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 感受历史

发布日期 : 2011-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田雪莲

走进生活   感受历史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做法

1947年朱光潜先生在《克罗齐的历史学》一文中说:“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可见,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然而,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实施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机械式教学过程,结果是教学失去活力,学生丧失独立思考。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成为时代的潮流,课堂教学生活化应成为历史学科的大趋势。

一、以社会热点为媒介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历史

注重与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相结合,能使历史教学贴近现实,充满活力。一方面,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求知欲特别强,他们所关注的范围比较广,大到国际国内的时事,小到校园的小事,无一不引起他们的兴趣;然而另一方面,因为精力和时间的限制,校园中的学生对所知事情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学生的这种“博而不精”为我们进行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例如,在执教“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时,我借助2008年美国面临的金融危机为切入点导入新课:结合当时,全世界的主流媒体都在关注着的一件事,那就是华尔街金融风暴。针对这次危机,美国联邦政府推出了7000亿美金的金融救市计划,可见美国联邦政府对于国家财政有着强大的掌控权力。那么,在美国建国之初国家的权力也是如此吗?通过热点导入新课,并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合理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乡土历史是学生生长地的历史,这些教育资源以文字(如文献资料、地方志等)或非文字(博物馆、纪念馆、建筑等)的形式呈现,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有条件收集到。在老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去发现家乡历史的厚重,去体味家乡过去的辉煌与沧桑。这不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记忆,更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历史真正实现它的人文价值和育人功能。

例如,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我曾给学生布置了“五四运动在山东”的搜集主题,学生积极参与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如某生的图片资料及介绍:济南老火车站是当时发传单的地方;邓恩铭,是当时济南学生界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青岛的标志性雕塑“五月的风”就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学生通过参与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五四运动的理解,同时也经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三、创设现实性的问题情境进行历史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历史

对于情境学习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用一个简单事例予以说明:这种方法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

例如,在学习“前苏联的经济改革”一课时,我做了如下设计:首先创设情境,斯大林逝世后,前苏联历史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对此,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对前苏联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意图医治病痛的前苏联,但效果不大。然后抛出问题:今天希望大家用医生的诊断方法,以经济学家的眼光,为这一时期的前苏联写一份诊断书(要求:病由、病症、诊断、处方、医生签名),并帮助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进行医疗反思(要求:处方、疗效、失误)。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自己置于历史情境之中,或合作交流或独立思考,展现出很强的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收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四、巧妙运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引导学生探究历史

长期以来,教师往往习惯于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以保证历史课堂教学的演绎“完美”。但是,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独立思考的个体,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按照我们预设的教学流程来机械完成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留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偶然迸射的思想火花,并借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个性发展和情感教育。

例如,我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一课时就遇到这样的情形,某生针对北京学生火烧曹汝霖住宅提出:学生不能随便烧人家的房子。学生的这种质疑正好给老师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契机,因为前段时间针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的倒行逆施的行径,有些年轻人对此反应强烈,对在中国的日本人、日本产品实施了过激的行为。我让学生短暂讨论“该不该火烧曹宅”,通过讨论得出:和平年代的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五、以历史为依托联系现实进行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历史

历史教学的根本的目标是服务学生,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及正确的价值观念,正如袁振国教授提出的“要以人文精神进行文科教学”。文科教育的过程也“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历史课堂教学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生活,联系现实,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获得生命价值的整体提升。

例如,在讲述“渐进的制度创新”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探究英国政体建设对世界及中国政治民主建设的启迪。某生写下了“英国随想”:“这是一个面积和人口与我国一个省相当的国家;这是一个产生了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凯恩斯等无数巨匠的国度;这是一个给世界带来工业文明的火种也带来海盗洗劫般苦难的民族;这是一个曾经让世界在她面前战栗,而今只能紧跟当今霸主狐假虎威的岛国;这是一个人类政治文明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历程开始的地方;这是一个充满民主自由而又不乏丑陋与荒唐的国家;这就是那个让我们初来时欣喜若狂,离开时也感叹,‘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地方。”我想,不需要过多语言,学生的这篇随笔已经是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最好诠释了。

历史,本是一门极富情感和哲理的学科,但让我们把“情”讲丢了,把“理”讲平庸了。没有了“情”和“理”,历史就只剩下一副干瘪瘪的骨架,而原因恰恰是我们脱离了学生,远离了生活。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让我们把现实生活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让我们打破书本内外的界限,去感受历史的智慧,体味生活的价值,相信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能够在风雨之后看到美丽的彩虹!

 

(《山东教育》20116月第1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