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示范课与优质课

发布日期 : 2011-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淄博市教研室 王玉强

面对新课程,面对新理念,面对新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模式,语文教师如何上好示范课与优质课呢?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现自己的教学个性?如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性?课堂怎样设计才能既展示教师的研究能力,又全面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度?在这里,我们结合成功的部分课例,来定格如何上好示范课与优质课。

一、整体把握,思路清晰

语文教师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思路。就是通过理清文本脉络,概括内容要点,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可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到解决问题进行整体设计。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进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整体把握课堂思路,可以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整体感知。就是从整篇课文上把握与领略,注重分析、提炼、整合、概括能力的渗透。第二步,深入探究。就是从文本出发,侧重语言本身,侧重内容理解,侧重重点突破。可以通过重点段落理解,重点语句透析,重点写法作用等方面突破。第三步,拓展延伸。就是通过学习文本,通过对比、类比、链接等形式,进行内容、主题与写法的延伸,原则是合理的、适度的、有效的。如何进行整体感知呢?如何设计巧妙的入题思路呢?

在某省教学能手评选中,一位获奖的中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就设计了一个很好的整体感知问题。他给学生这样一个思考题:让学生填写“这是一个——的爱情故事”。空白处自己根据初步阅读的体验填写。

这个题目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可以迅速对全文进行概括,二是锻炼学生概括全文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想聚焦在一起了。

如何深入探究呢?就是从具体文本入手,可以侧重内容、主题、观点、语言、方法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重点问题设计,来进行预设与生成的教学过程。例如,一位教师讲《沁园春   长沙》,设计了两个题:为何开篇“独立寒秋”着一“独”字?文本的上阕与下阕到底是怎样的关系?这样来展开探究。

如何拓展延伸?就是从作品的主题、写法出发,来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进而扩大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层级,全面提升学生的鉴赏力与迁移力。例如,学习《我不是个好儿子》,一位优秀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延伸题:

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请你联想一个你父亲或母亲的生活细节,并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样设计,就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了。

二、巧妙设计,艺术入题

开篇的入题设计,是上好示范课与优质课的第一步。下面三位教师都用了苏轼的事例,但其授课内容却各有不同。

1.场景式自然入题

导入新课,是有很强的智慧含量的。良好的导入会迅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入题一般分两种:直接入题与间接入题。原则就是,简洁、明快、有效。

特级教师翟小宁作课《念奴娇·赤壁怀古》如何导入呢?翟老师分析了特殊的场景,特殊的地理环境,特殊的人文环境,采用了间接导入的形式:

“长江,是孕育大家名流的地方。我们如果溯流而上,就会发现长江边上一个重要的小镇——眉山,在距眉山二十多里处,有一个大户人家出了三位名人,这就是饮誉中外的‘三苏’:父亲苏洵,儿子苏轼、苏辙。苏轼的名气最显赫,一生为文、作诗、吟词、书法,无所不能;一生的追求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个开头,亲切自然,简洁明了。既介绍了作者,又介绍了孕育作者深厚情意的人文环境,十分自然亲切,恰如其分。这个开头是呼吸着长江的烟润与水泽,倍感沁馨得来的。

2.评介式深度入题

有位优秀教师在上苏轼的《赤壁赋》时,是引用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前言中对苏轼的评价入题的:

“苏东坡是一位全才。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前言中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听了这些文字,学生肯定会被苏轼的创造精神空间所打动的。在这里,我想到了清代学者沈德潜的一句话:“有第一等襟抱,有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精神境界,永远是引领学生向上的标尺。

3.类比式间接入题

某省语文教学能手评选时,一位优秀选手抽的课题是《归去来兮辞》。她是从苏轼的一则小故事导入的:

“苏东坡是散文家、大学者。一次,他去散步,问周围的人。你们说说我肚子里有什么?周围的人说,一肚子学问、智慧、文章。苏东坡说不对。侍妾朝云说:‘先生,是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微笑赞成。而晋代的陶渊明,也是一位不合时宜的人,他也是苏东坡最推崇的人。”

这个开篇不俗,是用了类比的手法。作用有三:一是把作者巧妙介绍出来,二是把作者的境界凸现出来,三是巧妙地与作品结合起来。

三、凸现重点,亮点纷呈

1.文本核心——理性文章形象化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有所侧重。阅读论述类文本,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不管是公开课还是优质课,一定要突出文本的核心内容。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突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有位优秀教师曾说:“理性的文章用形象的方式教学,形象的文章要突出理性的色彩。”就是形象文章理性化,理性文章形象化。理性的文章如议论文、杂文、演讲等,形象的文章如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在这里介绍一下理性文章如何形象化。山东省优质课评选活动,郑成业老师上的课是《拿来主义》。这堂课给听课教师两点很深的印象。

其一:在开篇之时,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真正提出‘拿来主义’这个观点,是在文章的什么地方?为什么作者不开宗明义、直接开门见山呢?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这几个问题一下子把全文带动起来,前者把全文一截为二,扼要且分明。后者点明了教材的核心内容。

其二:在分析“孱头、昏蛋、废物”时,郑老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文革”期间,红卫兵把孔子的坟墓掘了,把孔庙烧了;二是改革开放之初,某企业进口了外国的机床,不能用,全是旧机器,而领导却得到了好处。他问:结合课文,说说这两个例子说了哪两种人,为什么?

2.想象力——物我角色的动态转换

高中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在这里,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二是如何进行动态的心灵对话。如何把这些能力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呢?

有位青年教师执教公开课《归去来兮辞》,就结合文本,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效果很好。这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时,设计了一个“人与菊花对话”的环节。“先生任官经年,三任三隐,这次归隐,看到三径就荒,唯有心爱的菊花犹存,先生想对菊花说些什么?”一位学生说得很好:“菊花呀,我的心爱。赴任前,我把你手栽,而今,你已繁花蓬放,我喜欢你的高洁,你的雅致,你的傲霜与凌寒。”

教师又换了一个角度来启发学生:“假如你是先生手栽的菊花,今天你看到先生风尘而来,并先来看你,你作为菊花想对先生说些什么?”一位学生站了起来,用拟人的手法,很抒情地说:“先生的高洁我们心知,先生的境界我们佩服,我们的花瓣为你开放,我们的芬芳为你歆享。早晨,你采菊东篱,我们送你微笑;傍晚,你荷锄而归,我们为你洗尘。我们的心与先生息息相通。”

在这里,人是花,花是人,物我合一了。这种巧妙的设计,就叫角色动态转换。由此我们想到了很多想象的诗句:“泪眼问花花不语”“花自飘零水自流”“感时花溅泪”“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正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是我们的老师。

3.重点——让问题递进式呈现

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课文的重点或重要内容如何处理?我们觉得,美是永恒的,重点就是重点,不应回避。如《荷花淀》中的几个女人想看丈夫前的对话,《荷塘月色》中写“月下荷塘”的精彩文字,《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的大段独白。这些就是重点,是必须要教授学习的。然而,在很多公开课展示中,有不少青年教师总觉得这样处理没有新意,往往故意不讲。

处理这些经典篇目的经典语段,是有些发怵。但我们不应该为“出新”而“出新”啊。想出新是对的,但不能回避重点呀。如果出不了新,按传统方式处理也很好。有不少名师,对经典文章,就是重点突出,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联想去设计问题,让问题递进呈现。

例如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重点段落就是要突出。有位名师设计了这样几个重点:第一段为什么说马克思“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第二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一句,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为何两个“对于”先写实践再写理论,而正文表述时却是先写理论再写实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那么“其次”的内容在哪里?

4.探究——课堂生成的永恒张力

新课标要求,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倡导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

有位名师引导学生学习《再别康桥》时,就结合徐志摩的“寻梦”,来探究诗人内心的理想与寄托。课堂是这样生成的:

教师:诗人经常在拜伦潭流连,显示出了诗人的愿望。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徐志摩求学,有哪些理想与愿望?他的梦是什么?

几个学生这样回答:为国家振兴,因为祖国苦难;实现自己的诗人梦;对社会一种无奈、愁苦、忧虑的反思;想借鉴西方的一些先进思想;做一个拜伦式歌颂祖国的诗人。

教师:这些都可能是徐志摩的梦,他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愿望及理想。

再如,学习贾平凹的《我不是个好儿子》,一位教师就围绕“钱”展开探究。老师问:母亲到底需要什么?为何以前给母亲钱,她不要,攒钱;而最后给母亲钱,母亲却把钱紧紧地握在手里?(这揭示了原来不理解母亲,现在理解母亲的过程。)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有哪些变化?(从心理平衡到最后流泪。)

5.质疑——蕴涵着主题的亮点

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这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这告诉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个性体验,积极态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教学的质疑设计,创设巧妙的空间引领学生思考。

《荷花淀》是一篇传统文章,在某省举行的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中,一位青年语文教师荣获第一名。她在教学最后,设计了一个质疑题,突出了主题的深入思考,通过与课外材料的对比烘托,一个亮点出现了。这个设计是这样的: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两幅世界著名的战地照片:一幅是某战争场面,一个汽油弹爆炸,人们在争相奔跑的场景,一个三十几岁的中年人的脸上惊恐万状;另一幅是越南战争场面,一个四五岁的女孩,裸体在奔跑,女孩的衣服早已被大火烧去,周围烈火熊熊,还有一个人倒在地上。教师说:“这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看到了痛苦,看到了悲惨。”她于是在屏幕上打上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往往给人们带来的是创伤、残酷、悲惨、痛苦,而孙犁先生为什么把战争写得那样美好呢?”这个问题就使问题深化了,这也展示了孙犁的写作风格,就是向善。

当然,对公开课与优质课各人也会有不同看法。曾有人认为,不能搞什么优质课,应该突出常态课。也有人认为,优质课有雕琢的痕迹,不是自己的创造,而成了集体的结晶。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争论探讨。但不管怎样,上好课,追求高的境界,应该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两者也可以融合。总之,公开课与优质课要做到“五精五实”:精巧设计,作平实的课;精心设问,作真实的课;精深探究,作扎实的课;精髓点题,作丰实的课;精妙拓展,作厚实的课。


(《山东教育》2011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