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开出率低的原因和对策

发布日期 : 2011-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济南市长清区第七中学 房玉建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已不见踪影,以“我参与、我展示、我快乐”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遍地开花。课堂不再是单纯听讲、题海战术的演兵场,而是手、脑、眼等肢体全面参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学习场所。物理课以其独有的实验性特点,在实施新课标,落实新理念方面,具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

毋庸置疑,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济南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卷中,实验探究题3个,计算题2个,题量和分值都超过了计算题,实验题分数占卷面总分数的比例,比历年更有所提高。但是,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物理实验的教学情况并不乐观。

各地方、各学校实验教学的实际状况有较大差距,有的学校,实验的实际开出率低得可怜,教师很少开设学生实验,有的只是做几个简单的演示实验让学生看看,实验室的实验记录、档案,也只是应付检查用的。有的学校,老师组织的学生实验课,也是形式大于实效。总之,不很准确地讲,在有些学校,实验教学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的层次,出现了实验脱离“实践”的倾向。这是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赋予中学物理学科的育人目标和任务极不相称的。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贻误的可能是几代人的科学素质水平,乃至影响国家现代化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把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开展好、落实好。

一、物理实验实际开出率低的原因

1.教师思想上存有“苟且懈怠”的心理

有的教师并非不重视实验教学,而是觉得做实验不如讲实验。做实验费时又费力,有时还不容易得出正确结论,由于实验误差的存在,老师还得费尽心思地说明白才行,且不用说课前准备实验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了。至于准备实验,尤其是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更是很麻烦的事,再组织几个班级连续上实验课,那劳动量和辛苦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比照课本讲实验,或者拿个器材说一说实验,既省时又省力,节省的课堂时间,可以让学生充分完成知识方面的练习,感觉完成当堂教学目标的自我满意度较高。从另方面讲,自从山东省推行素质教育和取消中小学“双休日补课”以后,很多理科老师顿感课堂时间之短促,教学任务之紧迫,从而为自己“苟且懈怠”的心理找到了客观理由。还有,现在对物理实验的考查固然很重视,但还仅局限于书面上的考查;虽然考查的内容很全面,例如:读数、器材调节与连接、原理与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实验结论与评估等等,但多做一些实验探究方面的模拟练习同样能考高分。所以,从应试教育看,难怪有些老师觉得,按课标要求认真组织学生动手做实验,必要性不是很大。

2.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有难度

从内容看,初中物理两册教材,各类实验总数近80个,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教师可做演示的占一半多,学生探究与测量实验大约40%。在这些实验中,有些实验还容易些,例如:测量长度、时间、力、温度、电流、电压等。但很多探究实验学生做起来就困难多了,即使亲自做一遍两遍,做好做熟掌握好了也不错。例如: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晶体的熔点与液体的沸点,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比热容),连接串并联电路并探究电流电压规律,探究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电功率,探究电动机、发电机原理等等,这些实验,综合性很强,用到的器材多,器材装配、连接复杂,器材调节要求高,原理抽象,需要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多,收集数据时又很容易产生误差,这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做好这些实验,既需要学生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学生具有初步的综合实验能力,初步的交流合作意识。

3.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有难度

有些物理演示实验,教师需要课前准备好,确保课堂上操作熟练、规范,现象明显,效果突出;有些实验,课上做起来还很麻烦,耽误时间,有的又不容易成功。如果要组织学生实验,仅课前准备也够忙活的,因为需要准备的器材数量很多。虽然,大多数学校配备有实验员,但是,大多数农村中学的实验员都是兼职的,所以,任课教师必须事必躬亲,处处到位才放心。在真正组织学生实验时,老师辅导的任务就更重,学生分组多,走动乱,噪音大,不容易控制实验教学秩序,老师对学生实验的指导,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实验时,疑惑的问题很多,损坏器材、非规范操作更是常有的事,再有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干扰和消极作用,效果往往不理想,教师个人也不满意。有的实验小组,即使完成了,也不一定能顺利得出正确的结论,且常常各组完成的程度差异很大。如果有些实验器材不能正常使用了,老师还要修理,排除故障;损坏了,老师还要更换器材,做好登记和汇报。另外,一个教师往往要连续组织几个班级上实验课。由此可见,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确是一件既艰巨又辛苦的工作。

二、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实验教学“实践化”

1.认清形势,知难而进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早已明确,培养中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标毫不动摇,自2008年始,济南市各区县中小学,陆续完成了各学科器材的更新提升工程,实验设施、条件逐步完善,新器材种类、数量均达到了国家中小学实验器材配备“新标准”,这充分表明国家和政府推行素质教育的坚强决心。我们各级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增强历史责任感,认真对待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实际困难,知难而进,统筹协调,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确保实验开出率,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把培养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落到实处。

2.转变观念,降低要求

我们基础教育者,包括领导管理者和教师都要转变观念,彻底扭转“唯分数观”评价学生,评价教师,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综合评价标准,也可以把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考核纳入其中,真正、全面地落实“素质教育”,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降低要求,就是对学生不求全责备,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合格”要求,因材施教。“差生”能进行基本操作、会读数、知道基本原理即可,教师仅可在规范性方面做些指导。“优生”则在各方面要求更高一些,还应视情况启发引申,引导它们进行更高层次的拓展性探究实验。另外,在实验考核中,分数差距不宜过大,这样有利于保护全体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另外,对于实验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部分,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课件、录像等视频资料,以弥补实验教学之不足。

3.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向“实验实践化”迈出坚实步伐

目前,我市各中小学实验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已初步完善,现在的问题就是“软件”不够硬,说到底,就是细化管理科学调配的问题。长期以来,理化学科居于语、数、外以下的二类学科,基本上跟史政等学科同等地位,所以,理化教师与史政等学科教师担任的总课时、班级数差不多,平时的教学常规要求也一样。殊不知,这样忽视了理科教师额外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重负。所以,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应该考虑物理等实验学科的特殊性,适当减少理科教师的班级课时总量,使他们能够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验教学之中。同时,还要严格按要求配齐实验专职人员,明确责任,通力合作,更好地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尤其是把学生分组实验课上好。为了进一步做好落实,学校的督促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但要检查实验通知单、实验记录,还要多渠道深入了解实验教学情况,加强领导和监督。另外,学校还可以每学期组织班级实验课观摩,搞评比;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考核,将每个学生的实验成绩纳入期末学科总分;还可以评选班级优秀实验小组,进行表彰;还可以鼓励学生搞小制作,利用生活物品进行课内物理实验,并将优秀作品成果公开展示。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营造尊重科学的氛围,极大地提高广大师生重视实验课的积极性。

4.用科学思想教育引领师生互动共进

物理教师除了做好实验的示范、指导外,还应注意向学生渗透科学思想教育,以科学家从事实验的感人事迹和对待实验的严谨态度教育学生,让他们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需躬行”的道理,以积极的兴趣热情和科学态度对待实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实验兴趣和热情的提高,必然会促进自身实验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也会促进教师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之中,有利于教师自我消除教学疲劳,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实现良性互动,教学相长。学生有了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实验中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呢?

 

(《山东教育》2011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