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模式皆可抛 唯有反思最重要

发布日期 : 2011-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费县探沂中学 宁中国

万般模式皆可抛  唯有反思最重要
——以“反思场”催生“学习场”

读了《山东教育》2010年第35期,张泽同老师写的一篇题为《让“学习场”孵化“隐形的翅膀”》一文后,感受颇深,大有路遇知音之感,许久以来的写作冲动,终于找到了触发的原点和理由。

新课程改革以来,围绕该话题的大作可谓是汗牛充栋,从课程改革的纯理论化,到具有可借鉴价值的课堂实例;从课堂教学改革的组织形式,到人性化教学理念主导课堂……然而,尽管林林总总的理论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诸多参考模式,课堂教学效果却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整个“教学场”的过程中缺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反思场”。“反思场”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习场”的形成,更消解了学习效果。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反思意识畸形

“反思场”中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反思意识。不建立在反思上的课堂教学改革是没有深度的改革;同样,缺少反思的学习,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时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些教师从根本上抵触教育教学改革,他们认为类似的改革是走形式,到头来只会拜倒在升学率的脚下;有的教师虽积极地参与其中,但学到的只是热闹的课堂氛围,无法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场”;更多的教师持观望态度,改革成功了,他们大喊支持,失败了,便以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痛批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否定,在一次次快意的“胜利”中依然拥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所以,当新课程改革的大潮还未涌到课堂教学这块阵地时,反思意识的畸形,已经注定了一种失败的结局。

很多人根本就没想过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何不足,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学生在改革中处于一种怎样的地位,如何建立一种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一系列问题并未催生反思意识的形成;说得好一点,许多人只停留在“半反思”状态,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举步维艰,更难催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场”。

二、反思行为矮化

思想永远指引着行为,行为在最大高度上只能与思想并列,更多的时候矮于思想。反思意识的畸形,直接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矮化。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尚且不去反思,当真正的课堂教学改革来临时,就更不知反思了。实际上,在这场已经开始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最应该反思的就是身在课堂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因为他们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如果连他们在实际的改革中都不知去反思,那这场改革的实际效果真得让人有点不寒而栗,学生“学习场”的建立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了。

很多教师不知如何去反思,或者根本就不想去反思,因为他们从上学开始就已习惯了这种传统的“满堂灌”,换种思维去教学,他们无法割舍,所以,反思的必要性也就荡然无存。

三、反思效果的虚无

思想无法指引行动,那行动更不会产生一种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反思的形式化,为反思而反思,把反思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不是由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触发点主动去反思,这样的反思,其效果无法促进课堂教学的改进,学生“学习场”的建立,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

在这场已经到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中,反思是一种必要的元素,如缺少反思,就无法去总结改革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更不会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改革时代的“弄潮儿”。课堂教学改革呼吁“反思场”的建立,以反思促反思,让“反思场”发挥其持久的磁力,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在这场已经到来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要求我们:

其一,点滴之处须反思。滴水尚且能穿石,如若我们把点点滴滴的反思积累起来,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反思场”,好比一块磁石,即使体积再小,也会有吸引力。大到自己从教以来的教学经历、教学思想,小到每一堂课,每堂课中每一个环节,甚至学生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这些点滴之处都闪耀着思维的火花和创新的思想。

其次,俯仰之间有反思。要想让教师的“反思场”催生学生的“学习场”,就要让反思的行为贯穿课前、课中及课后。课前反思的目标是学生、自己和教材,想一想在教材与学生之间,该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课后,反思一堂课下来,学生主动思考了吗?如果学生不去积极、主动地思考,即使自己备课再充分,讲课再完美,也是失败了的课堂教学。

最后,得失之间亦反思。一个人在教学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有许多得与失,这些都是“反思场”触及的地方。许多教师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只知照搬照抄,全然不顾是否适合自己,更不明白学到了什么;在教学中有所得的时候,忘记了反思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得到了,为了在教学上有更大的所得,接下来我该如何去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去?该如何弥补?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于一位教师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总之,在已经开展的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中,作为一线的直接实践者——教师,要想让学生建立“学习场”,首先自己必须储备一个强大的“反思场”,以自己的“反思场”催生学生的“学习场”,以自己教学上的“反思场”催生学生学习上的“反思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改革,这样的课堂教学改革才会散发恒久的魅力。所以,我想说:“万般模式皆可抛,唯有反思最重要。”


(《山东教育》20115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