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示范·操作

发布日期 : 2010-12-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郑晓龙

方法·示范·操作
——谈作文教学

 

作文要教吗?作文要教。否则,为什么中学要开作文课呢?使用文字表达思想是一种技能,技能需要训练,训练需要指导。作文要合乎规范,要符合人们一般认识事物的习惯;要准确、合理甚至创造性地、艺术性地表达,无规矩不成方圆,当然要教。

事实上,作文却没怎么教。学校的课程表习惯每周排两节连堂课,课表上明示着“作文”二字。后来不少学校课表上的“作文”悄悄地换成了“语文”。因为习惯上两周一作文,其中一周可以讲读课文,“作文”也属“语文”的范畴,这么改似乎更准确了,但“作文”的意味就淡了。在课表“语文”的“暗示”下,有的老师有意无意地便三周甚至四周一次作文,作文课成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点缀。有很多老师严格按课表上作文课,但作文课上大多是布置个题目,提几项要求,然后是学生“独立创作”“放胆作文”,“教”的成分很少,作文的规律、方法和技巧,需要学生自己慢慢领悟、摸索。也有很多老师作文课上努力教作文,但教的更多的是“应试作文”的要求,或者是文章学、写作学知识,“作”的内容却不突出、不充分。

作文教学被淡化是有“理由”的。据说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作人。怕作文,一怕无米下锅,二怕无章可循,三怕写不好。每次作文都是挖空心思、备受煎熬的过程。教师也怕,阅读教学按部就班,抽丝剥茧,读读议议,课上得实在、踏实。作文没有好用的教材,没有好遵循的训练序列,缺少具体指导操作的程序,作文课如断线的风筝,无力控制,无所措手,心里没底。另外,教材阅读教学任务很重,作文太多,完不成课本学习的任务。

还有一个对作文教学的认识问题。传统作文教学认为,作文能力来自阅读,是多读书的自然结果。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验格言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周作人说:“作文还用教吗?你只要选择3050篇优秀的古文,让他去背,他背熟了,自然就会写了。”前人的理论经验没错,但都是基于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而言的,有的是针对自学者而言的。我们的作文课是在阅读基础上相对独立的课程,不是自学自悟的散漫方式,而是学生集中起来,在教师指导下的较高效的表达训练。这样看来,就不能拿传统经验作淡化作文教学的依据。强调读写结合永远没错,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领悟借鉴,仿写改写,句子段落的训练,平常日记周记的练习,是一条不断的“线”,是“源头活水”,但是,这些还不能代替较完整系统的作文教学。就算我们遵循传统认识,我们的读书到了“熟”和“破”的程度没有?“三百首”甚至“50篇”的背诵“量”足了没有?

作文课教什么?这是很大很难的问题。千年的传统经验只告诉我们一个字,在读中“悟”。一个“悟”字把作文教学推进了五里雾中。自悟,除了个别语文天赋敏感的同学能悟出点“奥秘”外,大部分同学是一头雾水。这也正是作文课难教的根源吧。

教什么是由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决定的。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教学对象是还不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自由表达思想情感的学生,教学的目的是让他们能运用汉语言写出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文通字顺的千字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我们作文教学的重心,应该是在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教学生文章的一般规范和要求,按照规范造句连段成篇的顺序、方法和步骤,以及语言运用的习惯、规律和技巧,并在多次的操作训练中形成习惯,养成能力。

这样说来,作文课,就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表达的基本要求反复训练,把一句话说通顺,把一段话写完整通畅,把一篇短文写得符合文体,合乎规范。或者说,把一件事叙述清楚,把一样景物描写准确形象,把一个道理讲明白,把一样事物说清晰。教师给方法,给例子,做示范,指导学生写,反复修改。主要目的是养成习惯,培养能力。为此,不刻意要求学生表达内容见解的深度高度,不过分追求构思奇特新颖、语言精致隽永。甚至不要求所写一定是亲历亲闻的所谓的“真人真事”,只要表达的内容有点情趣有点意思即可。一般要求达到了,进而再求丰富深刻、形象生动。这或许是作文训练课的基本特色。

有作文教材把中学作文定义为 “写作”,似乎有些不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作文,多指学生练习写作;写作,多指文学创作。把“作文”定位“写作”,容易拿对作家创作的要求来要求学生,拿作家创作理论来指导中学生训练,把作文课当成作家培训班。事实上,很多作文教材便是用“文以载道”“文如其人”“立意高远”“见解独到”“语言新颖”等条目要求学生;很多指导作文的权威文章也反复强调“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过分强调学生要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这些,对中学作文训练来说是不是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作文课是在学生现有积累的基础上,重训练、重操作的课,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作文的操作方法步骤。诸如审题的方法步骤,联想搜集分析材料的方法步骤,组织运用材料的方法步骤,结构层次安排的顺序步骤,语言组织运用的方法步骤,修改润色的方法步骤,等等。操作实践的过程,需要的是程序性步骤性的知识,需要引导学生按照一般规范,一步步地操作。作文课不是阅读课,不能让学生以阅读大量的文章学写作学的知识代替作文实践。历来作文教材的通病是,罗列大量的静态知识,或者只是提出泛泛的要求,谈到到底该“怎样写”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研究者把古今的写作实践总结升华为静态的知识“理论”,教材编写者、教学者应该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把“理论”加工处理为可操作的程序。脱离实际、脱离操作的繁琐的静态知识的灌输,只会把作文引到空泛玄虚中去,让学生越不会写,越不敢写。

作文的知识能力点,从审题到构思布局,到运笔成文、修改润色,每部分细分起来,林林总总,多如牛毛,单是文章开头的基本方法就可罗列十种百种。作文课不可能把每一个“点”的步骤程序,面面俱到地训练。一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一个学年不过十五六次作文,很难逐一落实。二是面面俱到则面面不到,一种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至少需要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反复操作,在反复中潜移默化,沉淀为能力。如果两周一作文,高中三年不过四五十次,一个能力点要反复三四次,整个高中阶段也就是十多个“点”的训练。这就需要在作文能力点中筛选出关键部分作为训练的重点,力求训练到位,形成能力,进而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我以为,能三言两语描绘一样景物、一个人物、一个画面;十句八句叙述清楚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讲明一个道理,说清一种事物,是作文的最基本功夫;熟练掌握描写、叙述、议论、说明几种表达方式,就为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审题,是作文的开端,涉及意义挖掘生发、材料联想、打开思路、进入作文状态等问题,事关成败不可忽视;熟练掌握几种基本的规范的模式,可引领学生思维方向,使作文形式趋向规范,当作为重中之重;再加以修改润饰文采的训练,如此,大功基本可成。

至于作文中的人格培养、思维训练、创新意识培养等等,当然值得重视,它们都渗透在每一次的能力训练操作中了。如果在学生作文词不确、句不通、文不规范的情况下大谈创新思维之类,那只能是妄谈了。

有人认为明白“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此话有理,作文教学的内容目的决定着教学的方法。既然作文重操作、重实践,那么,作文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作文的过程。如果一定要确定一般模式的话,我认为,“讲点知识,给个步骤,做做示范,扶着走走,放开自走”,是个好用有效的教学程序。

“讲点知识”,是让学生对一个知识能力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识贵在规范、明确、精要、好懂。不管是引导学生自己梳理,还是教师讲授,三言五语,理清概念的意义、关系,梳理搭建一个明确的框架。用术语而不艰涩,列条目而不烦琐。

“给个步骤”,即给学生作文操作的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贵在有可操作性。操作的顺序、方法、步骤,应该符合作文的一般规律,是规范的又是灵活的,是具体的又有原则性;不能过于死板,又不能太抽象而不可捉摸。不可太难,要学生能拿得起,用得上。不可烦琐,不过三五个环节而已,烦琐不便操作。按步骤操作是有效的,能给学生切实的启发与引导,能改变作文的面貌,从而增强信心,不能劳而无功。这一步很关键,对教师来说也很难,因为这类知识教材里几乎没有,其他资料里也少见。这需要老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从前人的理论中,精心加工提炼,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做示范”,就是给学生榜样和例子。步骤性的知识和学生操作之间还有距离,需要教师先“走两步”让学生看看,这不仅能省去许多口舌,更能给学生引领和启发。教师的示范操作应该难易有度,标准太高模仿不来,太低了则是浪费。老师们大多习惯给题目、提要求,不愿“下水”,但“下水”过程的一举一动,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做示范是教师的本分,自己也多有收获。退一步,也应该在一些经典范文里,筛选出供学生一个模仿的“例子”。

有了步骤和示范,还需要“领着走”。教师启发,你来一句,我来一句,教师点拨一下,修正一下,再接着往下来,最后大家“合作”共同完成。目的依然是为学生独立操作降低难度,搭建平台。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操作,不过教师还要评改,学生还要修改。如此,学生还不会作文,吾技穷矣!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一大难事。历来的做法是两周一作文、一评改。教师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好则好矣,但弊端也不少。一是教师的付出和学生的收益不成比例,圈圈点点的心血,学生三眼两眼扫过,看得分重结论,对老师批语的理解领悟不足,难以吸收运用。二是讲评的作文,已逾两周,情随事迁,当时作文时的困惑、思考已化作逝去的云烟,再听老师讲评,好像是听阿拉伯的故事了。学生互批互改,如果教师指导不到位,很难不流于形式。面批,当然是一种最好的方式,只是大多学校班额大,教师很难“普度众生”。

选择典型作文,课堂集中评改,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教师快速阅读作文,给分数,写简单评语,一班筛选出三四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刷给同学,用一节课师生共同边读、边评、边改,总结共同问题,指出修改方法,下一节课学生自改。这种评改方法,省时省力而有效。当然,需要老师有眼光,指导学生评点能切中肯綮,修改方法明确可操作,富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山东教育》201011月第3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