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沉重的翅膀轻舞飞扬

发布日期 : 2011-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 张桂玲

让沉重的翅膀轻舞飞扬

——读李志欣《“零”作业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心怀对“零”作业的好奇之情,断断续续读完了李志欣校长《“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书,如沐春风的感觉,让心灵的天空也顿时明媚起来。不是因为此书写得多么精彩,文辞何其优美,而是被作者在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理想情怀,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校长肩负教育使命而上下求索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犹如一双愈飞愈轻盈的翅膀,这本书载我们飞越了应试教育所压在心底的那份沉重。

关于应试教育的弊端,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曾鞭辟入里地指出:“当今中国,孩子们身上压着‘三座大山’,这就是超时上课,超量作业和频繁考试。”如此“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使得“本来充满快乐的学习与生活变得日益枯燥,愈发无趣,所以孩子们的学习动力是极端功利化、自私化、庸俗化的,带来的必然是责任感的缺失”。

当教育陷入这样一个抢占孩子时间的“博弈”之怪圈,成为束缚、桎梏乃至扼杀人发展的枷锁,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聆听时代的召唤,总有一些人,会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勇敢地屹立于时代潮头,心怀梦想,追求不息;以决然的姿态,在困境中击节而起,担起使命,有所作为。诚如肖川博士所言,利津县北宋一中在李志欣校长的带领下所进行的“零”作业教学改革,正是对向应试教育挥出的一柄“宝剑”,劈向愚昧,劈开了一条朝向光明的素质教育之路。

那么,什么是“零”作业?实施“零”作业改革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其关键是什么?实施“零”作业,给北宋一中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全书以清晰的脉络向读者一一道来。《零作业下教学改革的背景》《“零”作业的主旨:建设高效课堂》《“零”作业的关键:各种条件支持》《“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的效益与影响》四个部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让“零”作业成为一张完整的版图,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如一幅春意盎然的素质教育画卷。

李志欣所提倡的零作业,并非没有数量,但“形式”上的课下作业的确没有。所谓“零”,即杜绝机械性、重复性的课下作业,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发展状况,构建各种各样新的作业形式。在作业的优化设计上,倡导教师多花一点心思,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多布置实践性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其主旨在于通过净化作业环境,向课堂要质量,从而把时间还给孩子们,把自由、健康和快乐还给孩子们,由作业的博弈转向课堂效率的提高——这,也正是实施“零作业”改革的关键所在。所以,北宋一中采取了“零作业”和课堂教学改革同步推进的策略。实施课改的主体是教师,“解放学生的关键是唤醒教师成长之梦”。李志欣认为,“零作业”只是为教师搭建了一座公平竞争的平台,而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赖课堂教学改革。而只有改变教师上课“心中有知识,眼中无学生”这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课改工作才能成功。

诚如作者所言:“北宋一中的‘零’作业改革的启动,一开始,只是一次破冰行动,而它在一步一步摸索前行的过程中,却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了学校工作全面的发展。”而今的北宋一中从推行零作业改革开始,由教师们自发形成的学习型组织——“教师志愿者成长共同体”“校本课程开发共同体”“课堂文化建设共同体”,已逐步成为教师自主学习成长的主要研究阵地。

教师成长了,学生自然是受益者。北宋一中的孩子们是幸运的。正是因为有了李志欣校长坚持以“零”作业为切入点而开始的一系列改革,才让他们曾经沉重的翅膀,变得从此不再沉重。作者欣喜地写道:“现在的北宋一中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统领课堂,各班划分学习小组,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自主学习,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交替进行,‘交流—互动’的‘二元主体、自主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乐趣,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导师包小组、组长包课堂的教学管理机制在我校应运而生了。”

“北宋一中改革的意义就在于为广大中小学校用教育科学战胜教育愚昧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这是张志勇副厅长给予北宋一中的高度赞誉,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迎难而上的破冰之旅注定充满了艰辛,然勇者跋涉处,留下的必是一片光明而灿烂的风景。经历了三年风雨兼程的课改之路,如今“零”字在北宋一中,已远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汉字,它所象征的,更是一种精神的标识,一个文化的印记,一幅通往教育桃花源的理想蓝图。

最美,是蓝图深处。阳光下,一双双隐形的翅膀,正汲取着轻舞飞扬的力量。

掩卷,用目光去搜索作者追梦的脚步,用心灵去感应心灵的声音,诗人雪莱的声音正如此切近地回旋于耳畔: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山东教育》2011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