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发布日期 : 2010-12-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本刊记者 陈为友 特约记者 张庆亮

有问题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安丘市兴华学校“问题课堂”述评


某年月日某大学,美国教授给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授课。教授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作答。“没有问题?”教授说,“OK,那就用不着我了,拜拜!”

此事流传甚广。有无这样的课堂实录不清楚,但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现象绝不仅发生在留学生身上。国内的中小学课堂,有过之而无不及,不是一般的普遍。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下课前,老师很有成就感地大声问:“同学们都听懂了吗?”同学们用更大的声音回答:“听——懂啦!”老师喜不自禁地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同学们齐声高呼:“没问——题啦!”

没问题就好,就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了。

于是老师颔首微笑,同学们欢呼雀跃。

真的没问题了吗?“没问题”就“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了吗?

并不尽然。甚至恰恰相反,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

经常还有这样的现象:老师讲完了,学生听完了,问题似乎也解决了,师生都感到神清气爽,脑子里透明透亮,这被誉为“当堂问题当堂清”。实际上并不是值得多么高兴的事儿。

课堂课堂,课堂就是上课的地方。“堂”是地(土)上的高(尚)房子,自古是很高尚、很庄重的,比如皇家的“殿堂”、百姓家的“堂屋”。与“堂”有关的词儿,几乎都是褒义词,比如“长得相貌堂堂”“做人要堂堂正正”。

所以学校也叫学堂,课堂也叫讲堂。称学堂是对的,辛亥革命后改称“学校”也不错。但是课堂成了“讲堂”“教室”,老师没有成为“导”师而成了“教”师,这本身就隐含着一个问题:老师是主角,课堂是老师“讲”和“教”的场所;学生是配角,是被“讲”和“教”的学子。只要老师认为讲明白了、没问题了,学生也就“没问题”了。

问题恰恰就在这里。

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那就是老师出了问题;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没有“问题”,那就是学校出了问题;如果学校出了问题,那就是教育出了问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疑就是“惑”,就是问题。何谓有疑,疑从何来?老师如何引导学生生疑,怎样帮助学生解疑?

近年来,安丘市兴华学校基于上述“课堂问题”,着力构建“问题课堂”,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问题课堂”理念:

——老师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先期准备好最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带着最渴望解决的问题进课堂,在老师的点拨指导下,自主互助解决问题,然后师生都带着生成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如此循环往复。

——生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通过课堂来完成。

——构建“问题课堂”需要学校引领、教师主动、学生参与。

——“问题课堂”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是为问题而问题,需要认真剔除“伪问题”,着力发现和解决最有价值的“真问题”。

构建问题课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要积极推进,又要稳妥扎实,否则就会把“构建问题课堂”弄成了新的问题。具体操作上,兴华学校采用的是“三轮推进法”。

引导学生提问题

“引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这是兴华学校“三轮推进法”的第一轮。而要学生开口说话,提出问题,又谈何容易!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一段。

少年鲁迅“不知从哪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鲁迅“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上了学,“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了,但他满怀知识渴求的这一问,只得到了冷冰冰的三个字“不知道”,而且还惹得先生“很不高兴”了。

一句话、一件小事儿,让好学好问的懵懂少年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从此“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不再发问、“没有问题”了。

鲁迅学过矿业、学过医,最终当了老师、从了文。写文章可能是他的兴趣,但学矿、学医却是为生计考虑。假如当年先生对他关于“怪哉”的答复换个态度,中国多一个叫鲁迅的“达尔文”也说不定呢。

“其实,像少年鲁迅的老师那样的老师,我们学校曾经也有很多,我曾经就是一个。”兴华学校的一位老师笑谈,“但是这几年被学校‘洗’了脑子,如果鲁迅先生向我请教,我不会再说‘不知道’了!”

老师“知道了”,学生不问怎么办?问题不是“一问三不知”,而是“一不知三不问”,同样也是神仙治不得哦!

要构建问题课堂,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

但是,学生从小受的教育,我们的传统课堂模式,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没有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

从走进学校的第一天开始,甚至每一次走进教室,每个学生的脑子里都是一个个、一串串的问号,有无穷的问题要问,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和渴求!

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把这些问号变成叹号,但是绝不可以变成句号!

如果我们的学生下课走出来,问题都变成了句号;如果我们的学生毕业,带着满脑子的句号走出去,那实在是老师的最大失败和教育的最大悲哀!

人生哀莫大于心死。学习哀莫大于没问题。没了问题,心就死了,谈何学习动机,更遑论激情了!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知更要言、以言求知。唯其如此,学生才能有所得,才算是一个“学”生。

怎样鼓励和“诱使”学生开口说话,敢提问题?

“解铃还须系铃人。”兴华学校王海云校长说,“既然学生不敢提问题是教学制度、教学模式造成的,或者是我们这些校长和老师造成的,那就要从问题的症结入手解决,打开学生的心结,解开这个扣子!”

为此,兴华学校确立了一个全员参加的课题——“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培养”。

学生不是头脑中没有问题、老师怎样讲就怎样听吗?好,那就“逼”着学生问。但是这问不问的关键还在于老师。

兴华学校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学生无拘无束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看法;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知道老师喜欢自己,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和谐亲切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即使学生刚开始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甚至毫无价值,也要给予充分的关注和赞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萌发求知欲。

请看亓红老师执教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两只小狮子》课堂实录:

由《狮子王》动画故事导入新课。

师: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最聪明的学生,读课文《两只小狮子》,想一想你有哪些问题不理解?

学生读课文后提出自己的问题。

生:狮子妈妈为什么不生一只狮子,而生了两只小狮子?

生:两只小狮子是男的,还是女的?

生:狮子妈妈生的两只小狮子,为什么一只勤,而另一只那么懒呢?

生:我们都有名字,为什么他们没有名字呢?

生:我们应该根据什么给他们起名字呢?

生:小狮子生下来要学习哪些本领呢?

生:那只懒狮子为什么不学本领呢?

……

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议论纷纷,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真好,这些问题我们自己能解决吗?

生:(异口同声)能!

师:那我们小组内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

接下来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再读课文,自主解决相对简单的问题。通过解决简单的问题,使问题进一步深化,产生具有一定价值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

师:还有哪些问题同学们解决不了呢?提出来全班交流一下!

小组代表发言:你喜欢哪只小狮子,讨厌哪只小狮子,为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听了狮子妈妈的话(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懒狮子会有什么变化?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可真难,老师可解决不了,哪个小组能帮老师来解决一下。

学生解决问题的火花再次点燃,又进入到小组探究中。

经过再次自主合作学习寻求到问题的答案。

生:我喜欢勤勤这只狮子。因为他不怕吃苦,勤学苦练。而懒懒这只狮子,怕吃苦什么也不干,整天晒太阳。

生:我喜欢勤勤,因为他勤劳。不喜欢懒懒,他太懒了,还说爸爸妈妈是林中的大王。靠父母来生活是不对的。

生:我想,懒懒听了妈妈的话后会变好的,像勤勤一样勤学本领,长大后成为真正的狮子。

生:我来想象一下懒狮子的未来。如果不听妈妈的话,他有可能就会被饿死了。如果听了妈妈的话勤学苦练,将来有可能成为“林中之王”。

……

“只有应对失当的老师,没有可笑的学生,更没有不该问的问题。”兴华学校的张雪岩老师说。

为了强力推进问题课堂的构建,兴华学校还对老师的课堂评价机制进行了完善,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明确提出达到“三个一”:每节课每个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每个学习小组每节课至少提出一个问题,班集体至少形成一个共性问题。

学生不是不会问吗?那就引导学生“三学会三养成”:

学会自学,养成利用课本和资料完成预习作业的习惯;学会独立思考,养成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交流与合作,养成参与课堂讨论,倾听老师和同学意见,并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习惯。

这一过程中,有三个环节很重要。

自主探究,知能整合。这是中心环节,也是学生的自学环节。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序和方法予以指导。关注学生差异,对自主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情感上投入、方法上指导。

合作互助,研讨释疑。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环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有价值的、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进行合作,包括知识展示、问题研讨、问题评判等。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然后做出评价;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学会主持,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归纳延伸,反思升华。这个环节老师的作用很关键。学生自主理清知识结构,归纳重难点,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教师找出易错易漏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并及时进行评价。

学生不是不敢问吗?那就给学生搭建探究平台,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对自己所要问的问题充满自信: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再小组讨论2分钟,然后组间交流2分钟。这“三个二”的办法还真灵,个人的问题变为小组的问题,再经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发现这个问题还真是问题,有了自信,也就敢问了。

首轮“课堂教学达标”结束,老师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90%以上的学生都能自己提出问题,其中有价值的问题达到问题数的10%以上。

让学生提问题、敢提问题,主要是解决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习惯于解答由教师或他人提出的问题,自己头脑中没有问题的问题,以免教师怎样讲学生就怎样听,总是处于被动地位。

学生之所以没问题,不提问题,原因还在于学生对知识没有进行思考,提不出问题来。

没有问题、不提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没有享受到探究问题带来的成功体验,久而久之,也就降低了自主学习的欲望。

“问题课堂”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需要教师主动,给学生创造问题的机会。

“问题课堂”甚至也不是教师自发产生的,需要学校引领,在某种程度上需要行政干预、改变评价机制。

鼓励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了,下一步要解决的就是减少学生提的“假问题”。因为大量的无价值问题充斥于课堂,无异于浪费师生时间,影响课堂教学效益。“鼓励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就成了兴华学校“三轮推进法”的第二轮。

“仅仅敢提问题还不够,还仅仅是微小的第一步,要真正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让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访中,王海云对此特别感慨,“如果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学生问题提得很积极、闹哄哄,却大都是没有价值的问题,那还不如不提问题,安安静静听老师讲问题。”

提问题太重要了。物理学家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梁漱溟说:“我不是学问中人……我大概是问题中人。”一切思维都是基于问题的思维,一切创造都是始于问题的解决。

怎样让学生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在老师这个层面,学校要组织教师通过公开课、研究课、说讲评一体化等活动,研究如何设计出最佳的课堂教学环节。”王海云介绍说,“这一措施的目的在于,研究怎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这其中,有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课前”环节。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学时在总结归纳学生课前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小组讨论2分钟,组间交流2分钟。在学生独立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拔引导。

“课中”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自主探究环节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引导学生个体深入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合作探究环节如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会质疑,学会合作探究和实验探究。

“课后”环节。拓展如何指导学生深化对问题的研究,提出和探究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

在学校进行的第二轮课堂教学达标活动中,学校突出把能否有效落实“三个一”作为课堂教学是否达标的主要依据。结果显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明显提高,学生自己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达到问题总数的60%以上。

请看李春玉老师的《人类的起源》教学案例。

一、课前延伸

(一)预习目标

总体上把握人类起源于古猿的观点。通过“人与黑猩猩某些特征的比较”,明确人和类人猿的相似。通过预习,初步认同古猿到人的演化是一个长期的、残酷的进化过程的观点。

(二)预习过程

你知道关于人类起源的观点有:(    )(    )(    )等。

“人猿同祖”的观点是(    )最先提出的。

查找资料,明确现代类人猿的种类和分布地区及生活特点。

归纳总结: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

(三)自我检测

人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人类起源于古猿的最直接证据是(    )。

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是(    )。

(四)我的疑惑

请将你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标记或总结记录在后面:(    )。

二、课内探究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关于人类起源的问题,历史悠久,众说纷纭,争论了已有数百年,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解,在这方面,同学们都想知道些什么?有哪些困惑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从中有所收获。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下:

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逐渐进化而来的。

研究人类进化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列举本课运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简述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

(二)自主学习,查找问题

1.人类起源于古猿

1)观察:P265.2-2类人猿及其生活环境;P275.2-3人类与黑猩猩的某些特征比较。

思考:类人猿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特点?从人和类人猿的相似特征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目标1

2)阅读课本P272自然段和P281自然段。

思考:研究人类进化的手段有哪些?(目标2

2.古猿到人的演化

3)阅读课本P282自然段。

思考:古猿进化成人类的原因是什么?(目标3

4)阅读课本P291自然段。

思考: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主要的变化?人猿分开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看书自学、思考。同时,老师将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

达尔文与人类的起源有什么联系?

现代人类的发源地在哪里?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小组合作,观察、讨论,分组汇报交流,组间补充)

1:类人猿主要生活在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森林中。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中部的热带丛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它们的生活方式有以下特点:都依靠森林中获取的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活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哪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类人猿和人的相似之处有:骨骼的结构相似,特别是四肢骨骼的组成和数目相同;大脑的外形和沟回的构造与人相似,小脑被大脑覆盖;与人具有相同的血型,都有ABOAB型血型;许多行为相似。

以上相似说明人和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3:研究人类进化的手段有:比较解剖学、化石、分子生物学研究、遗传学等多种手段。

4:古猿进化成人的原因是古代环境的变化,迫使一部分森林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

5:在从古猿向人的演化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双手越来越灵活,肢骨增长,变得粗壮,骨盆变短变宽,脊柱从弓形变成“S”形,适于直立行走。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开的重要标志。

61859年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他在本书中暗示了他的观点将会给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思路和线索。后来,他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中明确指出,人和其他的动物一样也是进化来的,并指出人和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是由已经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而来的。这对于当时的神创论者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7: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关于人类起源的见解仍不统一。目前多数科学家认同的看法是:根据早期人类化石大多在非洲发现的事实,可以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此外,部分科学家对不同地区人群的线粒体基因以及Y染色体上的基因与非洲地区人类基因的比较研究,也支持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

老师点评: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说明同学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有了一个大的提高,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同探究。

(四)精讲点拔,释疑解惑

生提问:老师,前面在学习《人类的生殖发育》时,提到人的生命是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的,怎么现在又说人类是从古猿演化而来的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说明这个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前后的知识进行比较,这是非常难得的。谁能起来帮这个同学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生答:在《人类的生殖和发育》中提到的人的生命开始于一个受精卵,是指一个个体生命的诞生;而这里所说的人,是指作为一个物种的产生,是不一样的。

师点评:这个同学解释得很好,应该是先有一个物种的诞生后,才有了作为这个物种的繁衍问题。

生提问:既然人类的产生是因为古代环境的变化,使一部分古猿被迫下到地面上生活而逐渐进化成人类的,现在的森林也正在逐渐减少,是不是有一天,如果现代类人猿生活的森林消失了,这些类人猿也可能进化成人呢?

师:这个同学还是动了脑筋的,不过还是有困惑,有没有同学能帮他一下呢?

生回答:不可能。因为现在的环境和古猿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

生回答:不仅环境不一样了,现在类人猿和古猿也不完全相同。

师总结:这俩同学答得对,进化是有条件的,不同的条件下,进化的方向不可能相同,如果有一天森林消失了,类人猿或许会进化,但绝不可能进化成人类。

(五)反思总结,达标训练

1.本节课小结(师生互动,形成提纲)(略)

2.达标测试

1)人类起源于(   

A.类人猿            B.黑猩猩 

C.森林古猿         D.长臂猿

2)古猿从树上下到地面生活后,身体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   

A.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行走

B.双手从行走和支持身体中解放出来

C.使用天然工具和制造工具

D.脊柱从弓形变为S

3)“人猿同祖”的理论主要是依据下列哪种研究方法提出来的(   

A.胚胎学研究  

B.比较解剖学研究 

C.古生物学研究  

D.遗传学研究

4)人猿分开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A.能使用和制造工具  

B.能两足直立行走  

C.脊柱呈S 

D.前肢解放出来

5)人类起源的外部因素是(   

A.火山爆发         B.森林减少 

C.气候寒冷        D.恐龙灭绝

6)下列哪项是研究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A.黑猩猩与人的相似 

B.在非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 

C.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的血型

D.类人猿与人的DNA差异很小

三、课后提升

1.类人猿是我们人类在地球上最亲的朋友,但现在有些人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砍伐森林,毁坏它们的家园,甚至将其捕获后放在动物园内观赏。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人类在地球上产生后,也和其他动物一样,不断地进化发展,人类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现代人有了怎样的分化?

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并预习下节内容,解决以上问题。

启发学生提创新性的问题

在王海云看来,学生敢提问题,能提有价值的问题,这还不是“问题课堂”上学生的最佳状态。“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能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说明学生真正在状态了!”

无论听课还是自主探究,学生肯定会遇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无论学生个人还是学习小组,都会有创新性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捕捉每个有价值的问题,小问题抓住,大问题抓准。

学生能否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养成提出创新性问题的习惯,虽然学生是主体,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教师。

构建“问题课堂”的首要问题,其实不是解决学生的“问题意识”或者问题能力,而是首先要解决老师的“问题意识”。

影响老师构建“问题课堂”的原因在哪里?

兴华学校的一位老师认为,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对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对学生不够信任,即使有问题也不敢大胆放给学生,教学中尤其是在课堂上留给学生的自主空间较少。

二是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过分重视在单位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提出的问题虽然较多,但大部分都是自问自答,留给学生的自主时间很少。学生本来就没有养成提问题的习惯,既然老师大包大揽,学生也就乐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闲了脑子,忙了耳朵和手。

显然,问题出在学生身上,原因还得从老师身上找。为了启发学生能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兴华学校对任课老师有三条硬要求:

课前设置真问题。

课中剔除伪问题。

课堂解决个性问题。

从兴华学校的实践看,“以创新性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至少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创新性问题必须是通过思维加工、实践活动等过程才能够解决的,问题的创新性与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与信心密切相关。问题太简单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问题太难也会降低学生的兴趣。真正创新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好奇心,激发检验自己能力的强烈欲望。

创新性问题要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关联度越大学生就越感到亲切,思维与问题之间零距离。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发现并捕捉带有创新性的问题萌芽。

创新性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一点主要是基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与灵活性,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是合乎新课程理念的。创新性问题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都会得到很好的养成与开发。

创新性问题要尽可能与学生的经验产生冲突,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碰撞的火花,产生解决矛盾的心理动力,激发探究积极性。

请看王玉凤老师的《参与政治生活》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留意过这样的社会现象吗?(展示乞讨儿童图片)

2008年初,在深圳,77岁的北京离休老干部曹大澄,对街头流浪乞讨儿童进行详细调查两个多月,揭开了流浪儿童被残害、胁迫行乞的真相。随后,他将两万字的调查报告《救救孩子,救救孩子——深圳街头弃婴和病残乞儿生存状况调查手记》上书温家宝总理,使19个拐卖、残害、胁迫未成年人的犯罪团伙的“头目”依法受到处理,4200余名未成年人获得解救。曹大澄老人也因此当选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法制人物。

师:曹大澄老人为什么能够当选为十大法制人物?

生(讨论回答):他之所以能当选为2008年全国十大法制人物,是因为履行了我国公民的社会责任。

体验民主

我给市长提建议。(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

1.建议市政部门加大绿化环境的力度,惩治破坏环境的行为。

2.建议交通管理部门给公交车增设路线图,方便民众。

3.建议纸厂进行污水处理,减少污染程度,等等。

师:如果我们把这些建议真正反映给了市长,并且市长采纳了这些建议,那我们也就参与了政治生活。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政治生活》。曹大澄老人之所以能当选,还因为他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了政治权利。那么,什么是政治权利呢?给同学们5分钟,找出并画下本课的重难点知识。(小组讨论交流后展示给全班同学,老师整合)

1.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含义和内容。

2.我们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3.公民应该如何依法行使政治权利。

4.公民应当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提问:曹大澄老人调查地下残害、胁迫流浪儿童行乞的重重黑幕并向总理上书的行为,是在行使公民的什么权利呢?

生:建议权、监督权。

师:曹大澄老人在什么情况下行使了他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是通过哪种渠道行使的呢?

思维拓展

阅读83页的三则材料,探讨并分析案例中的主人公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来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事例A

面对的情况:关注国家建设、国家管理,对于改善环境、整顿秩序、维护治安等身边的事及国家大事。

能做什么:向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建议。

反映渠道:向本地区的人大代表反映。

事例B

面对的情况: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及其违法失职行为。

能做什么: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或检举。

反映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监督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事例C

面对的情况:对于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

能做什么:及时举报。

反映渠道:采用书信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师:通过以上事例的分析以及同学们的回答,你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了吗?(生讨论后自主解决并发现问题)

渠道:①通过人大代表;②向有关部门反映;③通过媒体工具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同学们找到了不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有效方法。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漫画,判断一下这样行使建议权利、监督权对吗?(师展示课件)

提问:分析材料和漫画(略)回答:看看上面哪一种反映问题的途径是可行的?哪一种不妥当?为什么?

生:第一种途径可行,第二种不可行。

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要合法行使监督权。

师:是的,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扭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因为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不但不能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而且还会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所以是不正确的。

师:让我们借鉴一群同龄人的做法:看看他们是怎样行使他们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深圳市三名中学生针对洗车场没有采用循环用水装置问题,给市领导写信呼吁节水》

20095月,福永中学三名初二学生欧文煜、吴嘉瑜、李文朗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通过对洗车场、水务所、自来水厂、车管所,对车主发放调查问卷等,进行了长达5个月的社会调查,发现深圳有90%的洗车场没有采用循环用水装置,不仅浪费大量水资源,而且将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污染了水体,破坏了生态环境。200911月,三名中学生写信给市领导,报告他们的调查结果,呼吁改变洗车场严重浪费水的状况,并提出“使用无水洗车、循环用水洗车、改进洗涤剂”等节水建议;2010年三位中学生获得“深圳市民环保奖”。

(从几个角度考虑: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提出问题后,他们又做了什么?分析完问题是不是就可以了?我们还要提出建议,最后你还要采用什么渠道把你的问题反映出去)

提出问题:深圳有90%的洗车场没有采用循环用水装置。

分析问题:洗车场没有采用循环用水装置,浪费大量水资源,污染水体,破坏生态环境;利用假期走访调查、进行分析。

解决问题:使用无水洗车、循环用水洗车、改进洗涤剂。

反映渠道:给市领导写信。

课堂小结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同学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自觉行使监督权的尝试,应该延伸到课堂以外。课后,希望你们与同学、家长继续讨论你们的“议案”,尽可能将我们的合理化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

众所周知,政治课是比较难上的,但在兴华学校的政治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过程是参与的,学生们是喜欢的。

 

在兴华学校采访,记者感受最深的是:

有问题的课堂最有魅力。

有问题的课堂最有价值。

有问题的课堂老师最来劲。

有问题的课堂学生最喜欢。

王海云说:“好的问题课堂应该是,学生和老师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然后生成新的问题出课堂——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下一堂课充满期待和渴望,而这正是学生每天成长进步的强烈内驱力!”

 

(《山东教育》201011月第3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