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乡村教育振兴的有效途径

发布日期 : 2025-02-2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成武县教育和体育局局长   潘崇雷

成武县共有学校和幼儿园304所,其中农村学校227所。20239月,成武县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承担“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乡村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乡村书香校园建设”四项实验任务。成武县立足县域实际,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建设,探索形成“宜住则住、宜餐则餐、学生舒心、家长安心”的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模式和“法德共治,警师双育”的“双主体”全寄宿专门学校模式,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一是一体规划建设。每一个乡镇规划建设一所寄宿制学校,全县规划建设一所专门学校。目前,已投入使用6所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其中4所完全小学,分别是南鲁集镇实验小学、党集镇中心小学、汶上集镇中心小学、大田集镇中心小学;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分别是孙寺镇初级中学、白浮图镇初级中学。到2025年,所有乡镇驻地实现公立寄宿制学校全覆盖。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第一所专门学校,2023年暑假开始规划建设, 20242月正式开学,为全省专门学校建设提供了成武经验。

二是突出寄宿关爱。2023年以来,已投资4200万元,投入使用6所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主要改造餐厅、宿舍、消防设施等附属工程,购置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宿舍统一配备床铺、统一安装空调、统一供暖、统一建设淋浴间、统一配备生活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为学生家长提供“妈妈岗”,引导家长参与宿舍管理,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呵护。目前,实现学生就餐2547人,住宿1280人。为丰富寄宿学生的生活,每天晚上专门为寄宿学生开设二胡、电子琴、书法、剪纸、乒乓球、彩带舞等20余门校本课程。通过“选课走班”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进行选择。在生活饮食方面,把学校食堂作为校本课堂,教育学生践行“光盘行动”,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确保学生吃得营养健康。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特别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照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家庭困境儿童、问题学生无人管或管不住的问题。

三是抓好控辍保学。在全县中小学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行动,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机制,共同抓好控辍保学工作。规范学籍管理,严格学籍异动手续,及时发现辍学现象,及时跟进劝返。落实辍学学生报告和动员复学制度,“一生一档”“一生一案”推进核查和劝返,确保动态清零,坚决杜绝辍学学生流入社会。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送入专门学校就读,实现控辍保学有机制、有保障。

四是实施专门教育。规划建成并投入使用全省第一所专门学校———成武县安骥学校,确立“法德共治,警师双育”的“双主体”全寄宿专门学校模式,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牢固防线。2023年暑假开始规划建设,20242月正式开学。目前,成武县安骥学校已累计接收学生157人,成功教育矫治转出103人,目前在校生54人。对专门学校的学生进行“习惯养成、重塑三观、生存技能、生涯规划”四个方面的矫治转化。对重返校园的学生,推行“协同帮扶”工作机制,对每一名学生进行跟踪帮扶,为每名具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指定一名帮扶老师、一名帮扶干警,深入开展访家庭、访学校、访社区(村)活动,不定期进酒吧网吧、电子游戏厅、KTV、宾馆等重点场所进行排查;持续跟踪帮助完成学业、帮助掌握技能、帮助增强法治观念、帮助提升安全意识、帮助养成良好习惯。截至202411月,全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61.5%,安骥学校毕业的学生再次犯罪率为零,有效终结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抓了放、放了抓的恶性循环。成武县安骥学校为全省专门学校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多位领导先后到成武县调研指导工作,对成武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有力推进了成武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五是专业培训提升。在推进校长(园长)队伍和教师队伍培训的基础上,将农村寄宿制学校校长和专门学校校长纳入名校长工作室进行系统化培训。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专门学校班主任纳入名班主任工作室进行专业化培训。将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专门学校教师纳入名师工作室,聘请特级教师和齐鲁名师为导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推进以“学思案”为抓手的课堂改革。优化重组城乡教研联合体16个,组织学科核心团队进行“学思案”培训,学习掌握“学思案”的理论和应用,在试点的基础上设计各学科课程“学思案”,推动优质“学思案”教学资源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和专门学校率先推广使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更好助力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六是建设书香校园。实施教育“阅读共同体”工程,以“共读共写共生活,共享共建共成长”培育学生终身成长力为目标,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共享世界文学经典、培养学生一生热爱读书的习惯为宗旨,以中小学语文教材、名著导读中的必读书目为基础,结合选读书目和其他学科主题阅读书籍,推动阅读班级和书香校园建设。建设1200平方米的中央书房,购置图书10万余册,为全县163所中小学集中开展图书配送,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推进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推进课、交流课 “三课型”教学建模,探寻具有学校特色的阅读课堂和课程。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书读、读好书、善读书,重点引导困境儿童和问题学生向上向美向善。通过读好书,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七是食堂自主经营。以中小学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小切口”专项整治为契机,把农村公立寄宿制学校食堂作为重中之重。所有食堂一律自主经营,严把成本核算和食品安全关,让学生花钱少、吃得好。坚持学校食堂公益性,推动食堂自主经营,严格大宗食材采购,规范膳食经费管理,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南鲁集镇实验小学、党集镇中心小学、苟村镇中学、张楼镇第二初级中学等8所学校的食堂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星级食堂”。强化对学校食堂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预防为主、全程监控、学校落实的原则,建立教体、市场监管、卫健等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严把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生产加工等台账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建立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在每学期开学前、学期中,由教体部门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食堂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等进行食品安全、营养健康、卫生防疫等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筑牢学校食品安全防线。健全膳食经费管理制度。全县所有学校食堂全部建立食堂经费管理制度,包括经费预算、采购管理、库存管理、成本控制、账目公开等关键环节,确保膳食经费管理规范。

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全寄宿专门学校,学校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呈现出眼里有光、脚下有根、手中有劲、胸中有爱、心中有梦的精神状态。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赢得了家长认可、社会满意。

乡村教育振兴任重道远,成武县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逐步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建设,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山东教育》2025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