,我们或许能从庄子的人生经历中得到一些启发。

庄子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在职不久就归隐了。楚威王闻知庄子很有才能,便派了两名使者,以厚金礼聘,请他担任高官。庄子说:千金、高官确是重利和尊位,但这好比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便给他披上了绣花衣裳送到太庙做祭品,我不愿如此,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污浊水中自得其乐。这是一个多么震撼人心的抉择,但只有抵御名声和物质上的引诱,才能得到身心如此的安宁与自由。庄子的这一思想,为历代知识分子所效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仰望和羡慕他人的幸福,其实,有很多人也同样在背后仰望和羡慕我们的幸福。如果还要说教师永远是一项清贫的职业,我觉得清贫比心苦要强得多。看看那些在街衢巷道早起晚归、风餐露宿的商贩;那些看似收入很高而工作强度大得惊人的工人;那些表面看起来富有,内心却常为商机、应酬、还债累得焦头烂额却仍要挣扎在灯红酒绿中的所谓大款;还有那些上官厅,下酒馆,买官卖官,前呼后拥,家藏百万千万的人,一旦东窗事发,他想做普通百姓还可以吗?像庄子说的那样,想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恐怕也没有机会了吧。看看这些人,再想想自己已经拥有的一份稳定的生活,心里也该踏实多了。教师这个职业是需要清高一些,有时需要我们抛弃一般人所不能摒弃的庸俗之心、荣辱之心,安好自己的一颗平常心。由此看来,现在的学生不愿教了,多数是因为我们老师的内心不平和,缺失了关爱学生的责任,没有理解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职业。

面多当今日益复杂的多元文化和与时俱进的教育变革,我们老师身上染上了种种“瘟疫”,实属正常,关键看怎么诊治。今天通过老庄先哲把脉,我们已经能够透视出自己心灵的缺失之处,也应该能找到一剂治病的良方,这剂良方就是老庄的哲学思想,它应该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老庄的哲学是最为适应创造力的需要,这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创新理念不谋而合。它在儒家的规矩严整与佛家的禁欲严峻之间,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块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它是率性的,是顺应自然的,而反对人为束缚的,它在保全自由“生命”的过程中,竭尽了最大的心力。作为教师,不管以前是不会教,不敢教,还是不愿教,都是因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漠视了人性当中原本最需要的率真和自由。如果我们能从老庄先哲追求率真自由的思想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与我们的学生民主、平等、和谐相处,同时做到淡泊名利,宠辱不惊,就一定会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从容而行。

 

(《山东教育》2011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