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

发布日期 : 2011-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鄄城县彭楼镇麻寨中学 刘 鹏

一名教师必须有一定的课堂调控艺术,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课堂导入的调控

优质的课堂导入会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引领整个课堂。导入方式要与课堂内容相关联,注意到“情”“新”“巧”,要有启迪性和趣味性,教材不同、课型不同,导入方式也应不同。问题导入、科学故事导入、诗词谚语导入、社会热点导入、多媒体演示导入、由学生身边的事例导入等等不胜枚举。

例如在讲“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节课时,等学生坐好准备上课时,我突然喊一声“起立”,全班学生又一次齐刷刷地站起来,莫名其妙。此时进行设问:“你们听到起立就马上站起来,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活动吗?”学生满脸疑惑,摇头说“不知道”。“那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是什么活动。”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再就是讲授“鸟类”一节课时,说来也巧,我刚走进教室,恰好一只麻雀落在教室的窗台上。我灵机一动,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教材吗?赶紧制止住班干部即将喊出的“起立”声,并示意同学们向窗台望去,然后指导学生观察麻雀的外形、体表等身体特征,从而导入新课。

有时做个游戏,有时自编对联,有时吟诗答对,有时演绎情境。有精心设计的,也有信手拈来的。充满智慧的课堂导入既可以在美好意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又可以避免拘泥于教材的平铺直叙,可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调控

固定的教学内容,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呢?教师课堂教学方法调控能力的大小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教法新颖灵活,则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讲“性状的遗传”一节课时,对于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先让学生去观察不同颜色的玫瑰花,比较玫瑰花和月季花的不同之处,说出牡丹花、梅花和菊花开花时间的不同,找出鸡、狗、兔各自具有的特征,再让学生发散思维,随便说出他们所知道的生物的一些外部特征、结构组成及生理现象,然后进行总结:生物体的这些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可以用一个生物专业术语概括出来,这个词就是性状,再让学生根据刚才所举的例子给性状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于是学生们纷纷思考,争着回答自己的成果。这时我先不置可否,只是让他们把自己的答案写下来,然后再给出一组图片指导学生比较红玫瑰和蓝玫瑰、黑兔和白兔、番茄的红色和黄色、鹦鹉羽毛的绿色和红色。让学生根据刚才所学的性状一词再想出一个什么术语来概括这些相似的性状。这时就有学生试探着说:“玫瑰的红与蓝、番茄颜色的红与黄、兔毛色的黑与白、鹦鹉羽毛的绿与红,这不正好是相对的吗?”又有学生说“应该是相对的性状”,于是很快就有学生想出了相对性状这个词。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把自己总结的定义和课本上的定义相对照,找出不足之处,纠正过来,再加以记忆。

另外,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在讲光合作用时,让家里搞大棚种植的学生介绍其父母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并讨论怎样提高蔬菜产量;讲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让学生帮助公安局侦破一对假夫妻拐卖儿童的案例;讲到生物技术时,让家庭有酿酒作坊的学生给大家讲述酿酒工艺等等。

三、教学语言的调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教学语言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的工具,是一种行业性的特殊交际的语言。充满魅力的课堂语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必欲知之而后快的求知欲望。优质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科学和通俗兼顾

科学性是指生物学专业术语的使用,通俗则是从学生对知识的可接受性方面而言的。就是授课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浅显易懂的语言,把深奥的知识表达出来,从而化生疏为熟悉,变深奥为浅易,由复杂变简单,使学生及时、准确地领会教学内容。

2.严密和开放相统一

严密是指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学内容的表达应具备意义的完整性;开放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课堂语言,诱导学生思维的开放。

3.抽象和直观的转换

生物教学中不乏抽象的概念、内容,如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一些抽象的、微观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想不到,学生的理解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就要求教师讲解时力争语言的直观。这种直观与实物、标本、模型、挂图、黑板画以及幻灯片的直观有所不同。它是指教师授课语言的形象化,要求教师利用恰当的举例、确切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和严密的推理等手段,用学生熟知的、典型的事或理来说明复杂的、抽象的过程或道理。

4.速度和强度相协调

教学语言的“速度”和“强度”是指语言表达的快慢疏密、轻重缓急。课堂教学语言要充满激情,用激情来调动语言,做到抑扬顿挫、清晰流畅。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趣味性。

四、结课艺术的调控

一堂课就要结束了,最后这点时间好像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没什么影响,所以老师们往往不加重视。特别是教学过程进行得比较顺利,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后的剩余时间,往往无所事事。那么,这样的课堂就不能算是完美的课堂。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堂成功的课,要让一节课的每一分钟都有其用。结课时,或者归纳总结、突出重点,或者巧设悬念、引领新知,或者新旧联系、铺路架桥,或者收拢思路、呼应开课。既要保证整个课堂的整体性,又要使学生的思维具有连续性,做到“凤头、象肚、豹尾”。

 

(《山东教育》2011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