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攀登一路歌

发布日期 : 2011-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本刊记者 陈为友 本刊通讯员 于晓斌

一路攀登  一路歌

——来自五莲教育的报道


提起五莲,就让人想起那蜿蜒起伏的群山,想起那一簇簇一团团的红杜鹃,想起山里孩子花儿一样的笑脸。就不由自主地想:这个山区县多年来凭什么高招续写着一个个按照常规思维难以实现的教育传奇:

在山东省,五莲成为全省第一个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特殊教育工作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级扶残助残工作先进单位,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创建了闻名齐鲁的“五莲模式”,还获得过山东省农村教育工作先进县、山东省教师队伍管理先进单位的殊荣。

在日照市,五莲教育曾荣获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实验小学成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洪凝街道同俗小学成为村办小学中高标准的省级规范化学校,职教中心在全省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连续两年获一等奖。

……

这一项项荣誉似一堆堆璀璨的珍珠摆在面前,令人羡慕,发人深思。在一个金风送爽的日子,记者怀揣探索寻源之心,奔赴五莲……


山东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柏继民(前右2)到五莲县深入学校视察工作

山东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柏继民(前右2)到五莲县深入学校视察工作

 

第一篇“当家”贵在有远见

【记者手记】追求之于教育,就像思想之于人,从来都是深度决定高度。可以想象,没有对教育发展目标的科学规划,就不会形成科学准确的工作定位,更不会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鲜明突出的特色和亮点。

 

宏观思考,居高路自远

规划像一盏明灯,能照亮前进的方向;规划是一张蓝图,勾画出对未来的美好设想。规划人人都会做,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要做一个目标明确、便于落实的规划,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

早在1993年,五莲就把“让山里的孩子能上学”作为实施“两基”攻坚的主要目标,历经三年的努力,1995年率先在日照市通过了省政府“两基”验收,并于1996年荣获第一批“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称号,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成人扫盲率全部高于“两基”有关指标的规定。

通过“两基”验收后,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五莲教育人凭着对教育的一种特殊感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为五莲教育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光: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县、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基础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素质教育实验联系县、山东省教科研先进单位、山东省实验教学普及县、山东省教育条件装备工作先进县等60多项省级以上称号。

然而志在顶峰的人是不会在山腰间停留的。20075月走马上任的闫继斌局长敏锐地感受到教育发展的时代脉动,对五莲教育未来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构建和谐社会,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该怎么办?突破口和切入点在哪里?

局班子成员一边召开专题会议,征求科室站负责人和校长们的意见,一边下沉基层搞调研,问民情摸实底。同时设立意见箱,广泛征求全县师生的意见和建议,组织有关专家反复论证和推敲……渐渐地,他们对全县教育有了一个完整、系统、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思路也明朗起来。“我们对全县教育的发展愿景是:办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的教育。”闫继斌充满自信地说。

这是五莲教育蓝图带有前瞻性的标签。

无论五莲二中“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实验小学“为学生的生命奠基——基础在做人,发展靠创新”、洪凝街道莫家庄子小学“赋学生生命成长以阳光、赋教师主体价值以阳光、赋学校内涵发展以阳光”的办学理念,或五莲三中实施的“计划人生”“阳光教育”,职工子弟小学开展的“阳光悦读”,还是洪凝街道初中“书香校园、魅力课堂、涵养教师、儒雅学生”、松柏初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自然之骄子”的办学愿景,无不是对五莲教育愿景的最好诠释,也体现着五莲教育人对未来教育的实践和不息探索。

微观破题,利箭还需靠强弓

闫局长向记者打了个很贴切的比方,打造优质教育就好比组装电脑,光cpu好还不行,还要有好的软件。他说,尽管我们山区学校的硬件比不过现代化的大城市,在规范管理、民主治校等软件上却做得扎扎实实。

1.软指标也有硬杠杠

俗话说“秤杆子底下见高低”。被五莲教育人成为“秤杆子”的就是五莲教育的“基本法”——《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该方案在纵向上包含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层次的各级各类学校,在横向上把学校工作分解确定为规范办学、教学工作、学生管理、教师队伍、条件保障、发展水平6A级指标,并细化为37B级指标和100C级指标。对每个指标设置了相应分值,明确了各项指标的具体标准。由于方案紧贴实际、操作性强,把难以考评的“软指标”变成了可比可看的“硬杠杠”,实现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同时,在整体方案和各项指标中,设立了创新项,鼓励学校工作创新,使学校的工作既遵循方案又不拘泥于方案。其次,在考核过程中,不打印象分、关系分和人情分,用数据说话。对年度考核位次在后三位的学校,第一年对校长进行谈话诫勉,连续两年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三年的校长就地免职。正是在考核过程中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把尺子量到底,考出了动力、考出了活力、考出了竞争力,促进了全县学校的良性竞争发展。

现在,无论是千人大校,还是不足十几人的教学点,无论是办学条件优越的县城学校,还是条件相对薄弱的农村小学,每一处学校都会给你这样的感觉:校园洁净规整,教师爱岗敬业,学生朝气蓬勃。每一项工作都有条不紊,每一条制度都令行禁止,整个教育规范、有序、精致。

2009年,山东省政府教育督导团深入五莲城乡学校实地考察后,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五莲教育管理科学严谨,是软实力、硬功夫。

2.领导想事   教师定事

五莲县教育局把民主管理作为提升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坚持问计、问需、问政于民。

一方面,依靠教代会“立法”。大到学校的发展规划、规章制度、绩效考核,小到教室图书角的管理、开水的供应办法等,每项制度的出台,都是在广泛征求全体教师意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修订和完善的,既体现了每一个教师的意志,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职工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成立专门小组“督法”。由工会牵头,聘请德才兼备的教师组成民主理财小组、提案落实小组和党务政务公开小组等,定期对学校收支、干部聘任、评优树先、绩效考核等进行“督查”。成立家校委员会,设立“家长开放日”,由家校委员会成员代表全体家长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由此建立起了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直接联系,实现了“凡事有准则,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的民主管理,形成了顺心、顺气、顺劲、顺利的工作局面。

3.加长“短板”促均衡

管理学中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在五莲,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全县共有94处小学,其中80处分布在乡镇驻地以下的农村,在校学生占了全县小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教职工不超过10人的农村小学38处,在校学生100人以下的农村小学14处,有1名教师、7名学生的教学点1处。

“要打造均衡发展的优质教育,农村小学就是亟需加长的‘短板’。”闫继斌坚定地说。为此,五莲县全面启动了“重心下移,突破村小”战略,大力推进村小提质工程。

首先,一改过去教育投入平均用力的做法,建立起村小资金支持保障体系和全县统筹经费重点向农村倾斜的工作机制,先后投入近1.2亿元,实施了农村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校园信息化、教学仪器更新三大工程,共维修改造校舍11.5万平方米,建成了涉及每一所村小的教育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更换教学仪器34万件,保证了农村孩子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优质教育。

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如何盘活这些资源并实现增效性均衡发展?他们把突破点放在了管理上,出台了《农村小学管理基本要求》,从27个方面对农村小学的教学常规、德育工作、评价考核等进行全面规范。同时在教师考选、培训过程中坚持村小优先的原则,连续三年为村小招考270多名教师,优化了师资结构,为村小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将村小工作纳入全县教育计划和《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方案》,对乡镇中心小学和下属村小实施“捆绑式”考核,将村小工作情况按一定权重计入中心校成绩,并将考评结果与中心校校长、村小校长的业绩考核挂钩,以严格的考核激发村小发展的活力。

陪同记者采访的教育局副局长戴梅芳告诉记者,于里小学实施的骨干教师轮岗制度,把全镇的骨干教师与村小教师对应轮岗,把每周的校长例会开到村小,每周一处村小、每周一个主题,开成了村小问题现场办公会、村小管理交流会和教育教学工作研讨会,真正实现了管理的重心下移。

如今,走进五莲县的任何一处农村学校,宣传窗里充满了无限想象力和个性张扬的美术作品;午间和课余,校园里总是荡漾着优美的歌声,跳动着优美的舞姿;在微机教室,一根细长的网线,琴弦般地拨动着山里娃们纯洁的心灵,他们手握鼠标,点击打开了一个精彩的世界。

 

第二篇  干群素质是关键

【记者手记】一个地区的地理区位无法改变,资源禀赋不可变更,但人的观念和素质却是一个“变量”。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而教师素质是链接质量的最关键的节点。

在五莲县教育局,记者看到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最新文件,明确规定——

全员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等形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学科知识拓展能力、教学与科研能力,逐步形成一支品德高尚、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专业化高素质教师队伍。

骨干教师:对本校、本县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在县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培养更多的骨干教师成为市级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影响。

青年教师:……

拉动校长成长的“内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校舍、教材、教师是办学的三要素。如果把校舍比做骨骼,教材比作心脏,教师比作神经系统的话,那么校长就是办学的大脑。校长优秀,则教育优秀!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曾指出,教育家办学,这应该是校长的终极追求。“校长不要把校长当成官来做,要做促进学校发展的地方名人和名流学者,这是我们对校长的定位。”闫继斌局长这样说。因此,打造一批敢创新、有思想的专家型校长,便成了五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任督”二脉。

1.出山始见天地宽

兵法云:兵不可一日不练。而练兵之道,为将者首当其冲。为此,五莲县建立完善了校长培训制度,规定凡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校长学习考察、专项培训和高层次研修活动,均由教育局根据培训内容安排校长全员参加,并设立专项资金,从此拉开了校长首当其冲的学校干部培训的序幕。

“我看看你记的笔记,刚才讲座中我有几个知识点没记下来。”在北师大五莲县校长高级研修班上,松柏镇中心小学的王奉兰校长在休息期间借阅同行们的笔记,希望把遗漏的知识点补上。“这可是我回去和老师们汇报的重要依据,一个要点都不能落下。”王奉兰边写边说。

“您能给我们山区学校文化建设提点建议吗?”“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让教育走在幸福路上?”这是参加北师大五莲县校长高级研修的校长们向授课的学者、专家请教的问题。他们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面对面请专家“面授机宜”。

《校长领导力的提升》《教育的职业与境界》《如何提升执行力》……短短一周时间,专家学者们的讲座,不仅透彻剖析了当今存在于教育及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与困境,还有针对性地给予了各种意见和建议,为广大校长提供了一份超大容量的信息盛宴。

“这是一次心灵的旅程。从五莲到北京,一路走来,很激动,很兴奋。在这里,我不仅收获了最前沿的教育思想,坚定了我这个来自山区校长对教育的守望,更激发了我的使命感。北京之旅,不虚此行。”培训班将近结束时,石场初中校长赵传业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下这么大的决心是不多见的,足见县教育局领导的决心和魄力。”“校长们的学风严谨认真,一丝不苟。”这是北师大五莲县校长高级研修班结束后,教育部师范司对五莲县教育局校长培训贺信中的评价。

2.论道点评两相宜

“你校是如何解决轻负担与高质量间的矛盾的?”“你如何应对中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期’?”台下的专家将一个个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抛向台上的校长。

而台上的校长个个神情淡定,成竹在胸,有条理分层次阐明各自的对策:

——“我认为,理想的课堂应包含着清晰的尊严感——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舒展着愉悦的自主性……”(一中校长刘锦贤)

——“我认为常规教研是校本教研的基础,不仅能够引领教师进入校本研究的角色,而且能够引导每一个教师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升华教学艺术。”(三中校长岳在田)

这是每年一度的“校长论坛”中的一个环节——现场答辩。

为展示校长的办学思路,评价校长的治校水平,畅通交流渠道,五莲县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学校管理经验擂台赛——校长论坛。论坛按照“主题演讲—现场答辩—专家点评”三个环节进行。校长们立足本校实际,或娓娓道来,或侃侃而谈,或妙语横生,或标新立异,把人本化管理、精细化落实、特色化办学等管理策略阐述得淋漓尽致。

论坛最出彩的要数独到精彩的专家点评:“只有不断学习的校长,才能站在教育的制高点上,理性地看待人生,阳光地对待师生,幸福地从事工作,才能建立起‘自由与平等,理解与倾听,信任与尊重’的干群关系。”“校长应当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也应该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这些诗意的点评,既有理论高度,又深入浅出,既提纲挈领,又高屋建瓴,再次引发校长们一次次深深的思考。

3.“校官”全部为“教官”

记者在五莲县教育局见到了一张与众不同课程表,它并非按从周一到周五的顺序排开,而是按学校排开,“罗列”了全县所有中小学校长将要任教的各个学科。在五莲,所有中小学校长在学校管理之外,都必须兼任一门课程教学任务。

“唐朝有个叫杨损的官员准备提拔一名下属到较高的职位,但推荐的两名候选人各方面条件都旗鼓相当,难分高低,一时无法定下来。杨损就把这两名候选人叫到大厅上,出了一道数学题目,要他们当场计算,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量怎样分偷来的布匹,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就会剩5匹;若每人分7匹,就会差8匹,问:这里共有几个盗贼?布匹总数又是多少?其中一名候选人很快算出了答案:盗贼人数为13人,布匹总数为83匹,于是他得到了提升。其他人心服口服,无话可说。你想知道他是怎样快速解决的吗?”

这是在松柏初中八年级(2)班的教室里,一位孩子们非常熟悉的老师正在上《一元一次方程》课的一个场景,而授课人就是他们朝夕相处的校长郑世波。

看到这如森林般举起的小手,争相回答问题的呼声,你就知道学生有多么喜欢数学课。原来,郑校长在当校长之前就是日照市教学能手,曾在县、市举行的优质课比赛中多次获奖。从事行政工作后,注重了学校管理,而一堂令人信服的示范课,更赢得了学校老师的刮目相看。

在五莲,校长们大都是从教育教学一线上成长起来的,担任领导职务后,由于政务管理、事务性工作繁重,部分校长不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造成优质教育资源浪费。2010年年初,县教育局对全县学校领导干部兼课情况进行了摸底,在综合分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把学校领导干部兼课情况纳入年底的干部考核和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定期组织相关科室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学校对兼课情况进行督导抽查,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现在,校长们和教师一起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有的校长每次上完课,还把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传到学校网站上,供老师们参考、学习。同时对学校领导干部的教学常规检查和教学成绩分析同其他任课教师一样,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告诉记者,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1012日上午,在实验小学五年级(8)班数学课上,有几名“特殊学生”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他们是闫继斌和分管教学的局领导及教研员等。他们和学生们一道向老师致礼问好后,正襟危坐,手拿笔记本和学生们一道听起了课,并认真做着笔记……这是局领导带头深入教学一线、落实教学中心地位的一个缩影。

“把指导转移到课堂,把教研转移到课堂,真正体现‘一线教研’的工作思路。”在局领导和校长们的带领下,学校中层干部已全部兼课,有的还兼任班主任,干部们的以身示范成为引领广大教师提素质强能力的强大引擎。

吹响全员培训“集结号”

有人说,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的素质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特殊意义和巨大作用。如果教师本身没有良好的素质又怎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呢?“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关键是要老师学会穿新鞋走新路。”在新课改培训动员会上,闫继斌的话掷地有声。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这句“蒙牛”语录已被五莲教育人深深认同。他们依靠内修外引,不断提高着教师成长的专业素养。

在培训经费上,早在2008年,五莲县教育局就出台文件,以“法”的形式建立起经费保障机制,规定各学校用于教师的培训经费不得低于公用经费的5%。到目前,全县各学校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费平均占公用经费的8.2%,最多的石场初中已占全校公用经费的11.9%。在培训对象上,实现了校长、中层干部和全员教师相结合;在培训时间上,实现了假期全员培训、平时培训相结合;在培训途径上,实现了区域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在培训管理上,实现了区域管理、学科管理和学校管理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走出去”,到国家行政学院、北师大等高校进行“订单式”培训研修;以新课改新理念、班级建设等为主题,请来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开阔教师的理论视野。同时充分发挥本土名师“领头雁”作用,抽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组成“名师宣讲团”,深入乡村学校,将课改新理念、教改新策略辐射到每个教师。

采访中,主管教学工作的韩中杰副局长告诉记者,今年暑假的第二天,全县就有8位日照名师、名校长工程候选人前往北师大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为骨干教师的拔尖和快速成长送去最需要的“精神食粮”。而一直以来“被遗忘的角落”——卫生保健、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实施也被重视起来,全县中小学164名卫生保健人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接受了省级培训……参加过省骨干教师培训的胡善兰老师说:“大山外的精彩,让我目不暇接;大山里的不足,在我心中深感震撼,真的有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

在开展好集中培训的同时,各学校都根据自身实际,制订出了切实可行的系统性校本培训计划,开展校本教研,用闫继斌的话说这叫“靠自己的骨头长肉”。有的学校将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师基本功比赛齐头并进;有的学校把全校性培训与教改实验课题研究穿插进行;还有的学校将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创建相结合。同学科教师之间听课评课成为工作常态,新老教师之间“师徒结对”帮扶成为风气,“同课异构”“城乡同上一节课”可能会引发一场激烈讨论,成为催生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催化剂,“教师读书论坛”“岗位反思交流”“课例研讨”“QQ群交流”成为学术沙龙的助推器。

同时,他们对培训实施训后跟踪问效制度,做到有培训必考核,有学习必考试。考的内容涉及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法规、课堂教学设计、专业知识等内容。为确保考试效果,除设立中心考点,根据各学校提供的教师花名册,从分管领导、任课教师和教辅人员中按7%的比例随机抽取300名教师参加统一考试外,各学校设立分考点组织教师考试。个人测试成绩纳入学校对教师的业务考核,计入个人业务档案,各学校被抽测人员的总成绩纳入年底对学校的督导考核评估。同时,他们建立培训评价机制。实施“四挂钩”,即把每位教师参与培训情况与年级组、教研组考核挂钩,与教师职称评聘挂钩,与教师业务考核及绩效工资挂钩,与评优树先挂钩,切实将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常规性工作轨道上来。

“我走进你,原来只想获取一棵大树,而你却给了我整座森林!”一位老师借用别人的一个生动比喻道出了全体教师对培训的感受。

 

第三篇  感知幸福才肯干

【记者手记】有句话说得好:沉重不是教育的本质,憔悴也不是教师的本色。假如拼命赚取教师的今天、预支教师的明天,那只能使教育的活力丧失,使教师的灵气泯灭。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是工作着并幸福着、快乐着。

 

尽管我们的教育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重复着不老的“旋律”,但五莲的教育人总是想方设法让教师们从平凡的活动中感悟出新内容、体味出新气象,将教师从应试教育的被动应付、疲于奔命中解放出来,把教育工作的过程转变成教师引导学生享受快乐、主动追求、创造幸福的过程。

——引领教师增强职业认同感。组织“我的幸福观”大讨论,开展“我的光荣与幸福”演讲比赛、评选“感动校园十大人物”,引领教师将幸福带进工作,与学生共同分享生命的精彩,享受学生健康成长给自己带来的感动和成就,进一步感受教师职业的美好和幸福。“每天和纯真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学习,使女教师多了一份自然的素净之美;饱读诗书、熟知礼仪,又使女教师平添了几份幽雅的古典美;面对众多求知的目光侃侃而谈,经常家访于不同的家庭,一颦一笑间让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这是高泽初中韩晓老师在今年三八妇女节“我心中的女教师美”演讲比赛时吐露的心声。

——引领教师增强职业成就感。设立“县镇级优秀教师”“特殊贡献奖”“优秀教研组长”“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多个奖项,对教师做出的努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制订出台《五莲名师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启动“教坛群英”工程,加强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打造了以五莲名师为核心的骨干教师队伍。开设“名师工作室”,鼓励骨干教师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级立项课题。

6000人的教师队伍里,可谓精英荟萃、群星璀璨:寇介芳,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李春勤,全国优秀教师;韩德胜,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获山东省教育十大创新校长提名奖;岳在田、郑世波,日照市名校长;张加富、何乃强、刘祥平,日照名师;陶蔚、高明玉、王有鹏,五莲名师……

——引领教师增强职业归属感。购买跳绳、呼啦圈、羽毛球等体育器械,组织教职工象棋、乒乓球、演讲比赛等,利用元旦、三八节、教师节等组织文艺晚会,活跃教师业余生活。在教师节、教师生日、结婚纪念日等特定节日,送上鲜花和祝福,在下雨、下雪等特殊天气送去温馨提示,让教师全方位享受到教师这项职业带来的幸福。

“我总是对自己说,在我手中,是许许多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我坚信:只要我耐心浇灌,花儿定会绽放得更美!”获得县十佳青年教师的戴方辉在感言中这样写道。 

2010年的教师节,全县教师着实体验了一把“幸福总动员”:县委县政府专门为农村教师增加工资的文件尘埃落定,腰包更鼓了;全县表彰的300名优秀教师中,农村教师占了85%,心气更足了;县领导表示今后还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盼头更大了……

要想更多地了解五莲教师的幸福感,还是再随记者的镜头看一看几个真实的画面:

健康俱乐部

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洪凝街道初中的老师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走出办公室,开始为时一个小时的健身活动,让老师们消除一周工作的疲惫和烦恼,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让老师们以更充沛的精力、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近年来,该校重新修建了篮球场,增添了价值3万余元的健身运动器材,健全了教师健身机制。由工会牵头,成立了“羽毛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太极拳协会”等组织。每周健身日已成为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哪怕是暑寒假期间,也会有许多教师自发到学校操场打太极拳,吸引了附近不少居民也加入到其中的行列。

教师读书吧

宽敞的空间,翠绿的盆栽,整齐的书架……整个读书吧布置得简洁、优雅、温馨。这是职工子弟小学的教师读书吧给人的整体感觉。

在课外活动时间,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结伴而来,他们或品读自己心仪的书籍,或认真做着读书笔记,或边阅读边交流,相互启发,共同享受。有时候,语文老师和写作兴趣小组的学生一起来了,师生同读一本书,共评一篇文。有时候,书吧成了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好场所。

在读书吧,老师们多了几分惬意、几多轻松。在职工子弟小学,老师们都将“读书吧”视为“精神的圣地”“心灵自由飞翔的广场”——

虽然我们的目力所及有限,双足所至无多,但当我们的心灵被一阕温柔的宋词或一首玲珑的小诗浸润过,当我们的思想被孔夫子、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先贤大师的教育思想滋养过,当我们零乱的教学思绪被多元智力、成功教育、建构主义等智慧的火炬照亮时,读书吧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短暂的人生添加了几分人文涵养,为祥和宁静的校园添加了几分和谐和厚重。

和谐办公室

“把咱办公室陈老师的书法作品挂在这里。”“把这盆君子兰放在这里吧?”局机关高中部教研室的老师们正在一起“打扮”着自己的办公室。

为了给局机关营造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该局很早就开展以“创建文明机关”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创建“和谐办公室”就是系列活动之一。老师们自己动手,创造自己舒心满意的办公环境。并且每月开展一次“和谐办公室”评比,以月考核成绩作为评定的主要依据,评选出“最和谐办公室”。

现在,在老师们的精心装扮下,每一个办公室都具个性特点,或高雅或温馨或喜庆。“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我们每天的心情都是愉快的。不仅办公室变漂亮了,同事之间的关系也更加融洽了。”在局机关工作多年的钟老师这样说。

“在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幸福的影子。”洪凝街道后安小学的李老师自豪地说。

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几天里,被五莲老师们身边的幸福包围着,更被他们的无私奉献感动着——

“只要在牟老师的班,

我们一百个放心。”

牟永先,五莲县十佳青年教师。15年前踏上山乡讲台第一天的那个“发现”深深地震撼着他:第一次到教室,发现班里所有男孩子穿的都是用废旧汽车轮胎做的简易凉鞋。他扪心自问:这就是我即将为之献身的学校吗?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周末回家,跟父亲谈起这件事,父亲对他说:“咱也是庄户孩子,上个学不容易,既然当了老师,就好好地教吧!”

当时,他的学生来自周围30多个山村。对于这30多个村,牟永先都很熟悉。每接过一个新班,他总是挨家挨户去家访。他常对同事说:“勤到学生家去走一走,看一看,学生的性格等情况在自己心里就有了数,一旦学生出了哪方面的问题,就能做到对症下药。”

有一次家访,至今让他难忘:那是深冬的一次家访。下班后他就去了青山顶村,走访了两个学生家庭后,发现天下雪了,年轻气盛的他婉言谢绝了家长的挽留,独自骑着自行车往学校赶。天气好像在故意考验这位年轻的山村教师,雪越下越大,脚下的路渐渐看不清了。他只好凭着自己的感觉推着自行车一步一步向前移,身上的积雪多了就抖抖身子,肚皮饿瘪了就想想学校那热乎乎的晚饭。回到学校,当他站在同事们面前的时候,同事们笑着说,你活像个圣诞老人。又困又累的他却笑着说:“我刚给孩子们送礼物回来。”

正是这份执著和真情的劲儿,让老百姓动情地说:“孩子只要在牟老师的班级,我们一百个放心。”

“也曾动摇过,

是学生让我坚持下来”

民办教师出身的王岗清老师,从1980年起,就一直坚守在九仙山腹地——全县海拔最高、学生最少的松柏镇前苇场小学。现在那里只有7名学生,王岗清既是校长又是唯一的老师。

大山深处的学校,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7名学生,分布在6个村庄。王岗清离家有9里多路,但每天早晨,他都早早来到校门口,翘首盼望一个个学生,要是哪个学生不能按时到校,他就会着急地顺着学生上学的路去找。

因为离家远,学生中午只能在学校里吃饭,王岗清就陪学生一起在学校吃自带的干粮。由于学校地处半山腰,校内没水井,吃水要到离学校2里多远的山下去挑,每天两担水来回8里路,就成了王岗清的“必修课”。然后再忙活着为学生烧开水,帮学生把自带的饭菜加热。

“其实,我也动摇过。但第二天,天真活泼的学生又来到我身边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被克服了,所有的眼泪都会被这些小天使擦干。”

就这样,王岗清在大山一守就是30年。

这样的坚守,与其说是一种责任,毋宁说是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这样的坚守,虽不惊天动地,却也感人至深。

 

第四篇  教研就是助推器

【记者手记】如果说质量是教育这个生命的肌体,那么教科研就好比肌体上的细胞。没有健康的细胞,就谈不上有健康的肌体。

 

曾有一种观点认为,教科研是专家、教研员的事,老师只要抓好课堂教学就行了。然而,在五莲,这样的观念早已没有了市场。“教科研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教师在科研中成长,学校在科研中兴起”已成为五莲教育人的共识。为此,他们以“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服务教学”为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强大的动力。

建设教学指挥中心

五莲教育的体积很大,拥有6000多人的教师队伍。五莲教育的大脑很小,拥有25人的教研室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学“指挥中心”和“调度中心”。

为充分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教育局明确给教研室“赋权增能”,放权全力抓好教学指导、教学研究、教学服务工作,变教研室、学校和一线教师之间的“扶上马,送一程”工作关系为“扶上马,陪你走全程”的长期协作关系,要求每个教研员“找米下锅”,开拓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思路。这里的“米”,就是要教研员下沉教研指导重心,定期参加联片教研活动,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把教学过程中的话题生成为问题,把问题生成课题;这里的“锅”,就是要为教师搭建教研平台,构建起以县教研室为龙头,联片教研为骨干支撑,各学校学科教研组为教研点的教研网络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变“单打独斗”为“整体作战”

当教研重心下移到学校后,细心的局领导发现:规模大、师资条件好、物质条件优越的学校,有能力开展校本教研。而规模小、师资等较差的学校,虽有开展校本教研的热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的校本教研工作。如何让所有的学校都能在校本教研中提高,该县探索实施了“联片教研”“结对帮扶”等措施,给缺乏开展校本教研条件的学校下了一场“及时雨”。

——实施兼职教研员准入制度。选拔品质好、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兼职教研员,在初中、小学22个学科选聘34名骨干教师为学科兼职教研员,为加强联片教研、推动区域教研共同体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把全县中小学校按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学科资源、管理水平、教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等因素统筹考虑,划分为5个教研联片,片内学校每学期至少承办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中要求教师做到互相听课,汲取同事讲课的独到之处,取长补短;互相交流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互相提出教学参考意见,实现城乡联动、区域互动、以强带弱,促进全县教学工作的均衡发展。

——深入实施“结对帮扶”。针对部分老教师和新分配教师的教育观念出现常见的“断档”现象,以学校为单位,组织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业务后进教师结对,实行教学业务捆绑式评价。同时开展送课下乡、名师魅力课堂展示、城乡教师同上一节课等系列活动,既增加了校际间、学科间相互学习交流研究的机会,也为教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学校提供快速发展的平台。

——实行教科研资助机制。制订《教育教学研究资助管理办法》,倡导教师善于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中研究解决问题,对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教师和教研组进行资助,从全县各学校申请资助的145个课题中确定59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的课题进行分类立项,在日常工作中加强跟踪检测,每学年进行一次评估,最后根据研究成果按ABC三类标准(A1200元,B1000元,C800)予以资助,大大调动了学校和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反思,让教师乘上“动车组”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探索和解决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始终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县教研室主任魏代友对教学反思有着深刻的认识。该县通过抓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等途径,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成长,使教师实现了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他们以“素质教育下的教师素质”征文活动为契机,从“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的内在联系”“对素质教育下教师素质的认识”“当前形势下教师素质状况的思考”等方面,畅谈素质教育环境下的教师必备素质,并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反思教学理念、教材处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六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总结发现教学中带规律性的问题,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使自己逐步走向专业成熟。

走进职工子弟小学,随便翻开一位老师的备课本,可以看到每个单元或章节都写有“教学后记”;拿出教师业务档案袋,可以看到教师所写的“反思千字文”;走进学校展览室,可以看到整理成集的千字文集或反思教学集;走进教室,有时可以看到教师在上“反思课”,即同一篇课文在甲班上后,接着在乙班上反思课,或同一篇课文甲教师上了,乙教师接着上针对甲教师的反思课。

反思活动不仅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需要群体的支持。他们通过举办优质课评选、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课”大讨论、观摩优秀教学案例等形式,在竞技中互动,在辩论中探讨,在碰撞中交流,在交流中互补,在互补中升华,使每个教师达到了豁然开朗的境界。

采访中,很多教师都争抢着说他们的感悟、心得和体会:

这些日子,学校开展常态课讲评活动,我觉得这常态课就是家常课,它跟公开课有很大不同,公开课机会难得,总要显示出自己教学的个性,而常态课舍去装饰,体现“实、活、新”,实而不死,活而不乱,新而不浮。

——街头初中     

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关爱和尊重学生。因为有了关爱和尊重,即使是一块顽石,也能赋予生命,唱出生命的赞歌;即使是一棵铁树,也能绽放出美丽的花;即使是一潭死水,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管帅中学   王海荣

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的爱抚。只要我们的老师把平时的一声呵斥变成和风细雨的表扬,让适时恰当的赞美替代让学生皱眉的检讨声,我们的教育就会奏出一曲和谐美妙的乐章。

——洪凝街道初中   胡宗波

 “教而不言,思而不写,必将行之不远”,我将自己的反思案例记录下来,让反思伴随自己的教育历程,打造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也许我一辈子做不了教育家,但我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幸福的追求者。

——五莲二中   郑德芬

 

第五篇  借得东风好行船

【记者手记】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学生渴望和谐,家长欢迎和谐,社会需要和谐。建设和谐教育,必须有一个支撑和谐教育的体系。

 

2010年是五莲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三月的五莲大地,小雨如酥,桃李吐艳。人们在感受春天的脚步到来的同时,教育人更明显地感受到五莲教育的发展又将会迎来一个春天。

上任不久的县委书记马强先后三次深入到教育局机关、全县中小学校进行调研。每到一处学校,教室、宿舍、食堂、锅炉房,他都一一查看。在办公室,他与老师们促膝谈心,认真记下基层学校教师对教育改革的所思所盼。

当他走进县实验小学的教室,看到孩子们一个挨一个拥挤的现状,亲自量了量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活动空间只有拳头那么大时,“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生活、学习?以后怎么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个现状必须马上解决!”

一锤定音的决心,超常规的措施,为五莲教育的跨越发展积蓄了力量。

半年时间里,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多次听取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今年的910日,五莲县庆祝第26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音乐会在五莲一中大礼堂隆重举行。会上,县委、县政府要求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民生”“最重要的基础资源”工程来抓,强调“怎么重视教育都不过分”,希望各级“继续发扬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发展的优良传统,从事关五莲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高度,从事关五莲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更加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快速发展”。

五莲县委、县政府重视发展教育,不仅认识到位,而且措施到位、落实到位。杜江涛县长说:“教育投入是支撑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加大教育投入,最符合人民群众意愿,最能体现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对纳税人和全县人民负责。”

2010年有三件事一直被老百姓津津乐道。一是县委、县政府正式做出了恢复五莲一中、五莲三中公办学校性质的决定,仅此一项,县财政每年就得增列经费1300万元。二是投资近亿元,建设一所占地1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三是在没有年初财政预算的情况下,追加1000多万元,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发放住房补贴,让教师吃下“定心丸”,让“孔雀”不再“东南飞”。这对于一个年财政收入不足3个亿的山区县来说,无疑不是个小数目。

在记者要结束采访时得知,五莲县教育工作会议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会上将出台一系列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制约五莲教育发展的一系列“瓶颈”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办法……

新思路定能催生教育新气象!

教育的和谐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参与、配合和支持。过去,教育投入、学校建设等,凡事都需要教育部门自己去跑、去找、去求。而现在,县公安局在学生上学、放学时段自觉布置警力维持治安疏导交通,并加大了对学校及周边的治安巡查力度,做到24小时“三见”(见警察、见警车、见警灯);卫生局、疾控中心等部门的专家走进学校,对学校食堂管理员、从业人员,从食品卫生知识、法律法规、管理措施与制度等方面入手进行培训;城建、地震、消防、气象、安监等部门专业人员成立排查鉴定工作小组,对全县所有中小学校舍选址和校舍安全状况进行排查鉴定,并制订出台校舍安全工程三年总体规划和分年度实施计划。

不知谁说过,推动帆船前进的不是有形的帆,而是无形的风。在五莲,不仅党政以重教为先,社会各界也以助学为荣。捐资助学就像一石击水泛起的涟漪,在五莲大地上不断扩大着,扩大着——

2010年大学生开学前夕,县慈善总会、总工会、残联等部门筹资近40万元,帮助210名贫困、残疾学生圆了“大学梦”。

民营企业山东五征集团与170名贫困中小学生结对,先后发放助学金23万余元。

康洋电源公司出资近4万元为驻地小学建起了高标准的音乐教室。

现在北京工作、祖籍街头镇镇头村的李茜女士,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坚持为镇头小学无偿捐献图书300余册。

由上海微创公司及员工捐资130多万元在中至镇崖头村兴建的微创希望小学教学楼于今年1013日胜利落成,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山区各界的兴学热潮,甚至感动了前来投资的客商。今年9月,台湾亿丰制帘有限公司董事长粘铭先生慷慨捐款30万元,为五莲一中建起了两个高标准微机教室。

……

回城的车子在碧树林海间疾驰,但见窗外群峦如涛,大地金黄,硕果累累,令人振奋。五莲教育的那些人和事犹在眼前,一句不合韵律的诗跳入脑海:

莫道青山空滴翠,

山区教育亦醉人。

 

(《山东教育》201012月第3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